白薇子 发表于 2015-7-7 12:34:19

九重天

“九重天”。
  第一重天,古人们叫做“宗动”。层内只有气流(风)而没有星辰,一天绕大地一圈。这第一重天与地面有直接关系,一天一圈与现代科学暗合,不正是一个昼夜么?这层天内常刮黑罡风,瞬息千里,风雨雷电就在这一重天内发生。这重天可能就是现代说的“大气层”吧,各种鸟和飞虫,以及后来发明的人造飞行器得到空气的承托,而在其中飞翔和航行。
  第二重叫做“经星”,层内有二十八星宿,七千年绕大地转一周。这“七千年”说得有点夸张,但是,你联想到我国的神话传说里的两个著名说法,那就一定不会奇怪了。那说法是“天上一天,地下一年”,还有“山中方七日,世上越千年”。你想,二十八宿可是神仙,他们高高在上,慢慢转悠一周才一天,而凡人在下,隔着一重天当然也就一年或是越千年了。这重天就好比是现代天文学说的“近地轨道”。用每秒七点九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发射火箭,搭载卫星及航天器冲出大气层和电离层,而在这层天里绕地球飞行,就象我们的神舟号飞船那样。
  第三重叫做“土星天”,古人认为土星在这一层内,所以称土星天,二十八年绕大地一周。这重天转得比第二重“慢”。古人们发现,总是被一二重遮挡的第三重的星们“飘”得比较慢,所以才这么的认为。从这一层开始远离地球了,算是到了现代天文学说的地球卫星的这层了吧,月球就在这一层绕地球转,当然古人认为月亮所在的层次还得高。达到这一层天得用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来发射火箭,脱离近地轨道登上月亮。  
  第四重叫做“岁星”,古人认为木星在这层内,所以又称木星天,十二年绕大地一周。这重天相当于现代天文学的太阳系内。要达到这层得象洋人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那样,用每秒十一点二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来发射,冲出地球引力范围,不做地球卫星,冲进太阳系的行星行列,但也还是在太阳系里。
  第五重叫做“荧星”,又称火星天,因为古人认为火星是在这层,两年绕大地一周。这一重天离地球越来越远了,算是即将冲出太阳系,进入了银河系。
  第六重叫做“日轮”,一年转一周。这重天一年转一圈有点“道理”,古人以为四季寒暑是因为太阳,一年正是一个轮周。
  第七重叫做“太白”, “太白”是金星的别称,也是因为金星在这重天里,故而又称金星天,这重天与太阳同步,也是一年转一周。这重天没法比照现代天文学的说法。
  第八重叫做“辰星”,也是因为古人认为水星在这层天,所以又称水星天,也与太阳同步,是一年转一周。这重天也是没法比照现代天文学的说法。
  第九重叫做“月轮”,一个月转一周。这重天也有点“道理”,古人看到的是月盈月亏是一个月一周期,故而这样子认定。这里与现代科学比,有点不经---月亮竟比太阳所处的第六重高出三重?古人有古人的“道理”,他们只见到月亮发光,但是不感到“晒”,只感到冷冷的月光。于是,便“武断”地认为月亮相对于太阳是高高在上,所以热力远没有太阳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