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8:56:18

中国古代民间玩具

于是三岁娃研究一下自己平时可以玩儿啥~~~{:6_151:}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8:56:38

七巧板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智力游戏,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七巧板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汉族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宋代的宴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据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说::宋黄伯思宴几图,以方几七,长段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 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现七巧板系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五个小勾股形,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图形,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术中的“出入相补原理”。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十九世纪最流行的谜题之一就是七巧板。七巧板的流行大概是由于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明白易懂的缘故。你可以用七巧板随意地拼出你自己设计的图样,但如果你想用七巧板拼出特定的图案,那就会遇到真正的挑战。正是七巧板的乐趣所在。七巧板那简单的结构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要解决它的问题也很容易,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用七巧板可以拼出1600种以上的图案,其中有些是容易拼成的,有一些却相当诡秘,还有一些则似是而非充满了矛盾。七巧板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特竟用象牙精制了一副七巧板。法国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为消遣游戏。谁能想象到七巧板居然会跟拿破仑·波拿巴、亚当、杜雷、爱伦坡特以及卡洛尔等人发生关系?实际上他们全都是七巧板的狂热爱好者。玩过七巧板吗?那简简单单的七块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8:56:57

孔明锁    孔明锁,也叫八卦锁、鲁班锁,曾广泛流传于汉族民间的智力玩具。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民间还有“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孔明锁相传由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鲁班发明。(另传说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在三国时期孔明把鲁班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    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均有好处。它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孔明锁看上去简单,其实内中奥妙无穷,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这只是传说之一。另外一种传说是: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所以,孔明锁亦称鲁班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 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 孔明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拼装时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它有利于开发大脑,灵活手指,是一种很好的益智玩具。鲁班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其百怪。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第一代、第二代或A类,B类)和九根的鲁班锁(第三代或C类)最为著名。其中,六根的鲁班锁又按照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在构造上也不同。按照榫形,把六根鲁班锁主要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当然,六根鲁班锁的榫形是远远不局限于这两种的。九根鲁班锁,挑选其中的若干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结”、“八达扣”、“鲁班锁”。九种榫形要同时满足不同数量实现四种咬合结构,实为不易之事。孔明锁对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均有好处,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孔明锁看上去简单,其实内中奥妙无穷,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8:57:17

九连环九连环是中国汉族民间智力玩具。以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把玩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可使9个圆环分别解开,或合而为一二。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的汉族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起源西汉才女,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连环:……,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怀念,万般无奈把郎怨。……卓文君生于西汉,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其时汉室江山已分崩离析。二人相差几百年。也就是说,在诸葛亮之前几百年的西汉,九连环已经存在。故“九连环由诸葛亮发明”之说并不正确,可能系后世误传。也有人认为卓文君作词的故事似元朝杜撰,因为词风明显不是汉朝时所有。历史传说九连环源于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一说发明于战国时代,另一说发明于三国时期,但能确认就是九连环的记载是明代杨慎(1488-1559,号升庵)的《丹铅总录》(见《升庵集》卷六十八),并不早于欧洲。在中国,战国时代名家惠施曾著立《连环可解》的立论。惠施所说连环是指《战国策》卷第十三中提到的玉连环,南宋鲍彪注称这种玉连环是“两环相贯”,显然不是这里所说的九连环。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常带兵打仗,为排遣妻子寂寞而发明。于明代普及,明代中期时,流传更是极广。清代上至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个个爱玩“九连环”。《红楼梦》中曾有描写在深闺中玩九连环的细节。在西方,16世纪前,欧洲有了九连环的记载。1550年,巴黎刊行的数学文献,清楚地讨论过这“中国难题”。著名意大利数学家卡当的著作中将之称为“中国九连环”。1685年,英国数学家瓦里斯对此作了详细的数学说明。19世纪,格罗斯用二进位数给了它一个十分优美的解答。九连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这聪明的象征。在古代,对于人们来说,九连环不算是一种玩具,而是代表智慧的象征。电视剧看多的人应该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出使天朝的外邦,有些比较嚣张的,都会拿出九连环来刁难朝中大臣。在大家都束手无策,外邦使官洋洋得意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出来解出九连环,挽回天朝的颜面。因此,九连环总是会被赋予聪明,有智慧的帽子。构造九连环流行极广,形式多样,规格不一。其制作,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再用256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状。同时,九连环也是按照一种顺序来解的。解九连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也可以训练人的耐心。不仅如此,九连环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加环数提高难度,但环数增加将使解开步骤呈几何级数递增,且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解环方法,因此通常所见仍是九环为主。解开九连环共需要341步,只要上或下一个环,就算一步,不是在框架上滑动。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九连环的解下和套上是一对逆过程。解法跟计算机的格雷码是同一原理。九连环的每个环互相制约,只有第一环能够自由上下。要想下/上第n个环,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环除外)。一、第n-1个环在架上;二、第n-1个环前面的环全部不在架上。玩九连环就是要努力满足上面的两个条件。解下九连环本质上要从后面的环开始下,而先下前面的环,是为了下后面的环,前面的环还要装上,不算是真正地取下来。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一连环开始。解一连环需要1步:一下。解二连环需要2步:二下,一下。那解三连环呢?需要5步:一下,三下,一上,二下,一下。也就是解一个连环,再把最后一个环解下,再上一个一环,再解一个二连环。那解一个四连环,需要10步:二下,一下,四下,一上,二上,一下,三下,一上,二下,一下。也就是解一个二连环,再解最后一个环,再上一个二连环,再解一个三连环。也就是说,解N连环,就是先解一个N-2连环,再解最后一个环,再上N-2连环,再解N-1连环。解一连环需要1步,解二连环需要2步,由此可知,解三连环需要5步,解四连环需要10步,解五连环需要21步,解六连环需要42步,解七连环需要85步,解八需要170步,解九连环需要341步,解十连环需要682步……以后的类推。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8:57:57

拨浪鼓拨浪鼓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汉族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拨浪鼓的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弹丸击鼓发出声音。鼓身可以是木的也可以是竹的,还有泥的、硬纸的;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纸制成,其中以木身羊皮面的拨浪鼓最为典型。 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拨浪鼓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五大洲都有。历史悠久说起拨浪鼓的产生,它的历史很悠久。拨浪鼓的产生在鼓之后,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中,就曾经发现过疑为鼓的器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座建鼓,底座上插有一根立柱,柱的中央是鼓,鼓身长形,木制,类似今天的腰鼓。这件建鼓的形态绝似一只巨大的拨浪鼓,只是未装双耳。战国时期,还有一种“架鼓”,鼓身极扁,两面蒙鼓皮,鼓皮用两排互相交错排列的鼓钉固定,类似现代“大鼓书”说唱艺人所用的鼓。鼓身由三只金属环拴挂在鼓架上。鼓架以髹漆木雕工艺完成,双凤背向共挑鼓身,底座是背向的双虎。这些鼓的出现,为拨浪鼓的产生提供了基础。最早的拨浪鼓被称作“鼗”(táo)。战国时期产生的鼗作为打击乐器,依靠摇动时双耳自击发声,发声的节奏轻重、音律高低、声音大小都不容易控制,不能圆满准确的完成复杂的鼓点。史书记载《诗经·有瞽》记载中“鞉、磬、柷、圄。”其中的“鞉”(táo)即鼗。如鼓而小,有柄,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发展至宋代的拨浪鼓已经在三个领域出现,一是礼乐之用;二是商业之用;三是儿童玩具。历代礼乐中都有鼗,宋代当然也不例外。商业之用则是指“货郎鼓”,民间货郎一般是持拨浪鼓招徕顾客的。与此同时,拨浪鼓也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在南宋李嵩的《货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拨浪鼓,造型颇为考究,鼓柄做成葫芦把,鼓形如罐,双耳较特殊,类似皮条,持柄摇之,皮条抽打鼓面发声。还有“四层拨浪鼓”由四个由小渐大的小鼓,逐个叠摞在一起,相间转向90度。每个鼓各有弹丸做的双耳,鼓下设光滑精致的手柄。根据此图,现在的人们复制了这种货郎鼓,摇之发声,高低错落,叮咚悦耳。南宋苏汉臣所作《五瑞图》更有精彩的拨浪鼓可观。五童子或戴面具、或涂面,聚集行大傩舞,其中一人双手各持一件拨浪鼓。右手持鼓举至额头左指;左手持鼓自胸前右指。两只拨浪鼓相同,都是两层鼓。上面的小鼓扁而圆,下面的鼓长而类似腰鼓。鼓面彩绘花纹;长鼓的鼓身铜镶小花,精致美观的程度为前所未有。拨浪鼓双节棍花式棍技法之一,因其动作酷似拨浪鼓而得其名。分双手(手掌)拨浪鼓,单手(绕指)拨浪鼓。双手(手掌)拨浪鼓由于过于简单,两手反向握住各自棍端,反向发力就可以来回拨动棍身,极其简单,且无亮点不作详细介绍。单手(绕指)拨浪鼓属于顶尖难度的一种技法,控制铁链让棍子两端来回转动。按照回拨转动的棍身常见为拇指拨浪鼓,中指拨浪鼓,手背拨浪鼓。拇指拨浪鼓也叫做食指拨浪鼓,依靠绕指转花,从拇指开始,最后棍链转到食指之间,手掌反向转动棍身反向打回。此种技法最好看,但是最难。中指拨浪鼓单独练习特别简单,但是要连接前面和后面的动作却是特别难,中指拨浪鼓的好处是不需要停顿,可以将竖方向变向横向直接打完。手背拨浪鼓和拇指拨浪鼓比较相同,只是反向回拨时是依靠手背,由于不需要换指所以拇指拨浪鼓简单一点。拨浪鼓是一种相当好看的技法。因其难度特别大,一般练习者望而却步。但凌云棍道将进酒视频中8分03秒时和8分29到8分33秒之间我们可以看到拨浪鼓的身影。让其融入套路中,的确是特别好看的动作。 拨浪鼓有三大主要用途:一是礼乐之用,二是商业之用,三是儿童玩具。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8:58:29

走马灯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中国历代对走马灯的描述如下:·    汉朝·《西京杂记》·    唐(记述者为宋陶谷)《清异录》、冯贽《云仙杂记》·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映光鱼隐现,转影骑纵横。·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玉壶光转(另一说指写月光)·    南宋·姜夔《感赋诗》:纷纷铁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战年。公元1000年左右,汉人就创造了走马灯。许多古籍都有关于走马灯的记述。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这正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正月15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外形多为宫灯状 ,内以剪纸粘一轮,将即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燃灯以后 热气上熏 ,纸轮辐转 ,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宋时已有走马灯,当时称 “马骑灯 ” 。元代谢宗可咏走马灯诗云:“ 飙轮拥骑驾炎精 , 飞绕间不夜城 ,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 。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霄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马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精心制作的走马灯会引起村里人的轰动,几十里外的群众都要赶来瞧一瞧这稀世精品———“头发丝吊灯”走马灯。制作好的马灯竹为骨、纸为肉、发为脉、火为气。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8:58:48

空竹空竹,古称胡敲、空钟、空筝,俗称嗡子、响铃、转铃、老牛、闷葫芦、风葫芦、响葫芦、天雷公公等,属于汉族民间传统玩具。典型的空竹有单轮和双轮之分,双轮的空竹形如腰鼓,以竹或木制成,两头为两只扁平状的圆轮,轮内空心,轮上挖有四五个小孔,孔内放置竹笛,两轮间有轴相连;单轮的空竹则形如陀螺,一侧有轮。因其轮内空心而有竹笛,故名“空竹”。空竹游戏一般称为抖空竹,也叫抖空钟、抖空筝、抖嗡子,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不过,一般大都简称为“空竹”。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流行于全国各地,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尤为盛行。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空竹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的。陀螺是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玩具,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出土了陶陀螺。后来,为延长陀螺的旋转时间,人们改用鞭子抽击这些木制或陶制陀螺;再后来,改用竹制陀螺,并在上面开口利用空气冲击发出哨声,即“鸣声陀螺”,后来“鸣声陀螺”渐渐有了“空竹”的别称。但是,由于历史文献中有关空竹的资料贫乏,其起源之说还存有很大争议:一说三国时期曹植就曾作过一首《空竹赋》,如果这算是有关空竹最早的记录,那它的历史至少有1700年了,但我们对曹植《空竹赋》的内容已经无法考证;一说宋代百戏杂技项目中的“弄斗”为抖空竹的前身;而台湾学者吴盛达则指出空竹出现在元朝末年;一般认为空竹源于明代的“空钟”。明代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不仅记述了“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的童谣,还记述了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荡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亦蛣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这里是说,把空钟“刳木中空(实则截竹成小段),旁口(竹段开小孔)”,口内装半圆竹成“哨”,竹段上下的截面以薄木板封严,成为风匣;板之圆心穿竹棍,上长下短,用粗线绳绕在长柄上,“别一竹尺有孔”,将绳儿穿过竹尺的孔,用力勒紧,然后急放,空钟就在地面上不停旋转并发出哨声(气流入孔因压强大又排出)。不过,当时的“放空钟”的动作不是抖拉,它的转动也不是在空中而是在地面,属于“鸣声陀螺”。不过,在秦孝仪所编《海外遗珍·漆器》中,收有一件“剔红婴戏纹圆盒”,盒盖上刻有婴戏图。图中,一童子正在抖空竹,旁边另有一童子捂着耳朵观看。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据编者注释,这件剔红漆盒为明代永乐年制作。此说如果属实,那么早在明朝早期,空竹造型特点与玩法均已经相当成熟。由此还可证明,明代的空竹游戏,是地上和空中多种玩法并存的。到了清代,抖空竹的方式逐渐成熟。清人李虹若在《朝市丛载》中说:“抖空竹。每逢庙集,以绳抖响,抛起数丈之高,仍以绳承接,演习各样身段。”还说:“狗熊傀儡互喧闹,汗粉淋漓跑旱船,抖起空竹入云表,千人仰面站沟沿。”。此外,抖空竹也成了摊贩商人招揽生意的手段。孙殿起《琉璃厂小志》中说:“空竹亦名空钟,能抖出种种花样,摆摊人均擅此技,借此以广招徕。”抖空竹也得到宫中女子的欢迎。清无名氏有一首《玩空竹》的诗也写道:“上元值宴玉熙宫,歌舞朝朝乐事同。妃子自矜身手好,亲来阶下抖空中。”原注云:“空中,玩器之一。近舞于京师,新年,王孙、贵姬擅长者皆为之。宫中妃嫔亦多好焉。舞式有‘鹞子翻身、飞燕入云、响鸽铃等’”。从以上记述得知,清朝是抖空竹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不仅戏器材简单,易于学习,而且动作花样繁多,技法多样,引人入胜,受人欢迎。同时,参与抖空竹的人群不断扩大,从儿童扩大到了王宫贵族、商人及普通民众。因此,抖空竹至清代已广为流传,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8:59:06

陀螺陀螺是汉族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成为bo。 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在1700多年前的晋代,中国还出现了另一种有趣的玩具——竹片蜻蜓。这种玩具18世纪传到欧洲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陀螺”,可见,真正的陀螺比这更早到传到了国外。为什么把竹片蜻蜓叫做“中国陀螺”呢?原来正式提出“陀螺”这个术语的,是19世纪中叶的法国物理学家博科。在英语中,陀螺就是“回转体”的意思。陀螺是在地上转的回转体,竹蜻蜓是在空中转的回转体,所以竹蜻蜓也可以说是一种陀螺。这样看来,凡是回转体都可以看作是陀螺。象我们玩的空竹,杂技里的转碟、耍盘子、扔帽子,飞速旋转的芭蕾舞,都是利用了陀螺原理。我们周围的世界中,到处可以看到陀螺。小到原子,大到地球,都可以看成回转的螺旋。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远,较无详细可进一步参酌的资料记载。陀螺最早出现在后魏时期的史籍,当时称为独乐。在一般的书籍或网路资料查询当中可得知,在宋朝时就有一种类似陀螺游戏的小玩艺儿,名字叫做千千,类似今日的手捻陀螺造型,它是象牙所作成,以一个直径约4寸的圆盘,中央插上一支铁针为轴心,是古代宫女为打发时间所玩的一种贵族游戏,其玩法是将一个长约3公分的针状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捻使其旋转,等到快停时再用衣袖拂动它,让它继续旋转,最后,比比看谁的千千转得最久,谁就是获胜者。至于陀螺这个名词,直至明朝才正式出现,当时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提到一首民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由此可见,在明朝时期,陀螺这个名词已正式出现于词语上,陀螺成为汉族民间儿童们大众化的玩具,且从文句中也可发现,民俗童玩的玩法是具季节性的,打陀螺成为春天的一项流行活动。而随着时间的演变,陀螺也有崭新的样式与玩法,是许多人共同的心灵记忆,更洋溢着真挚的乡土情怀,包括笔者在童年时期,陀螺都是我们那一年代最热爱的童玩游戏之一,尤其钉干乐游戏,更是大家最热衷的玩法,大伙儿们把陀螺的轴心磨成各种形状,为的就是能把对手的陀螺劈打成半,而自己的陀螺能继续旋转,才是最后的赢家。一般常见的传统陀螺,大致是用木头、塑胶或金属制的倒圆锥形状,前端大多为铁制材料,玩者会因不同方式的玩法,将陀螺钉制作成圆柱形、斧头状或尖锐形…,但经时代的演变,科技的改良,大家玩的陀螺花样百出,且玩法创意多变,已有各式各样的材质与形状出现。一般来讲,年纪较小的孩童可先从小陀螺玩起,小的陀螺玩具上面有一根突起小木棒,利用像宋朝那样的玩法用手来旋转;稍大的孩童便玩木制陀螺,木制陀螺的材质十分重要,通常是选用硬材,如樟树、番石榴树或龙眼木等。而打陀螺的绳子则要结实,且不会滑动,一般打陀螺的线是用绵绳或细麻绳最合适。钉子的种类则是针形的钉子或前端为圆柱体者,最适宜旋转,也有长菱形的剑钉旋转和劈打都可以,而三角形的斧头钉则只专用劈打别人的陀螺,自己却不太会旋转。在木陀螺方面,由于成年人的参与以及年龄层的分布较广,陀螺愈玩愈大,从数十公克到一百多公斤都有人在玩,若是再结合其它道具(例如:呼啦圈、飞盘、骑单车、溜冰……等)共同演出,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一般人认为打陀螺都是利用木制陀螺来抛掷,即利用棉绳缠绕陀螺后,用手施力将陀螺抛出后,以陀螺钉为轴心旋转的玩具;另外,在大陆地区也有人利用鞭打陀螺的方式,使其继续旋转;而有些厂商为了推广陀螺技艺,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别出心裁,改用其它方式(利用斗笠、废轮胎、弹簧、摩擦原理、单头铃、齿条…等),制作出许多新颖的陀螺相关童玩作品,而且甚至在陀螺身上加装电池及七彩灯炮,让陀螺旋转起来,发出绚丽多姿的彩光,以吸引打陀螺者的目光;另一方面,有的厂商为了使陀螺旋转时发出响亮的声音,将陀螺身挖成中空,陀螺侧身有一长条状小空隙,特殊之处即在这里,当陀螺旋转时就可发出蜂鸣的响声,所以陀螺经过匠工的巧思琢磨,历经时代的演变,科技的改良,已有各式各样的材质与形状出现,所以陀螺经过匠工的巧思琢磨,不只老少咸宜,也更好玩更臻完美。检视传统的民俗技艺项目,乡土童玩的种类众多,例如打陀螺、踢毽子、跳绳、扯铃等,这些自古流传的玩具和游戏,有些被继续保存下来,有些则随着时代的演变,经过改良创新变成好玩的益智玩具。因此,从古至今试做比较,不同年代的童玩发展虽不尽相同,但都带给孩童们欢乐的童年时光,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童年记趣。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8:59:26

跳绳跳绳活动源远流长。当女娲“乃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时,绳子便伴随着人类一起生活了。古人拿绳子来记事,也用它来捆扎收获的农作物,或拴使牛马、捆绑猎物等等,绳子成了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跳绳可能源于原始的农事、狩猎或军事活动。明代小说《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使用了“跳马索”和“跳百索”两个名字,指的都是跳绳。但是,“跳马索”却给了我们探究跳绳起源的启示,即古代战争中使用的“绊马索”。古人也许是受军事活动的启发,在绊和避绊的军事训练中,改骑马跨越绳子为单人跃绳而过,由此不断演变,最终成为各种各样的跳绳活动。最早出现的跳绳史料是汉代画像石上的跳绳图,证明至迟在汉代已经有了跳绳活动。《北齐书·后主纪》中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游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跳且唱曰:‘高末’。高末之言,盖高氏运祚之末也。”北齐皇帝高姓,“高末”谓齐将消亡。这本是作为谶言而记载的一件事,却给我们留下了儿童跳绳游戏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并且,这种单人“跳且唱”的方式,也为后世跳绳方式奠定了基础。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飞百索”的记载:正月十六日,群儿以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若百索然。群儿乘其动时轮跳,以能过者为胜。这里的飞百索,正是后来的跳绳游戏。魏晋以后,历代都有跳绳活动的记载。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境异》:“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可见,唐代不仅有跳跃穿过绳索的游戏,还将这种游戏命名为“透索”,使跳绳活动开始有了专门的名称。南宋以后,跳绳活动发展为杂技百戏,还有了“跳索”的名称。宋吴自牧《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记载:“百戏呈拽,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踢磐瓶、筋斗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从唐代的“透索”,到南宋的“跳索”,跳绳的名称更为形象而具体了。辽时,儿童跳绳也很流行。宣化辽墓中的“幼儿跳绳图”发现于一区的张匡正墓中,绘在后室木门之上半圆形堵墙正面。画面内容表现的是三个儿童的跳绳游戏,左右两个小童弓身曲腿,用力摇摆一根长绳,中间一个赤膊小童屈膝张臂,轻快跳跃,构图精巧,是非常宝贵的跳绳文物。明代明代的跳索渐渐成为一种民俗,每逢佳节,民间都有跳绳活动。而且出现了多人轮跳的游戏方式。据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载:“跳百索:(正月)十六日,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索,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而《帝京景物略·灯市》中记载:“元夕(正月初一晚上),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曰跳白索。”这些都是双人摇绳、多人轮跳的游戏方式。明代妇女中间也很流行。据成书于明代的《金瓶梅》第18回这样描写到,西门庆由外面回家,“刚下马进仪门,只见吴月娘、孟玉楼、潘金莲并西门大姐四个,在前厅天井内月下跳马索儿耍子。见西门庆来家,月娘、玉楼、大姐三个都往后走了,只有金莲不去,且扶着庭柱兜鞋,被西门庆带酒骂道:‘淫妇们闲得声唤,平白跳得什么百索儿’”。后来,潘金莲在西门庆跟前挑唆:“你前日吃了酒来家,一般的三个人在院子里跳百索儿,只拿我煞气”。由此看来,不仅西门庆家的女子曾以跳绳游戏消闲,而且当时的跳绳还有一个新的名称“跳马索”。清代跳绳在清代是一项冬季的户外活动,深受儿童喜爱。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记录了清代北京元宵节民间的娱乐活动,其中有:“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蒙儿。” 阿英《灯市》:“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叫‘跳白索’”。清道光二十年由济南府知府王赠芳、王镇主修,成爟、冷炬编纂的《济南府志·风俗》中也载:“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儿女以绳跳为戏,名曰‘跳百索’。”清代的《松凤阁诗钞》中也有记录,说:“太平鼓,声咚咚,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清代晚期的《燕台口号一百首》中记载了一首轮跳白索的诗:“轮跳百索闹城阖,元夕烧香柏作薪。络索连环声响应,太平鼓打送年人”。可见,清代儿童经常在过年时跳百索,一边敲着“太平鼓”,一边用有节奏的歌谣加以伴唱,为新年增添了很多喜庆的节日气氛。清代民间也有女子跳百索活动的记载,如清代《乐陵县志·经制·风俗》载:“元宵期间,女子以跳绳为戏,名曰‘跳百索’。”清代晚期出版的《有益游戏图说》中说:“用六尺许麻绳,手执两端,使由头上回转于足下,且转且跃,以为游戏,是谓绳飞”。这里称跳绳为“绳飞”。无论从跳绳的方法上或是名称上,都有些继承与发展。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9:00:01

踢毽子踢毽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体育活动之一,起源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古代文人也称为“燕子”,并有诗句“踢碎香风抛玉燕”的描述。毽子古称“抛足戏具”,是一种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做成的游戏器具。踢毽子汉族民间体育游戏。是一项良好的全身性运动,它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健康。由于踢毽运动的娱乐性和灵活性,使它在深受国人青睐的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所喜爱。近几年来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中国的毽球运动。踢毽子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它起源于中国汉代;唐宋时期开始盛行,在汉族民间流传极广,集市上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明代开始有了正式的踢毽比赛;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在毽子的制作工艺和踢法技术上,都达到空前的程度。清代踢毽的技艺已相当高,也为中国古代妇女所喜爱。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曾赞美女子踢毽,说女子踢毽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踢毽子,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踢毽与蹴鞠同宗、同源,是蹴鞠的一个分支。据文物考证,蹴鞠起源于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其原始形态为用脚在地面蹭蹴石球相撞击。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 “《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形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宋朝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 苏秦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 “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宁律 发表于 2016-3-16 09:00:30

华容道华容道是古老的汉族民间益智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汉族传统益智玩具还有个代名词叫作“中国的难题”。据《资治通鉴》注释中说“从此道可至华容也”。华容道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相传当年曹操曾经败走此地。由于当时的华容道是一片沼泽,所以曹操大军要割草填地,不少士兵更惨被活埋,惨烈非常。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曹操逃出华容道的最大障碍是关羽,关羽立马华容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羽与曹操当然是解开这一游戏的关键。四个刘备军兵是最灵活的,也最容易对付,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也要充分考虑周全。“华容道”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代表华容道。游戏来源华容道游戏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被刘备和孙权的“苦肉计”、“铁索连舟”打败,被迫退逃到华容道,又遇上诸葛亮的伏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明逼实让,终于帮助曹操逃出了华容道。游戏就是依照“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但是这个游戏的起源,却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是“中国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实际上它的历史可能很短。华容道的现在样式是1932年JohnHarold Fleming在英国申请的专利,并且还附上横刀立马的解法。相关历史华容道是中国人发明的,最终解法是美国人用计算机求出的。但华容道的设计原理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最初看是在一个由二十个方格组成的棋盘,有一个四个小方格一组(曹操),五个两个小方格一组(五虎上将),四个一个小方格一组(四个小兵)。但关羽是一个横向的两个小方格,其他四将是纵向的两个小方格,这样如果曹操是四,四个上将和关羽就不能统称为二,1*2*4 :20 的关系就不能成立。还有一种方法是将曹操看作是四次方,关羽看作平方,四个上将看作是四个2,四个小兵是四个1,棋盘看作是20。但最终的数学原理还是未解之谜。姜长英在他所著《科学思维锻炼与消遣》中说,“估计它的历史只不过有几十年。从前人的笔记中没有发现有玩具华容道的记载。”姜先生自己是在1943年夏第一次看到这个玩具。目前所见到关于华容道最早的文字记载就是姜先生1949年出版的《科学消遣》。据西北工业大学林德宽教授说,他在1938年在陕西省城固县的乡下见过小孩玩用纸片做的华容道。20世纪50年代,苏州师大的许莼舫先生的《趣味数学》详细分析了华容道游戏,给出了100步的解法。文革期间,华容道游戏已经相当流行。2002年崔乐泉所著《忘忧清乐——古代游艺文化》中对中国古代种种游戏玩具作了介绍,其中有七巧板和九连环,却没有华容道。由此可见,在没有新的历史资料发现之前,华容道的历史不超过几十年的说法是可信的。华容道游戏属于滑块类游戏,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条件移动一些称作“块”的东西,最后满足一定的要求。滑块类游戏究其起源,最早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重排九宫”。那应该是产生于出现河图洛书的时代,有数千年历史。1865年,西方出现“重排十五”游戏,特别是萨姆.洛伊德在1878年推出“14-15”游戏,风行一时。此后,各种各样的滑块类游戏不断涌现。哈代(L.W.Hardy)发明三角旗游戏并在1909年取得专利。再往后,法国出现红鬃烈马游戏。可以设想,这个游戏传到中国,本土化成为华容道游戏。研究历史最早系统研究游戏华容道的是苏州大学数学教授许莼舫先生。1952年,他在《数学漫谈》中对这个游戏作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出8条规则。这8条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1,四个小兵必须两两在一起,不要分开;2,曹操,关羽,大将移动时前面应有两个小兵开路;3,曹操移动时后面还应有两个小兵追赶;4,以上三种状况,其中各块都可局部(不妨碍其他地方)任意移动。在此基础上,许莼舫提出了100步解法。下就是许先生的解法,可能由于初始状况的不同,这里只需要98步。游戏华容道有不同的开局,根据5个矩形块的放法分类,除了5个都竖放是不可能的以外,有一横式,二横式,三横式,四横式,五横式。下面举几个例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民间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