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陌 发表于 2016-3-16 11:04:01

镜前含笑弄明珰——镜的起源

———————————内容源自互联网,侵删

中国奴隶制社会初期正处青铜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青铜冶铸实践中,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 系,并能人工的控制铜、锡、铅配比。古书《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即合金的六种配比。其中最后一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就是制作铜镜用的配比。“鉴”即是镜,含锡较高,是因为铜镜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银白色泽,还需要有铸造性能以保证花纹细致。

沈陌 发表于 2016-3-16 11:04:29

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监。《说文》中说:“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在三代之初,监都是用瓦制成的,所以古代的监字是没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时候,开始铸造铜鉴,后来鉴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商周时期,虽然有铜鉴,但是瓦鉴依然通行。到秦朝时期,才开始铸造铜镜,因为镜的适用优于鉴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再不用水作鉴了。秦汉以后,镜的使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质料包括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也有镀金银的、背面包金银的、或镶嵌金银丝的。隋唐以来,还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纹应有尽有。直到明代末期,开始有以玻璃为镜子的。清代乾隆以后,玻璃开始大兴于民间。直至民国初年,少数边远地区还有以铜为镜子的。嫫母,又名丑女。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5000年前,黄帝战蚩尤,降神农,平息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结束了野蛮时代,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才刚刚开始。制衣冠,造舟车,梳妆打扮也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那时;先民们为了整理自己的蓬头垢面,经常面对一盆水,或者站在平静的河边、水边,整理一番。所以,古籍书上记载,把这种“照镜”子,叫“鉴于水”。那么,这与嫫母有什么关系呢?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制作。那时,黄帝宫里人经常站在水边映照自己的脸面,梳妆打扮。嫫母觉得自己长的丑,轻易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也不随便抛头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黄帝身边干活儿。有一次,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话没说,就随同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气力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这时,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弯腰用手轻轻从地里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这块石片上。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黄帝宫里对任何人也没有讲这件事。她乘周围无人,又把石片取出来,发现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样。嫫母到制作石刀、石斧的厂房,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摩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来一照,比刚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还是那样丑。她又磨了一阵子,拿起来再一照,自己仍然很丑。嫫母自言自语的叹息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镜子)。”从此以后,嫫母再也不去河边、水边去梳妆打扮了。每天早上起来,照着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后又悄悄藏起来。时间一长,嫫母也大意了。有一次嫫母帮助彤鱼氏在石板上烧肉,因火力过大,石板被烧炸了,飞起一块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忙回去,拿出石片,照着自己脸上贴药。谁知,黄帝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轻手轻脚走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什么东西照着自己,一手向脸上贴药。黄帝走向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刚要仔细观看,不料,嫫母惊呼一声!她发现石片上出现了黄帝面孔。扭头一看,才知黄帝站在她的身后。黄帝问嫫母:“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老实忠厚的嫫母,一听黄帝问话,知道此事绝不能哄骗黄帝,噗嗵一声跪在黄帝面前。嫫母把发现这块能照人的石片,从头至尾向黄帝诉说了一遍,恳求黄帝宽恕她。黄帝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一大发现,你不但没错,还立了一大功!”黄帝说罢,立刻叫来嫘祖,方雷氏,彤鱼氏,把嫫母这块能照见人面孔的石片拿出来,叫她三位妻室见识一番。嫘祖笑着说:“黄帝,怪不得很长时间不见嫫母去水边梳妆打扮,原来她有这个照人宝物。”彤鱼氏紧接着说:“黄帝,这个发现应该给嫫母妹妹记一功!”黄帝兴奋地说:“当然要记一功!”人类使用镜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此就开始了。难怪,有一本《物原》古书上说:“轩辕作镜”。《轩辕内传》这本书上也说:“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用而用。”《述异》这本书上也说:“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类发明了铁镜和铜镜。4000年前,埃及出了古铜镜。随后中国也出土了青铜镜。秦汉以后,中国铜镜制造水平已闻名中外。铜镜不仅是梳妆、整容的用具,而且是造型优美的工艺品。

沈陌 发表于 2016-3-16 11:04:49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今这句话还是不少现代人的警句。中国古代铜镜最早见于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直至清末民初玻璃镜大量使用后才退出了历史舞台。古代铜镜除了作为照面饰容的工具之外,更浓缩着文化,见证着历史。南宋湖州铜镜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北宋灭亡。后高宗即位,南渡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由于南宋偏安江南,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丝织、制瓷、印刷、冶炼、造纸等手工业行业也得到空前发展,不仅规模扩大,技术也超过前代。其中,湖州、饶州、临安府等地所产的铜镜也闻名全国,而湖州铜镜更是堪称翘楚。南宋铜镜有官府铸造的,也有私家作坊所铸。以浙江发现的铜镜而论,前者如“湖州铸鉴局”造,“临安府小作院临造官王宝”镜,“婺州官铸造监”等。后者以湖州镜发现最多,此外还有“杭州真石大叔青铜照子”、“越州徐家铜照子”、“婺 州承父李口二郎炼铜照子”等。从纪年墓出土南宋铜镜看,湖州镜始铸于北宋晚期,盛行于南宋初期和中期。南宋湖州镜几乎都没有花纹,仅在镜背刻铸作坊主姓名等内容。这种招牌式的镜铭,是南宋私家铸镜的特点。形状有方形、圆形、心形、葵花形和带柄葵花形。早期质地比较厚实,如诸暨发现一枚“湖州真石念二叔照子”,直径达28.5厘米。南宋湖州镜,从镜铭中看,以一家姓石的人家做得最多。镜铭中有石家、石小二哥、石二郎、石三、石十郎、石十二郎、石十三郎、石十五郎、石十五叔、石十八郎、石念二郎、石念二叔、石念四郎、石家念五郎、石三十郎、石四十郎、石六十郎等。此外,湖州还有李家、徐家、蒋家、石道人等所作铜镜。宋代男子称某某郎,妇女称某某娘,前面的数字则是同宗同辈按长幼排行的次序。湖州石家铸镜多为子继父业,世代传艺,不仅从以上诸多的石家名号中可以看出,四川温江发现“湖州祖业真石家炼铜镜”,萧山发现“湖州石十五郎男四十郎炼铜照子”,武义曾发现“湖州承父石家十二郎照子”等,从镜铭中更能找到实例。可能当时也有仿冒名牌店铺的行为,所以在铜镜上往往又加铸“真”或“真正”的字样,有的还标明价格。如“湖州真正石家炼铜镜子”,“炼铜照子每两六十文”,“湖州真石三十郎家照子”,“无比炼铜每两一百文”。由此可知,南宋湖州镜是按重量计价的。从南宋湖州镜背面刻铸铭文看,其时对铜镜的称谓不一,或称“镜”,或称“监子”,或“镜子”、“照子”并称,而大多称“照子”。这是因宋人避讳甚严,赵匡胤之祖名“敬”,为避“镜”讳,改为“监子”或“照子”。其间,南宋绍兴三十二(1162年)朝廷规定“敬”字不避讳,而绍熙元年(1190年)重新颁布应避讳,如此,凡是铸刻“镜子”字样,或既铸“镜子”,又铸“照子”字样的湖州镜,应该是这段时间的产品。南宋湖州石家铸镜的作坊应当在湖州仪凤桥附近,有三枚镜子铭文可资佐证:“湖州低仪凤桥石家真正一色青铜镜”,“湖州仪凤桥南酒楼相对石三真青铜照子”,“湖州仪凤桥南石三郎青铜镜,门前银牌为号”。据嘉泰《吴兴志》载,仪凤桥在当时为闹市区,桥造得很考究。1956年曾在桥边河床泥土里找到许多铜渣屑,可能即与古代铸镜有关。湖州镜产量很高,销路甚广。在杭嘉湖和宁绍平原,东海之滨,浙南山区的许多地方,都有湖州镜发现。远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福建、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也发现有湖州镜。北方发现的湖州镜,有可能是金兵掳掠江南财物时抢去的。

沈陌 发表于 2016-3-16 11:05:07

明清时期,湖州镜再度崛起。最知名者薛氏。”明代《乌程县志》也说“湖之薛镜驰名。薛,杭人,而业于湖。以磨镜必用湖水为佳。”明代湖州镜多以东汉铜镜翻砂铸成。如金华出土一枚明代翻砂东汉车马画像镜,其上加铸“薛家造”三字;一枚翻砂西汉四乳四螭镜,其上加铸“薛店包换青铜镜”;一枚翻砂东汉八乳八禽规矩镜,其上加铸“石泉春泉记”等。从出土实物看,尚未发现有明人取古镜中刻明代年号的实例,而翻铸古镜的实例则很多。除了这些仿汉镜,也有在镜上饰以龙纹和表示吉祥的图案语句,常见的有“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福寿双全”、“百寿团圆”、“三元及第”等。湖州薛氏作镜数量最多、质地最好的是薛惠公所造。从出土实物看,以方形镜居多,镜背铸四言铭文,并落款,如:“既虚其中,亦方其外。一尘不染,万物皆备。湖州薛惠公造。”“如日之精,如月之明,水天一色,犀照群伦。苕溪薛惠公造。”宋代崇尚古物,仿古之风盛行。“上仿制以崇古,下便伪造以图利。”铜镜的铸造者们正是利用人们崇尚古物的心理,仿制了相当数量的汉唐铜镜。宋仿汉的铜镜主要有:规矩纹镜、见日之光镜、昭明镜、清白镜、人物画像镜,宋仿唐的铜镜主要有:花鸟镜、双凤镜、瑞花镜、八卦镜。宋代仿制铜镜着重模仿纹饰,铜镜风格仍是本朝的特点。汉唐铜镜由于合金的原因,表面银白闪亮,而宋仿古镜铜质较软,表面发黄、滞暗无光,这是由于宋镜含锡量少,宋镜质软也使得镜子不易破碎。有的出土宋镜,受击扭曲变形都不碎。就是这个原因,这与脆硬的汉唐铜镜铜质,形成鲜明反差。
  在清代中后期,从外国输入的镀水银玻璃镜逐渐普及,铜镜便不再是实用器而成为一种工艺品。仿古铜镜的制作则有较大的增长。铜质:明代铜镜多为黄中闪白的黄铜质,清代镜多为黄中闪黄的黄铜质(含锡量约为5.1%,含铅量约为8.57%,含锌量为27%一23%)。形制:明清铜镜的数量多,多用银锭纽,镜体较厚,直径也较大,明代铜镜的器形多用宋代铜镜的式样。明清仿历代古镜,有宫廷仿和民间仿之别。明廷御用监、清廷造办处都是为了满足宫廷服饰器用需要而设立的。宫廷仿制古铜是为了后宫使用、赏玩,并非是一种文化复制行为,以追求工艺精巧,纹饰华美为特色,作旧(黑地子)也很好;有的还配上硬木镜盒或镜架、镜套,非常华贵。民间仿历代古镜是出于商业目的,是制作假古董。所仿镜式当以历代名镜为主。仿战国镜有日光镜、昭明镜、规矩镜、盘龙镜、龙虎镜、双风镜、画像镜、蟠螭镜;仿唐镜有海兽葡萄镜、花鸟镜、十二辰镜;仿宋金镜有人物故事镜、湖州镜、双鱼镜、铭文镜。纹饰种类不算多,镜缘直齐,棱角分明,也比宋元镜厚;为多见银锭纽,纽顶发平,平顶上有铸铭;黑地于作旧,没有黑漆古亮。纹饰:以龙凤、鹿、花草、人物,新出纹饰有八宝纹和杂宝纹。铭文:明代铜镜重铭文,有一类铭文悉如宋镜,语铭则多见“金玉满堂”、“鸾凤呈祥”、“长命富贵”、“状元及第”、“五子登科”等。有的则铸于镜纽上。商标铭记最后一字常用“造”、“铸造”、“记”、“置”、“办”等。还有太监铭等。
  宋代就有了带柄镜,所以……从宋代开始,湖州就以制镜颇佳闻名于世,成为全国的制镜中心。当时湖州镜以石家制为优。薛家是铸镜世家,明清时期,以所做铜镜铸造精良、品质上乘而声名远播,而薛惠公更是薛家之登峰造极者。薛惠公,名晋候,字惠公,清乾隆时人,以铸镜素有佳名。据说他本是杭州人,因为湖州水好,故迁居此地铸镜,并开有一家薛惠公老店。其所制镜形式多样,当地传世镜中质量较高者大多都有“薛惠公”的名号。

沈陌 发表于 2016-3-16 11:05:49

唐代诗中的镜文化在浩瀚的《全唐诗》五万余首诗中,涉及“镜”、“鉴”的诗篇竟达两千余首,从皇帝到平民,从各类官员到文人寒士,从儒家诗人到佛道诗人,均对铜镜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许多大诗人更是借镜之题抒发出对人世间的种种感悟。例如:白居易竟有咏镜诗89篇之多,李白有咏镜诗80余篇,杜甫29篇,元稹42篇,孟郊44篇,刘禹锡35篇,杜牧26篇,李商隐21篇,贾岛12篇,等等。咏镜内容包含了政治、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贾岛有一句诗直接将诗与镜结合了起来:“新诗不觉千回咏,古镜曾经几度磨。”说的是铜镜要经常打磨,才能继续使用;新诗要反复咏唱,甚至吟咏千百遍,才能成为精品。两者的道理是如出一辙的。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铜镜在封建社会发展中的顶峰时期。首先,铜镜的铸造工艺更加精密,冶炼次数不断增加,出现了百炼镜;其次,铜镜的造型更加多样化,除了以往的方形、圆形,又出现了菱花、葵花和亚字形的多种造型。纹饰也不再仅限于汉以来的神人、怪兽,而是更贴近人类生活的花草蜂蝶、象征爱情的鸳鸯、象征长寿的仙鹤、报喜的喜鹊和人物故事等。铜镜的铭文更趋向诗词风味。所有这些都是人本主义的发展结果,是向世俗化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唐代诗镜文化中,最突出的是镜文化的延伸部分。这是延续了自古以来的“格物致理”传统,给镜文化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内涵。由于涉及面极广,本文不可能全面进行阐述,只从三个方面略述一二。
  
  关于三鉴
  唐太宗关于三鉴的论述对整个唐代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三鉴是:“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唐太宗将其以史为鉴的思想落实在治国立法的实践当中,并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亲自撰写了《帝范》和《金镜》,为后人立了一面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镜子。150余年后,大诗人白居易有感于唐玄宗大搞千秋节和颁赠千秋镜等活动,助长了社会风气的败坏,愤然写诗以警示当朝及后人,诗曰:“我有一言闻太宗,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诗中暗指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录》,玄宗不但不引以为鉴,反而将其革职外用。而扬州百炼铜指的便是江心镜和千秋镜,都是出自扬州贡镜。
  以史为鉴的唐诗在《全唐诗》中多有表现,如李白《商山四皓》:“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刘威《三闾大夫》:“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书殷鉴在,词入劳咏楚江深。”在唐诗中有很多篇提到“殷鉴”,殷鉴指的是《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世之后。”原意为告诫殷人子孙,以夏灭亡为鉴,后成为以史为鉴的代称。
  另外,唐诗中以五侯专权为史鉴的作品也很多,如秦韬玉的《读五侯传》:“汉亡金镜道将衰,便有奸臣竞佐时。专国只夸兄弟贵,举家谁念子孙危。后宫得宠人争附,前殿陈诚帝不疑。朱紫盈门自称贵,可嗟区宇尽疮痍。”五侯指的是西汉末年成帝时,外戚以成帝母王太后的关系把持朝政,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五兄弟同时被封侯,时称五侯。唐玄宗以后,外戚和宦官逐渐当道,于是诗人以历史上的五侯专权为鉴,以告诫时人。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史为鉴的例子。


沈陌 发表于 2016-3-16 11:06:18

文衡之鉴
  唐代的文人达士常常把铜镜看成是一种法定的衡器,称为衡镜。除此之外,铜镜还有如心镜、朗鉴、明镜、宝镜、吏部镜、藻镜和文镜等等称号,大体与衡镜相同或相似。这些都与唐代科举考试相关,也是文坛和诗坛中的专用词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中国知识分子有“格物致理”的传统,善于从万物中探寻人生的哲理。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文献以镜的映照功能来阐述深奥的道理,如孔子、老子、庄子等对此均有论述。郭象在注《庄子》时曰:“鉴,镜也。鉴物无私,故人美之。今夫鉴者,岂知鉴而鉴邪?考而可鉴,则人谓之鉴耳。”“夫鉴之可喜由情,不问知与不知,闻与不闻,来即鉴之,故终无已。”至魏晋时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中云:“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初唐时,直中书省张蕴古《上宝箴》指出:“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由此可见,以镜为衡器之说由来已久。唐贞观之后,更加重视和发展了衡镜观念,成为常用词汇。
  衡镜观念最多用于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代而盛于唐代,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改变了魏晋以来从门阀中选官的旧制度。唐代采取了科举与推荐相结合的选拔人才的措施,一般贫寒之士也有机会做官,由于考场纪律十分严格,而主考官又多由德高望重的名人做主司或礼部高官做主考官,时人认为很公正,所以常用衡镜来称呼科举制度。李白有诗《送杨少府赴选》:“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群鉴无邪人,朗鉴穷情深。”李顽有《送裴腾》:“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也是将科举称为衡镜。张籍有一首喜进士发榜的诗《喜王起侍郎放牒》:“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此是唐穆宗长庆元年之事,先由礼部侍郎钱徽任主考,放榜后,有人认为不公,所以皇帝诏中书舍人王起、知制诰白居易重试,此诗当是重试后的贺喜发榜,“共贺春司能鉴识”,认为王起、白居易这次放榜是公正的,并预言这些新科进士中一定会出公卿一类的人才。
   关于千秋节、千秋镜及其影响
  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左丞相张说率百官上表,奏请以唐玄宗李隆基八月五日生日为千秋节,全国放假三日,大设宴席以庆贺。此举严重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习气和腐败的作风,当时的丞相张九龄从国家利益出发,上呈《千秋金鉴录》,冒死进谏,而后唐玄宗佯装高兴,却借故罢了张九龄的相位,时人不敢多言,但是时过境迁,经过安史之乱之后,人们都以此为鉴。杜甫《千秋节有感二首》:“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湘川新涕泪,秦树远楼台。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衢尊不重饮,白首独余哀。”“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仙桃。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这是诗人以时事为鉴的典型事例。
  舒元舆亦有诗《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也是以千秋节事为鉴的诗。作者读史而感伤,认为玄宗是个圣明帝,只是错用了杨国忠和李林甫,弄得国家日益腐败,使安、史有可乘之机。今天看来,初乱君心者当为张说,千秋节促进了玄宗追求长生之梦,由于痴迷于道教,而废治国之大事,远忠臣而近小人,国家怎能不由盛而衰呢?
  以千秋镜、千秋节为事鉴而入诗入文,自唐以后,历代不绝。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有一篇《端午贴(帖)子词》,记述的是“唐世五月五日扬州于江心铸镜以进,故国朝翰苑撰端午贴(帖)子词,多用其事,然遣词命意,工拙不同”,多数词人抱以歌颂之辞,唯东坡不然,曰:“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夏日长。扬子江心空百炼,只将《无逸》监兴亡。”洪迈接着评述东坡曰:“其辉光气焰,可畏而仰也,若白乐天《讽谏百炼镜》”,说白居易的“用意正与坡合”。洪迈亦作一联:“愿储医国三年艾,不博江心百炼铜。”其意正与白、苏相合。

在唐代的取士过程中,不仅要有考试成绩,还要有德高望众的名人来推荐和主考官来推举,所以获进士后,考生纷纷向名人及礼部主司投献,投献的作品多是诗词和议论文,争取老师们的肯定与推荐。孟郊中进士后有诗《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大君思此化,良佐自然集。宝镜无私光,时文有新习。”称科举为“宝镜无私光”。张道符有《和主司王起》:“三开文镜纵芳声,暗暗云雷接去程。会压洪波先得路,早升清禁共重名。”又将科举称为“文镜”。还有殷文圭《省试夜投献座主》:“避开公道选时英,神镜高悬鉴百灵。”又将科举考试称为“神镜”。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对主司与座主的赞美。
  再说“吏部镜”。在唐代,每年都要对各级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由专门机构吏部来执行,还设有考功郎。考核后分为三等,三等中各分上、中、下三级,凡中等以上者可升官或加禄,中等以下者降官,严重者罢除。因此,官员利用不同形式向上级表示忠心,以求有好评。岑参《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盛德中朝贵,清风画省寒。能将吏部镜,照取寸心看。”诗中将吏部考官称为“吏部镜”,是说吏部掌管考核,公正如镜。
  再谈一谈“镜精神”。在孟郊的一首《自惜》诗中云:“零落雪文字,分明镜精神。”孟郊一辈子穷苦,从小喜欢读诗、抄诗、做诗。他的诗多感伤自己的遭遇,是一种寒苦之音,有一种直白又实事求是的精神,他希望自己做一个冰清玉洁之人,如同铜镜一般,故称自己是“分明镜精神”。
  从以上看,唐诗历经漫长的文学发展之路而达到顶峰,唐镜亦历经数千年发展而致极盛,二者在唐代汇集在一起,发生撞击,使精神的诗作与物质的铜镜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诗镜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镜前含笑弄明珰——镜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