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陌 发表于 2016-4-1 10:36:09

中国古代器具的名称与器形

本帖最后由 沈陌 于 2016-4-1 10:41 编辑

———————————内容源自互联网,侵删

沈陌 发表于 2016-4-1 10:41:37


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汉族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汉族文化内涵呢。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
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
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发展时期
中国从夏代开始进入阶级社会,而象征国家政治权势和军权、神权的青铜制造业,完全为贵族所垄断,这些青铜器的制造均是以贵族的意志、需要和审美意愿为依归。中国青铜器历经20多个世纪的发展衍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初期:夏代——由于铜的冶炼工艺尚不成熟,且材料难得造成现今所出土的夏代青铜器种类稀疏,至今为止出土的夏代青铜器是“乳钉纹爵”。
盛行期:商代(商代迁都殷(今河南安阳)以后至西周前期,约为商王武丁到西周穆王时期)——此时的青铜器体形厚重,造型规整,纹饰华丽,体现出一种狞厉之美。例如:司母戊方鼎、兽面纹方鼎、乳钉纹方鼎、克鼎、子龙鼎等。
成熟期:西周(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春秋时期古人发明了“失蜡法”“分铸法”“错金银”技术,使得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造型更加别致、繁复。代表作有;莲鹤方壶
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时候极为普遍的烹饪器,其后实用意义逐渐减弱,成为权势的象征物。

鼎的历史渊源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
鼎力相助等等。
历史上有“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 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周代的鼎分为三大类:
镬鼎、升鼎、羞鼎。
镬鼎形体巨大,多无盖,用来煮白牲肉。
升鼎也称正鼎,是盛放从镬鼎中取出的熟肉的器具。
羞鼎则是盛放佐料的肉羹,与升鼎相配使用,所以也叫“陪鼎”。




沈陌 发表于 2016-4-1 10:44:29


鬲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用作国名和姓时念gé)
鬲作为一种汉族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鬲”最早出现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鬲”是陶器,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用具。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当我国进入了青铜时代以后,“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具,而且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到战国时期,“鬲”基本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鬲”不仅是一种古老器皿,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有学者认为,有鬲氏上古可能与夏族同族,或是很早就与夏族结盟的种族,因发明陶器鬲而得名。但不知什么原因,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鬲”姓,现在全国也只有2000多人,且主要集中在陕西临潼和山阳。这期间会有多少历史故事发生?
    “鬲”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二三千年的时间,在它存在的那个时期,“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它消亡以后,“鬲”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还是巨大而深远的。“鬲”被称为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是传承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
    鬲不仅是一种器皿,而且是一种文化。鉴于此,本版将推出“鬲文化”系列文章,期待广大读者关注。
什么是鬲
    鬲(原始读音gé,后指古代炊具,音lì),是我国古代特有的炊器。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中,这一炊器曾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鬲对于我国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以其为主要标志的鬲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鬲,其结构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口径方形或圆形的容器(有的上有两个耳),下部为三个中空的足。
    在古代,人们将食物放入鬲中,然后在下面烧火进行烹煮。我们都对鼎的形状比较熟悉,而对鬲却有些陌生,其实鬲和鼎的形状非常相像,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鼎的足是实的,而鬲的足是空的,鼎的足与鼎身不相通,而鬲是相通的。古代的鬲分为陶器和青铜器两种,青铜鬲最初是依照已有的陶鬲制成的。
    鬲最早出现在距今约四千八百多年前,那时的鬲是陶器。在五千多年前,当我们的祖先掌握了制陶技术以后,他们先是制造出了小口、突腹、偏上有双耳的尖底陶瓶,用它来取水。用陶瓶汲水和倒水都很方便,但它不可以煮水,而且也放置不平稳,于是人们便将三个尖底瓶捏在一起制成了鬲。鬲的三个腹足站立很稳,里面可以贮水,架上干柴又可以煮水,非常实用,所以就成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器具。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当我国进入了青铜时代以后,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具,而且演变成为礼器和神器,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在鬲的身上,可以看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可以看到社会习俗和工艺美术水平,因此,鬲成为一种文化。到战国时期,鬲基本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鬲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至少两三千年的时间,在它存在的那个时期,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它消亡以后,我们还可以发现,鬲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鬲被称为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
鬲这种造型颇具特色的炊具,只存在于中国,是我们祖先一项了不起的发明。鬲的结构科学,又便于实用,故在我国古代曾普遍流行,历时久远。不同文化类型的陶鬲有不同特点,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形制又必然会发生演变。所以,在文化考古学领域,陶鬲常用来作为说明古文化类型纵向发展与横向交流的实物标本,被称作“中华古文化代表化石”。
    鬲的发明,使我们的祖先正式从生食进化到熟食,使他们可以将谷物作为自己日常的固定食品。饮食习惯的改变对古人智力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使古人可以定居在一个地方以种植谷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在鬲出现以后,古人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果都运用到鬲的生产上,并且把自己对艺术和美的理解运用到鬲的制造上,使鬲的造型、颜色、花纹、图案甚至用途等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鬲文化。
    考古学界目前有一个基本得到公认的看法,那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有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最后共同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这三个系统中,第一个系统是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北系统,也称为鬲文化系统;第二个系统是以长江中下游为主体的东南系统,也称为鼎文化系统;第三个系统是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东北系统,也称为罐文化系统。代表中国古代文明最高水平的夏、商、周,都是在鬲文化系统内发展起来的,这个系统的炊具从用陶器开始,并以平底或三足罐为主,以后陆续出现釜、灶、甑、斝等,到龙山时代便形成以鬲为主的成套炊器。鼎文化系统在古代被称为夷(东夷、淮夷、南夷等)、越和苗蛮,后来又建立了楚、越等大国。三个系统既是独立发展的,又是有密切关系的,夷夏斗争和华夏与三苗的斗争,最后融合为大范围的鼎鬲文化,夏、商、周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鼎鬲文化。
    另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存在着两大文化区系——“鼎鬲文化系”和“斝鬲文化系”,按照这个分类,鬲在我国古代的分布就更加广泛。
    在商王朝建立之前的先商文化中比较稳定的陶器组合是鬲、长腹罐、瓮、盆和豆等,有人形象地将夏文化称之为“罐文化”,将先商文化称之为“鬲文化”。此后,鬲一直是商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自商以后,青铜器的使用日益广泛,我国正式进入青铜器文化时代,商的鬲文化也由以陶为主要载体变为以青铜为主要载体。

沈陌 发表于 2016-4-1 10:47:52


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


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大多数的甗为联体铸造。最独特的是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甑鬲分体,鬲体长方案形,六只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个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时炊煮几种食物。
甗,读yǎn(第三声),是蒸食器,分上下两部分甑和鬲,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如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妇好分体甗,通高35.5厘米。

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甗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
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西周中期,从穆王时期开始,青铜器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时期。无论造型设计,还是花纹构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西周早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它打破了商代以来的陈旧模式,开辟了青铜器文化的新天地,在器物的造型设汁和纹饰结构万面,有许多新的突破,特别是基本上放弃了青铜器纹样对称构图的规律,变具象图案为抽象纹样,大量采用比较自由的连续构图方法,使得装饰图案产生较为活泼的效果。这种变革,是意识形态变化在青铜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其影响是深远的。西周时期青铜器全面继承了殷商时期的冶铸工艺技术,在浑铸法、分铸法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块模、活块范、一模多范和开槽下芯法制作铸型,以及采用铸铆和“自锁”结构联结器物附件的新工艺,把中国青铜器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沈陌 发表于 2016-4-1 10:49:05


簋,读作“诡”(Guǐ),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黍稷方器也。周礼舍人注曰。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也。掌客注曰。簠,稻粱器也。簋,黍稷器也。秦风传曰。四簋,黍稷稻粱也。按毛意言簋可以该簠。郑注则据公食大夫礼分别所盛也。许云簋方簠圜。郑则云簋圜簠方。不同者,师传各异也。周易。二簋可用享。郑注云。离为日。日体圆。巽为木。木器圆。簋象。聘礼竹簋方注云。竹簋方者,器名。以竹为之。状如簋而方。贾疏云。凡簋皆用木而圆。此则用竹而方。故云如簋而方。宋刻单行疏内簋字凡四见。今本依释文改经注疏皆作簠字。非也。巳上可证郑确谓簋为圆器。周礼疏云。孝经陈其簋簠注云。内圆外方受ぬ二櫵者。直据簠而言。若簋则内方外圆。孝经郑注,说者谓郑小同之注也。贾所引文亦不完。则无用湥求矣。而秦风释文有内圆外方曰簠,内方外圆曰簋之文。葢本孝经注。聘礼释文则又方圆字皆互易之。自相乖剌。聂崇义曰。旧图云内方外圜曰簋,外方内圜曰簠。与秦风音义合。广韵曰。内圆外方曰簋。欧阳氏集古录曰。簋外方内圆。与聘礼音义合。考圜器之内为之方。方器之内为之圜。似以木以瓦以竹皆难为之。他器少如是者。恐孝经注不可信。许郑皆所不言也。郑注礼曰。饰葢象龟。葢者意拟之词。注礼器云。大夫刻为龟形可证也。聂氏,陈氏礼图皆於葢顶作一小龟。误解一葢字耳。见考工记图。从竹皿皀。合三字会意。按?古文或从匚,或从木。葢本以木为之。大夫刻其文为龟形。诸侯刻龟而饰以象齿。天子刻龟而饰以玉。其後乃有瓦簋。乃有竹簋方。因制从竹之簋字。木簋竹簋礼器。瓦簋常用器也。皀,榖之馨香。谓黍稷也。居洧切。古音在三部。读如九。
簋,古代中国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皀殳”。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萌芽与奠基时期的簋
青铜簋出现在商代中期,但是数量少,晚期前段逐渐增加。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
西周时期簋的数量甚多,早期一般沿袭商式,中期变化较大,样式繁多,晚期又趋于定型化。
西周簋器大体分为萌芽与奠基、创新与继承、过渡时期与全盛和衰亡四个阶段。萌芽与奠基阶段的青铜簋器形制上是商末流行式样的沿袭,一些特征不明显的器型难以精确地区别其为商器或周器,乃是殷周之际的式样。青铜簋器的纹饰保持最初的兽面纹,与殷末相比增添了有触角的卧状体驱的怪兽纹,出现了以凤鸟为主题纹饰的器物。随着青铜器的不断发展,簋器出现了变形纹饰,活泼有力,可以说是抽象的变形纹饰占领装饰艺术舞台的新时期。在完成创新后,簋器铭文用笔纯熟,结体圆浑,和前期笔画不相同,其内容除少量反映政治事件外,大多是承平时期世官司世禄的记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可以看出,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在完成周人自己的礼器体制过程中,带有彻底淘汰旧、积极创造新的特点。西周后期青铜器的铸造及纹饰呈现出退步的趋势,简草、粗疏、衰颓成为一时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极少数的重器才显示出较好的工艺技巧,个别的作品甚至产生新的构图,而成为艺术的翘楚。盘旋龙纹等已形成,这是日后春秋时代盘龙纹的滥觞,簋器由此开始走向没落。 整个西周时期,簋的形式有较多的发展,可分为四耳簋、圈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弁口簋和大侈口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饰云雷、乳钉等纹饰,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春秋时期簋沿袭西周晚期形制,没有根本的变化,到春秋中晚期,簋这种食器不甚流行,在传统的礼器体制中尚有所发现,但形制有较大变化。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10:07

本帖最后由 沈陌 于 2016-4-12 08:11 编辑



簠是中国古代汉族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簠是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方形器皿,文献中又称“胡”或“瑚”。此器呈长方形,口外侈,腹下收,下有四矩形短足。上有盖,盖与器形状相同,上下对称,合成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早在4000年之前,中国的冶铜技术就已相当精良。殷、周时期是青铜器的极盛时代。此时期的兵器、日用品及装饰品之类,无不以青铜为主。
青铜簠(fǔ)产生于西周时期,结束于战国,并在春秋时期得到空前发展,一度与鼎、豆等重要礼器放在一起的铜器组合之一。其用途与簋相仿,属食器。因在祭祀时用于盛稻粱,故称“祭祀盛粱器具”。

青铜簠是先秦时期主要的青铜礼器之一,青铜礼器组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西周早期开始出现,进入春秋之际而大盛,战国之际开始衰落,到了秦汉时期完全绝迹。是青铜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簠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至今尚未有专门的论著。研究以青铜簠为研究对象,不仅拓宽了青铜文化研究的领域,而且对于探讨两周时期的历史、礼制以及社会生活均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考古发掘资料,兼收历代著录所见传世铜簠,运用统计学、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等主要方法对青铜簠的定名、类型学、分期断代、器物组合、地域特征以及铜簠的起源和衰亡分别进行了探讨。
http://www.huaxia.com/zhwh/whgb/wwdg/images/1480_0.jpg
在盖与器的两短边坡面铸有上下相应的兽首耳。器身与盖上饰满富丽的花纹,有夔龙纹、象首纹、凤鸟纹、云纹等,器盖顶亦饰有夔龙纹图案。全器造型规整,制作考究,纹样细密而多种,尤其是凤鸟纹与其他纹饰的有机结合,增强了装饰效果,是同类青铜器中的佼佼者。现藏于安徽省利辛县文物管理所。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13:43

盨 盨是汉族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
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

文物
【杜伯盨】
杜伯盨,西周晚期,高36厘米,口径27.1*17.5厘米。盛食器,椭圆状,二兽首耳。有盖,盖上有扁足,盖打开后可以却置。器颈与盖沿各饰窃曲纹带,盖面与器腹均饰瓦棱纹。
盖和器同铭,4行30字:杜伯作宝盨,其享孝于皇神祖考,好朋友。用寿,介永命,其万年永宝用。
大意是:杜伯自做此宝盨,用来祭奠死去的父祖与朋友的光辉神灵,用来祈求长寿,万年永宝用。
此盨器盖完整,器铭中的杜伯即《国语.周语》“杜伯射王于鄗”的杜伯,器属宣王时代,是铜器断代研究的重要标准器
【虢仲盨】
纪伯盨铭 东周
虢仲盨 西周宣至(公元前827年 -- 前782年)
通高24.2厘米 199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器、盖饰凸弦纹、带状窃曲纹,上下相合。盖上立四犬形组。器敛口,附一对犬首环首。盖器同铭,三行、十四行,记虢妃宝盨。墓主人虢国的国君。同出相同的器物共四件,每件的长度均远47厘米以上,形制巨大,在同期出土物中颇为罕见。
【遂公盨】
最近有一件新出现的青铜器,由于其铭文记载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事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这件器物,就是现为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遂公盨。
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遂公盨呈圆角的长方形,失盖,器口沿下饰鸟纹,腹饰瓦纹,小耳上有兽首,原来应有垂环,圈足中间有桃形缺口。这种形制,在盨的序列中是较早的。再看鸟纹的特点,可确定这件盨属于西周中期后段,即周孝王、夷王前后。
遂公盨不是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传闻得自河南窖藏,未必可信。但由未去锈前状态观察,肯定出土不久。土锈上有明显席痕,且包到口边上,看来在地下时已经与盖分离了。
铭文在盨的内底,共有10行,98字。前9行都是每行10字,末一行只有8字,故将字距适当拉开。或以为在第一字下还有一字,细看原器,实系铸造时的凹痕。全铭书法秀美,整齐匀称,保存情况也很好,只在第四、五行下端,范铸时有一些问题,造成缺损扭曲,以致第五行末一字难于辨识。
下面铭文的释读,尽量用通用的文字: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 贵)唯德,民好明德,寡 顾 在天下。用厥邵 绍 好,益干(? )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无 (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
铭中有几个字,研究的学者有不同意见,如“差”、“地”、“寡”、“御”等。对于这样古奥的铭文来说,看法有异是正常的。
关系较大的,是“遂公”的“遂”字。这个字原作从“ ”从“火”,我认为当依吴大澄等人之说,是“燧”的异文,读为遂国的“遂”。遂国在今山东宁阳西北,传为虞舜之后,春秋鲁庄公十三年 公元前681年)被齐所灭。作盨者是西周时的遂君。
遂公盨的铭文和常见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很不一样,既没有开头的历日,也没有末尾的套话,因此乍看起来似乎不是全篇。其实盨铭首尾一贯,别成一格,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最突出的一点是与《诗》、《书》等传世文献有密切的联系,铭文前面讲禹的一段,尤其是如此。
盨铭“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可以对照《尚书》中的《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还有《尚书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大家知道,《禹贡》这篇文字,近世学者多以为很晚,《书序》更是被人怀疑。现在证明,其文句与铭文符同,特别是“随山浚川”全同于《书序》,实在是令人惊异。
这些文字还应参看《尚书.益稷》:“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还有《诗.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所用词语,都互相类似。
“随山”的“随”,意思是“行”,见《广雅.释诂》;“浚川”就是疏导河流;“差地设征”,“征”即贡赋,同于“任土作贡”。铭文禹的传说,与《诗》、《书》是一致的。
过去著录的古文字材料,有关禹的很少,只有秦公簋提到“禹迹”,叔夷镈、钟述及成汤伐夏,“咸有九州,处禹之堵(都)”。至于治水的事迹,乃是第一次发现。秦公簋等都属春秋,遂公盨则早到西周,成为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这对于中国古史的研究有很大意义。
【兽叔盨】
西周晚期青铜器中少见的精品 出土时色泽光亮,通体基本无锈
兽,在金文中写法同单,应是西周诸侯国名或氏族名。叔奂父为作器者的字。孟姞。应是姞姓贵族单叔奂父的长女。旅,《尔雅·释 》:“旅,陈也”,当陈列、摆放讲。 通盛,《说文·四部》:“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 通,《说文·米部》:“穛,早去谷也,从米焦声”。可见,穛指早稻。需通糯,粘性的稻米。 “用 (盛) (稻) (穛)需(糯) (梁)”。加为嘉的省笔。 ,《说文·食部》“ ,粮也,从人食”,指粮食。则,金文从刀从鼎,会意为用刀刻划鼎纹,金文用作未成国的土地。见《周礼·春宫·大宗伯》:“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无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郑玄注:则,地未成国之名,未成国,指小国,如子、男。可见此单国规模不大,拥有土地不及三百里。通篇铭文的大意是:兽(单)国的叔奂父为大女儿孟姞作媵器盨,用来盛放稻米、早稻、糯米、高粱米作成的食物,招待嘉宾享用,有了粮食和土地,就可以健康长寿。子子孙孙永久宝藏使用此器。姬姓和姞姓是两周时期互通婚姻的两大姓氏集团。正如《左传》宣公三年载是 云:“吾闻姞、姬藕,则子孙必蕃”。
虢国墓地是一处西周时期的贵族公墓,排列有序、等级齐全,且保存完好。这件出土于虢国墓地兽叔盨为研究虢国的婚姻关系及对外交流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15:30

敦 敦是古代汉族的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鼎和簋相结合演变而成
根据周代礼仪的规定,敦是专门盛黍、稷、稻、粱等粮食作物制成品的盛食具。敦的形态是由鼎和簋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呈一个浑圆的球状或椭圆状。由上下两个造形完全相同的三足深腹钵扣合而成,上体为盖,倒置后也可盛食。敦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后期,至秦代已基本消失。《周礼》中簋敦不分,宋代称敦为鼎,至清代始有学者将敦单独分出。
绚丽华贵的装饰
此件传世青铜敦是敦在消亡前夜的形态的代表作。椭圆形球状的中部有两对环状耳,顶面和器底装饰有火纹,口部饰三角重幛纹,两组纹饰之间则填以交错的卷云纹。所有的纹样均以银丝、红铜丝和绿松石镶嵌而成,显得极为绚丽华贵。
火纹又叫圆涡纹,因其形状极似商周时期的文字"冏",因而金石学家又称之为冏纹。冏在古代字书中被称为光,古代诗赋中有"冏然鸟逝"的章句,极言鸟飞之快。但冏字实为太阳的形象。太阳是天火,火神是祝融,而祝融两字的合音就是冏,因此冏纹应是远古太阳神崇拜的遗响。此种纹样在二里头文化中既已出现,盛行于商代及西周前期。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敦是古代王侯贵族才有资格享用的青铜器。肥东县的一个战国墓葬就出土过陪葬用的青铜敦,这个青铜敦与其他珍贵的陪葬品被掩埋在地下数千年,直到2007年才重见天日,成为历史的又一个实物见证。这个浑圆的青铜器不仅长了三只“脚”,还在腰部和头部长了七个“耳朵”。原来,这个长相奇特的青铜器叫做“敦”,既是食器,也是礼器。古代人在祭祀和宴会时,会将黍、稷、稻、粱等作物盛放在青铜敦里。青铜敦的底部可以加热。与其他很多青铜食器不同的是,青铜敦的盖子揭开后,可以翻过来盛放食物,就像碗一样。它头顶的三个环形的小耳朵正好形成三角,使其可以稳稳地安放在案几上。腰部两边各有两个耳朵,分别在“腰带”上下,起到方便用手拿的作用。
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w%3D268/sign=795a37f53c292df597c3ab1384335ce2/241f95cad1c8a78624a3b8d46109c93d71cf505b.jpg
从出土的青铜敦来看,其基本造型为圆腹、双环耳,三足或圈足,器身常饰有环带纹等,但这个青铜敦周身素净,没有装饰纹。这个青铜敦,通身浑圆,近似一个球体,用青铜慢慢打造成这种形状,其工艺十分复杂,可见当时这个地区的青铜器制造水平已经非常高了。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17:29

豆豆是中国先秦时期汉族的食器和礼器。大汶口遗址已有陶豆出土,流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豆,汉族古代盛食器和礼器。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同名陶器,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豆作为礼器常与鼎、壶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器类。用豆之数,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 的说法,但是也有使用奇数组合的。《周礼·掌客》载:“凡诸侯之礼,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二十有四。”但是,出土和传世的铜豆器却甚少。
古代汉族人民最早用于盛放黍稷,后演变为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物。豆的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商周时豆多浅腹,粗柄,无耳,无盖。春秋战国时豆的形制较多,有浅盘、深盘、长柄、短柄、附耳、环耳等各种形状,上有盖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使用时,豆也常以偶数出现,按尊卑长幼,亦有数量多少之分。《国语·周语》:“觞酒豆肉箪食。”(一觞酒一豆肉一箪饭。)
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只是比杯子大得多,有的有盖有的无盖,有的有耳有的无耳。“豆”字最上面一横就代表盖子,下面的“口”表示“豆”内盛有食物,接下来的两条竖线就代表高脚(柄),最下面一横就表示底座(镫、跗)。“豆”一般是用来盛食物的,有时也作礼器用。《说文解字》曰:“豆,古食肉器也。”《卖柑者言》:“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这里的“豆”都是盛肉羹的器皿。“豆”的质地不同,叫法也不一样。《尔雅》:“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豆”字作为一种容器,与杯、碟、碗、盆一样,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量词。《左传·昭公三年》就记载说,齐国有豆、区、釜、钟四种容量单位,“四升为豆”,即四升等于一豆。《周礼·考工记》:“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这里的“豆”字都是应该作量词来理解的。既然“豆”是一种容器,那豆类植物古代是用什么字代替的呢?“菽”!“菽”字就是古代豆类植物的总称。《说文解字》曰:“尗,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春秋·考异邮》:“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又说:“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还有陆游的《湖堤暮归》:“俗孝家家供菽水。”等等,这里的“菽”就是我们今天的“大豆”。由于“豆”“菽”两字在古代读音相近,后来逐渐通用,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干脆把“菽”称为“豆”,这样就有了作为植物的“豆”字了。《汉书·杨恽传》:“种一顷豆。”《齐民要术》:“四月时雨降,可种大下豆。”这里的“豆”已完全是表示植物的“豆”字了。“豆”字变成植物后,作为器皿的“豆”字虽然没有立即消失,但人们已经很少用到它了。到了今天,“豆”字早就没有了器皿的身影。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19:31

爵爵是汉族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另外也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
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青铜器爵实际上就是相当于现今的酒杯。其形状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当属最早期的酒杯。
相关的酒器还有角、觚、觯、觥等。 “角”亦是饮酒器,但其“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觚与觯的差别在于:觚“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而兕觥是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几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 史的余辉。而青铜器爵在各期的特征,有不同的发展,其间最辉煌与最早当为青铜器“爵”。而透过爵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青铜器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可以说,爵是青铜器中不可缺的重要一簇奇葩。从各个不同时期来看爵的表述:
就现今发现的来看,最早青铜器起源为科学发掘的“二里头文化期”的青铜礼器,而其间发现的仅限于饮酒器“爵”。基本的特点是流狭而较平,尾短、无柱,或有柱状的雏形,底平。
体较扁,下承三足。体型分长体束腰式,长体分段式和短体束模式等数种。足有长短两类,长足为三角尖锥形,短足为三角段形,有些短足可能是使用损蚀所致。有的做成镂空状,是为二里头文化期的特点。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一般无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或二排圆钉状纹饰。有的腹有圆饼状突起,当是二里冈期上因纹的滥觞。虽然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上未见动物形纹饰,但二里头出土的青铜戈的内部,已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因而不能排除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纹的可能。

二里头文化
公元前1900-前1600年:二里头文化期得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相互叠压的四个文化层次,发掘了墓葬和宫殿遗址。二里头发现的青铜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镞及戈、戚等,但是发现了青铜礼器爵,爵的整个数字虽还不足十件,但在铸造史上极为重要。从铸造简单的兵器、工具到铸造容器,在技术上是一个飞跃。中国古代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体。青铜礼器是青铜时代的主要征象。二里头文化中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
二里头文化中的青铜礼器出土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据碳14测定,整个二里头文化期大约为公元前1900一前1600年,属于夏代历史的范围。夏人能铸造铜器,史有明载。二里头文化是夏代的青铜文化。但是,对于二里头的四个文化期,考古界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四期的遗存,都属于夏代的遗存。第二种意见认为一、二期遗存与河南龙山文化有继承关系,属夏文化,三、四期遗存与郑州二里冈文化有很多相同之处,属于商文化。第三种意见认为二里头的四期遗存全属商文化。具代表性的意见是以上三种,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分析,歧异益多。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见解比较合乎史实。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19:59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较早的器类比较简单,但是爵、觚、凶楹系囊惶拙破鳎已普遍出现。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爵尾虽然与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宽,出现的圆体爵是放所未见的。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 又分为殷墟时期前段:值得注意的是,方器在这时大为发展,殷墟五号墓出土的有方爵、方壶、方缶等等,而传世器中还有方觚、方觯,几乎凡主要的酒器都有方形,从整体来看,虽然方器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富有特征性的器物。五号墓圆体爵和平底扁体爵共出,但总的来看、扁体爵的数量很少。觚的造型前部向细长发展,喇叭口扩展。大+形孔退化成十字孔或徙存形式而不穿透。上面开始有了较多的兽头装饰,三足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同时出现了圆体和椭方体不分段的形状。角这种饮酒器本来就很少,殷墟五号墓出土爵近五十器,未见有一角。

殷墟时期后段
沿用的酒器中爵觚大致相似,只有小的变化,例如平底爵巳不再出现,爵柱的位置后移等,继续行用袋足,但体形都较为低而宽,柱饰粗壮。式样较前减少,此时行用的多为袋足,开始有形体亦较低的式样出现。

西周早期
武王至昭王 :西周早期爵也有某些特点,形体高低各有不同,但流部两侧前端高于后端,是多数器的共同特点。具有刀形足的爵,也是此时的特点之一。觚因袭商晚期,可以确知为周人所得的臣辰觚,与商觚在形式上没有区别,但周原扶风家族器群中的青铜觚,中腰极细,不似一般商觚可以看得出器腹,纹饰只施于圈足上,是周初觚发展的唯一新式样。西周觚的数量远比爵的数量少,但爵、觚是成套最基本的酒器,当必有一定数量的漆、木觚相配,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出土漆觚,说明西周早期一些酒器和食器,是用漆、木器替代的。 至于觥、觯等酒器,基本上是商代的因袭,但前两种方形器较多,尤其是方觥,为晚商所罕见。

西周中期
穆王至夷王:饮酒器中爵的遗存甚少,痪爵和孟爵仍然保持西周早期式样。但是这时出现了三种饮酒器,一是形如无提梁的小卣形器,一是其圆似杯的小觯形器,另一是深垂腹小尊形器,均铭为饮壶。

西周晚期
厉王至幽王 :酒器壶仍如中期的长颈垂腹壶和方壶,方壶似有一定发展,如颂壶、梁其壶等,梁其壶壶盖为莲瓣形,则是西周晚期出现的新式样,在春秋时代甚为流行。

春秋
春秋晚期青铜器的形制比较复杂,各个地区的器用也不尽相同,而有的地区发现甚少,情况未明。但总的来看,现存这一时期各个地区的青铜器,其形制与纹饰的共同点大于不同之点。春秋晚期已经进入铁器时代,新兴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他们的代表人物逐步得到政治优势而进行社会改革,新的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的高涨。从当时各种遗存诸如玉雕、漆器、原始青瓷、纺织品等制造工艺的水平来看,的确有着极大的提高,青铜铸造业并不由于青铜时代的终结而造成衰疲,反而由于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春秋晚期的青铜铸造业在生产技术、艺术水平和器物种类等许多方面,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青铜器发展史上形成第二个高峰。
酒文化是诞生中华民族最早期文化中的青铜器时期,由此可见,对酒把杯,是中国人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而爵算是遗传至今最伟大的酒文化传统的见证之一吧。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24:23

本帖最后由 沈陌 于 2016-4-12 08:29 编辑

角 角是古代汉族的饮酒器。形制与爵相似,但无流和柱。
最初当为普通饮酒器皿,供低级别贵族使用。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地少于爵,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礼记·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是觚、爵组合,但有时以角代爵,如安阳殷墟第160号墓就是十觚与十角相配,在河南鹿邑商周之际的大墓中也有类似现象。虽然角与爵用途相同,但其数量却少得多,而象晨肇宁角这样带盖的角就更少见了。
现今所说的角,是宋代金石学家对无流而具两翼若尾的爵形器的习惯称谓,其容量与爵相若。
  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其用途与爵相同,亦是饮酒器。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是觚、爵组合,但有时以角代爵,如安阳殷墟第160号墓就是十觚与十角相配,在河南鹿邑商周之际的大墓中也有类似现象。虽然角与爵用途相同,但其数量却少得多,而象晨肇宁角这样带盖的角就更少见了。现在所说的角,是宋代金石学家对无流而具两翼若尾的爵形器的习惯称谓,其容量与爵相若。

觚 觚(读作“孤”),是汉族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觚,饮酒器和礼器。盛行于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造型为圆形细长身,喇叭形大口,侈口,细腰,圈足外撇。抓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靡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较为粗矮,圈足」部有一“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觚身细长,中腰更细,口沿和圈足外撇更甚,圈足上无“十”字孔。这一时期的觚胎体厚重,器身常饰有蚕纹、饕餮、蕉叶等纹饰。西周后期,肌逐渐消失。
觚之与觯,古籍记载颇有混淆处,如《考工记》:“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而《韩诗》云“二升曰觚”,因此古籍对于觚的容量解释也不相同。现今考古界所通称之觚,是沿用宋人所制订的旧名,是否即为古籍中的觚,无法证明。因为商周之觚铭中皆无自名,但据形体定为饮酒器,还是可信的。有一商代早期觚,其口部半封顶,并有一流可饮,是为饮器的直接证明。觚与爵是一组配合使用的青铜饮器,常相伴出土,也有觚与斝成组合的。郑州白家庄三号墓、安阳小屯338号墓中均出土过二觚、二爵、二茸。
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
半封顶流口式,中腰收缩,上口喇叭形封顶似商早期的盏状,出有一流槽可倾倒酒水,圈足上有大十字孔。此器仅一件,今馆藏于河南开封。宽体式,上口似喇叭而倾度不大,胴体较粗,器底约在通高的三分之二处,圈足约高三分之一左右,其上有大十字孔。宽体侈口式,器形如上而宽,口侈大,圈足上有大十字孔。束腰式,器形中等,胴体收缩,最小径在体形中段,圈足上有大十字孔。蕉叶纹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兽面纹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兽面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弦纹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26:59

斝 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斝(音jia三声与假同音),中国古代先民盛酒器和礼器,由新石器时代陶斝发展而成。 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于盛酒或温酒。
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形制较多,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鸟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兽头装饰;底有平底、圆底;足有三足、四足、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一般来说,商早期斝多为平底、空锥形足或较瘦的袋状足,胎体轻薄,纹饰简单,一般只有一层花纹。商中期至西周早期,斝多为圆底或肥圆的 袋状腹,柱形足,器体厚重,花纹繁缉, 常用蕉叶纹、饕餮纹、云雷纹等纹样装饰,有的以云雷纹做地,其上饰有多层花纹。斝作为礼器,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
斝是中国古代先民用于温酒的小型容酒器,行裸礼时所用,或兼作温酒器。源于同形陶器。《诗经·大雅·行苇》曰:“或献或酢,洗爵奠斝”。斝初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斝的侈口较同类的爵要宽。口沿有柱,一侧置鋬,长足,有盖和无盖的形制并存。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
喇叭形,形状似爵而大,然无流无尾,仅在口缘上有两柱。腹有圆形而平底的,有腹部分裆,袋足似鬲的,也有少数体方而四角圆,四足,带盖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
甲骨文中有其象形字。王国维认为,礼书上称为“散”的实与斝为一种器物。其初为玉制。后世珍贵的玉制饮器,往往亦称为“斝”。《诗.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说文.斗部》:“斝,玉爵也。夏曰盏,殷曰斝,周曰爵。”南朝齐王融《游仙诗》之二:“金卮浮水翠,玉斝挹泉珠。”唐张说《岳州宴姚绍之》诗:“翠斝吹黄菊,雕盘脍紫鳞。”《红楼梦》第四一回:“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傍边有一耳,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周礼·考工记·梓人》贾公颜疏引《韩诗说》云:“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斝)五升。”斝在等级上则比较低,《礼记·礼器》上说:“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斝)。”现在通称为斝的青铜器,名称是宋人所定,始见于《博古图录》。
关于斝的用途,有种说法认为它是温酒用具,但在礼制方面,据《礼记》、《左传》等书所载,斝主要是用来行祼礼的酒器。
斝为酒器,当然也能作为茶具。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宝钗的茶杯上镌着‘〈分瓜〉瓟斝(bān bó jiǎ)’三个隶字。
明清以后,因已发明了蒸溜酒,酒精度数提高,酒具也相应地变小了,斝做为酒器,彻底地消失了。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32:02

觯觯是中国古代汉族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汉族古代饮酒用的器皿。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 。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觯(觯)
从字形特征不难看出,这类酒具大多源于上古兽角制作的水器。《礼记·礼器》“尊者举觯。”郑玄注称:凡饮酒时,”三升曰觯”。
青铜器中习称的觯有两类,一类是扁体的,一类是圆体的,此两类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后者且沿用至东周。
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自身铭文称为“鍴”(如王义楚鍴)而不叫觯。
兕觥 兕觥是汉族古代盛酒或饮酒器。《诗经》中屡见其名,如《卷耳》:“我姑酌彼兕觥”。此件为椭圆形腹,圈足,有流有鋬,带盖,盖为带角的兽头形,造型极富于想象力。主要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兕觥系青铜器中的盛酒器类,器形主要特征为:器盖作立体的动物形,腹椭圆,有流及,前昂后低,圈足或三四足。兕觥名称屡见于先秦古籍,但此类实物均无自铭,是否即古代用于礼仪场合的兕,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今通称兕觥的器类定名始自宋代《续考古图》一书,而前人每与水器的类相混,近人王国维著《说觥》,始加以明确区分。由于兕觥以动物形体为造型或装饰纹饰,又每与酒器中的牺尊名称相混淆,有的觥腹置有酌酒用的勺,故可推知为盛酒器。主要流行于商代后期和西周前、中期。
   兕觥造型多追求华丽效果,遍体布满纹饰。觥盖前端铸成立体动物头像,或为牛、虎、象等写实的动物,或为综合不同动物形体特点的异兽形。盖后端多铸成首形。两侧往往还穿插有夔、虎、象、兔等动物纹饰。器身纹饰有的与盖上的头部相联,使整个器物构成完整的鸟、兽形体;有的上下不相联属,器腹单独以兽面或鸟形为饰。前一类如商代妇好圈足觥,两件成对,盖前端为虎头,后端作头。器身分别饰虎、鸟纹,器、盖相合后,前端成为抱颈蹲坐的虎形,后部则为一背立的鸱。这类装饰手法也见于其他一些作品。后一类如灭父乙觥,盖上前后分别作兽头,器身饰大、小鸟纹。器、盖虽无联系,但主次配合,仍有浑然一体的效果。商代兕觥中有纹饰至为复杂的,如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所藏鸟兽纹觥,周身遍布30多种禽兽形体:盖前端为大卷角的兽头,后端为鱼角夔腮的另一兽头。脊部有一长尾的小兽,两侧分别有鱼、象、鸟、虎等相追逐。器身前面为一生着蛇翼的鸡形动物,后端为一兽面口吞人面蛇身的器足。器为立鸟,其冠为兽头,足为卷身夔。商代兕觥少数作品朴素无华,如引觥,除作为器物特征的兽头之外,器身仅以数道弦纹为饰。
西周时期兕觥数量较少,近年发现的重要器物有西周早期的折觥、西周中期的日己觥等,均沿袭商代华丽的造型而又有所变化。折觥造型端庄华美,盖前端为羊首,有下垂的大角。日己觥器身后部加飘洒的长尾,刻有凤鸟尾羽的纹饰。两器器身部分方形,造型似方。折觥有铭文40字,有重要历史价值。
   兕觥之中形制异常者有山西省石楼县桃花庄所出的商代角形觥,形体狭长,龙首,口开于背部,盖上刻出龙的躯体,器身并刻有夔纹、鼍纹等水族动物纹饰。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34:10

尊 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汉族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彝。彝通常呈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追享朝享,裸用虎彝蜼彝。”彝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
尊的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等几类。有肩大口尊的器形,初始当与陶质或原始青瓷的大口尊有关,基本式样如下:
大口宽折肩式,上口侈大,口径与肩宽接近,颈较高,下部收缩,呈大喇叭状,肩甚宽而微鼓,上饰三牺首,自肩下折为腹,呈弧形收敛作园底状;大口圆肩式,上口侈大,口径超过肩的直径,肩广,凸起丰圆,上饰三牺首,下承圈足较低;高体大口折肩式,形体近于大口圆肩式,而圈足和颈部特别高;甚高体大口式,整体造型甚高,颈高,口径收小近于肩径;低体大口折肩式,仍保持大喇叭口,但颈、腹及圈足都较低;低体大口宽肩方体式,颈与圈足皆不高,与器腹三段接近均衡状。
除上述各式尊外,商周至战国期间还有牺尊。将尊铸成牛、羊、虎、象、豕、马、鸟、雁、凤等动物形象,统称为彝。彝通常呈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追享朝享,裸用虎彝蜼彝。”彝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

其形制为敞口,粗颈、深腹、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高大精美,颇为富丽。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如汝窑三足尊、出戟尊。清景德镇窑产品丰富,有苹果尊、鱼篓尊、石榴尊、太白尊、马蹄尊、络子尊、百 尊、萝卜尊、观音尊、牛头尊等等。
古代汉族使用的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尊与彝一样,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尊的基本造型是侈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
商早中期,尊均有肩,圈足上多带“十”字孔,主要是圆体尊。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形尊和觚形尊。方形尊仍带肩,肩上多饰有数个圆雕兽头;觚形尊又称大口筒形尊,形似抓而体较粗,商晚期圈足上有“十”字孔或象征性的“十”字,
西周早期“十”字消失。这两种尊器表多饰有凸起的靡棱,雕铸着繁绳厚重的蕉叶纹、云雷纹和兽面纹,显得雄浑而神秘。西周时,又出现了垂腹的圆尊,形状为大口,长颈,鼓腹下垂,圈足低矮。整件器物线条柔和,花纹也比较简单,已失去了有肩的圆、方形尊和抓形尊的气势。
尊与彝一样,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尊的基本造型是侈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商早中期,尊均有肩,圈足上多带“十”字孔,主要是圆体尊。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形尊和觚形尊。方形尊仍带肩,肩上多饰有数个圆雕兽头;觚形尊又称大口筒形尊,形似抓而体较粗,商晚期圈足上有“十”字孔或象征性的“十”字,西周早期“十”字消失。这两种尊器表多饰有凸起的靡棱,雕铸着繁绳厚重的蕉叶、云雷和兽面纹,显得雄浑而神秘。西周时,又出现了垂腹的圆尊,形状为大口,长颈,鼓腹下垂,圈足低矮。整件器物线条柔和,花纹也比较简单,已失去了有肩的圆、方形尊和抓形尊的气势。
除上述各式尊外,商周至战国期间还有牺尊。将尊铸成牛、羊、虎、象、豕、马、鸟、雁、凤等动物形象,统称为牺尊。牺尊上装饰有各种华丽的纹饰,兽背或头做成尊盖,既是实用器皿,又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35:29

卣卣,是一种器皿,属于汉族古代酒器。具体出现时间是未知,盛行使用时期为商代跟西周时期。当时用来装酒用。所以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椭圆形,底部有脚,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
卣常见于商朝和西周时期,通常商朝的卣多椭圆形,西周则多圆形。
古代汉族盛酒器具。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 (juchang音巨唱)一卣”的话,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考古发现的数量很多。器形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有也作圆筒形,作 鸱鸮(chi xiao 音吃消,猫头鹰一类的鸟)形,或作虎吃人形的等等。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一般说,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圆形的卣。西周卣承商代形制而有所变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兽形卣。鸟兽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一般统称为鸟兽形卣。
春秋动物纹提梁卣
外观
该提梁卣碧绿如玉,通体装饰,通高50厘米,口径24.4厘米,最大腹径38厘米,足径31.8厘米,胎厚0.2厘米。直口,椭圆体垂腹,高圈足;弧形盖,尖顶方柱抓钮,龙首龙身提梁。通体以云雷纹、“∽”纹和几何纹为地纹,腹部以凸起的蛇纹和蛙纹辅以窃曲纹和双肩钺纹为主纹;上腹两边各施一蛇纹卷曲向下,中间缀一浮雕蛙纹,下腹中部双蛇逆行向上,与上腹蛇纹相呼应,直指蛙纹,形成四蛇戏蛙的图案,与广西恭城出土的春秋蛇蛙纹铜尊的主纹二蛇斗蛙如出一辙。卣口沿饰三角云纹,圈足上近腹部处施一周窃曲纹。器盖以抓钮为中心,四面各施一镂空扉棱,将器盖等分为四个小区。每个小区内二蛇卷曲相向,间以蜥、蛙、龟、蛇、鸟纹。龙身提梁上施三角纹,三角内施鳞纹。
动物纹提梁卣为古越人青铜文化经典之作。其造型与中原同类器相类似,系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但胎薄质脆,器形轻巧秀丽,全无同时期中原青铜器雄浑凝重之感。从纹饰看,无论主纹、地纹均具越文化特色,且繁缛的地纹与简洁洗练的主纹有机地结合,对称中又极具灵活性,蛇、龟、蜥、鸟、蛙等随意点缀,似无法度,却浑然天成;即使是主纹中对称的蛇纹和窃曲纹,其造型亦生动自然,富于变化。整个器物的装饰运用浮雕、圆雕、镂空、线刻等多种手法,构思精巧自然,于规整华丽中透出盎然生机,给人以极高的美的享受。
文物价值
1994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到湖南鉴定确认一级文物,春秋动物纹提梁卣成为湖南各地、市送鉴文物中确认的第一件国宝,也是当时湖南确认的12件国宝之一,由此确立了在中国文物宝库中的地位。

商代菱形雷纹提梁卣
商代晚期
高29.3 宽24.9 提梁高32.3厘米 扁圆体、斜肩、垂腹、圈足。瓜楞形纽,索状提梁。盖周沿饰菱形雷纹,卣体上腹饰两对称牺首和菱形雷纹带,纹带上下饰连珠纹。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37:10

盉盉是汉族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特点是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盉与爵配套可以盛酒,与盘配套亦可盛水。鸭形盉以鸭腹为器身,背部开口,上面加盖,腹下铸柱状足,鸭首当流,鸭尾作鋬,鋬上站立一小铜人,以其手足将器身与器盖巧妙地连为一体。盖沿与口下饰长尾凤鸟纹一周。盖内有阴刻铭文43字,笔画均匀,字迹清晰。铭文记述应国使者“匍”到氐这个地方探访邢国的国君邢公,邢公派一名叫的官员会见了他,并赠送给他一些礼物。后来匍用邢公所赐的铜做了这件盉,以作纪念。
该盉造型新奇,极富想象力。整体酷似水鸭,或可名之为凫,为水鸟,善飞翔。器物整体设计精巧别致,匠心独运。器体上的龙、牛、鸭、人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巧妙和谐地分布于器物的适当位置上,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蕴含着艺术氛围,的确是一件将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完善结合的绝妙佳作,令人叹为观止。它是根据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所制造,像匍这种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只能用鸭、鹅之类造型的器物。由此可见这件鸭形盉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亦是研究西周时期礼仪制度的实物资料
楚途盉
春秋时期青铜器,通高25.2厘米,口径10.8厘米,重4105克。前有短曲形龙首流,龙首为双目外突,小圆口,头顶铸出扉棱,作鬣。两侧辅以蟠虺纹,填以细密的羽状划纹,龙颈密饰鳞纹。后有扉棱形尾饰,上密饰相互缠绕的蟠虺纹,填以羽状细划纹。肩前后设夔龙形提梁。前端铸出龙首,双目圆睁,张口,上唇翻卷,两侧面辅以蟠虺纹。后端短尾上卷,内填以垂鳞纹,龙身弯曲,表面密饰鳞纹。体后部下侧附一圆环,有活系与盖相连。盖作圆盘形,罩盖在盉口上,盖顶有环行钮,有链条与龙身提梁相连接。盖面密饰回纹与云雷纹组成的装饰带。腹部二周为凸绳纹,内饰相互缠绕的蟠虺纹。肩部施一周云雷纹,并有金书铭文“楚叔之孙途为之盉”八字。腹下设三蹄足,足上部铸兽面纹,兽面两眼之间附以扉棱作鼻,兽面两侧辅以卷云纹。
龙首盉
龙首盉(音禾)是一件春秋晚期的青铜酒器,
1955年从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
高24.7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7.5厘米,重7.1公斤。
器物完好,通体铜绿,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 476年)很特别的铜盉,祭器中的精品。该盉为方形,鼓腹、曲尺圈足,盖面正中置一小钮,镂空厚唇,口与圈足上下对称,和谐统一。前置瞪眼张嘴的龙首流,龙颈(流)作两度弯曲,胸、背附着扉牙,增添灵动魅力;后有镂空兽形鋬,卧兽雄健回望,神气活现。腹部两侧各置一环状钮,便于系索。整个器物造型新颖、装饰活泼、铸制考究、古朴典雅。
春秋晚期的青铜器,在安徽省最重大发现要数蔡国的蔡侯墓出土的铜器群,计有123件,加上兵器、乐器、马饰等共计557件,其中有铭文的铜器 60余件。这批蔡侯墓出土的青铜器,统称为“蔡器”。有趣的是这件蔡器当时并不叫作“龙首盉”,而是叫作“龙嘴壶”,为什么呢?原来由于这件器物造型别致,引起分歧。因为盉通常有三足,它没有,而是圈足,样子像壶;有人认为它是商周盉的改革,是一种异形盉。事也凑巧,后有一件战国青铜器出土,样子和“龙嘴壶”很相似,而且上面铭文中还有“盉”的字样,故定名为“龙首盉”,可见无足有圈底的盉自古有之。






沈陌 发表于 2016-4-12 08:40:41

本帖最后由 沈陌 于 2016-4-12 08:43 编辑

方彝 方彝是古代汉族的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
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方彝的盖与器身往往铸有4条或8条凸起的扉棱,全器满饰云雷纹地,上凸雕出兽面、动物等纹样,给人以庄重华丽的感觉。商代晚期的方彝一般多是直壁,上口大于底部。在河南安阳妇好墓曾出土一件长体有肩附耳式的方彝,器身横长两倍于纵长,有斜肩,犹如两个方彝之组合,故人称偶方彝,是商代晚期的代表作。西周早期的方彝四壁多作弧线状,因此器腹鼓出,圈足上的缺口也多不见了。西周中期的方彝有作直角方形的,即器的上口与底部一样大小,此为方彝的最后形式,流传较少。
青铜方彝是古代盛酒器的一种,身作方形,腹有直、有曲,屋顶形盖,盖上有钮。有的方彝腹侧有双耳。安阳殷墟五号墓出土一件似两件方彝联成一体的长方形器物,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偶方彝”。
商代晚期方彝呈长方形口,下腹略收,长方形圈足,体、足四角与中部各有一条扉棱(也有体中部无扉棱的),有盖,盖面也有与体相对应的扉棱。西周早期方彝腹壁变得较曲。
而古代安放酒器的器座被称为青铜禁。《仪礼·士冠礼》:“两庑有禁。”郑玄注:“禁承尊之器也。”传世和考古发掘的青铜禁很少。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天津历史博物馆的四件铜禁,时代均属西周初年,作长方形、四壁镂空、孔为长方形、禁身饰夔纹。天津的一件青铜禁面上有三个安放酒器的椭圆形洞。 1979年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的铜禁,可谓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禁面四边和禁的四壁饰多层透雕蟠龙纹,此系失蜡法铸造。其上更攀附十二条大龙, 并以十只圆雕虎为足。

勺 勺是古代汉族从盛酒器中舀酒的器具,青铜制,形如有曲柄的小斗。用来喝汤盛饭用的汤勺子和饭勺。
宾勺。——《仪礼•士冠礼》。注:“尊升所以处酒也。”黄金勺。——《周礼•玉人》。注:“酒尊中勺也。”宾勺。——《仪礼•士冠礼》。注:“尊升所以处酒也。”



沈陌 发表于 2016-4-29 10:55:08


罍是汉族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
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盥洗用的器皿。

罍,古代汉族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诗经·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古文中与篚连用,指代祭祀。造型有圆形、方形两种。圆形罍造型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部两侧有两耳或四耳,耳作环形或兽首形;下腹部一侧有穿鼻。方形罍多为小口,

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数为平底;有盖,盖作斜坡式屋顶状;下腹近圈足处亦有穿鼻。罍的器身一般都满饰花纹,常见纹饰有饕餮纹、龙纹与蕉叶纹等。其衍生式样有:方体小口圆肩平底式、方体小口圆肩圈足式、方体高颈狭圆肩高圈足式、大口短颈广肩低体平底式等。繁缛的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显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
罍有泥质灰陶、白陶、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及瓷制品,商、周至两汉时期的游行器。陶制品以小口短颈,圆肩,深腹圆鼓,平底形为常见。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器物肩部有双鼻,西周后期多无鼻。原始瓷制品在商代以敛口中,深腹圆底为常见,在西周则以低领折肩或带器鼻、圈足为常见。
根据目前的资料考证,罍是从商代晚期出现,流行于西周和春秋。《诗经》中经常提到罍,在《诗·周南·卷耳》中有这样的记载:“我姑酌彼金罍”。金罍指的就是青铜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姑且斟满那酒罍”。罍的铸造时期,正是周人逐渐摆脱殷商神秘繁缛的美术传统,形成庄重素雅的自身风格的历史阶段。从器型上来看,已由商代的瘦高形渐变为矮粗形,肩部丰满,同时通过加宽沿部和圈足,使全器达到了一个比商罍更加稳定的造型。在纹饰方面,浮雕都比较低,没有商代器物上的那些耸出器表的锐角巨目;器物多处以夔龙、蟠龙和兽面作为装饰,但变形非常厉害,除目纹外其他细节都蜕化了,成为一种装饰意味很强的图案。
早在西汉时期,罍已成为王公贵胄们竞相争夺的藏品。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汉文帝和窦后的儿子梁孝王刘武是当时有名的古物收藏家,在他的众多藏品中有一件罍,被其视为至宝。刘武临死前立下遗嘱“善保罍樽,无得以与人”,就是说千万不要把罍给外人。后来刘武的孙子刘襄继位,史称梁平王。他的王后姓任,史载此人骄横跋扈、贪得无厌,得知府库中有一件罍,便向梁王刘襄索要。刘襄宠溺任王后,便置祖训于不顾,也不听其祖母劝告,强行将罍取出,送给任王后,这件事在梁王府里闹得沸沸扬扬。后有人将梁王与其祖母争罍之事告于朝廷,汉武帝与群臣商议后认为梁王极为不孝,理应惩处,于是下令将梁国削去八座城池,并将祸端任王后斩首于市。
这件因罍而起的血腥事件史称“梁王争罍”。两千年后,此事引起了清代藏家吴云的极大兴趣。据说吴云幼时在学堂读到此处,判断事件中的罍乃“三代(夏商周)以上法物”,并叹息史家没有谈及其特征和铸造年代,甚是遗憾,一席话把私塾先生吓了一跳。梁王之罍是不是“皿方罍”,没人知道,但从此事件可以看出罍对古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沈陌 发表于 2016-4-29 10:58:15


汉晋时瓷质壶开始流行,历代烧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壶,如西亚的扁壶、鸡头壶、唾壶,唐代的凤头壶、皮囊壶,辽代的鸡冠壶、马镫壶等。壶式的演变是:早期壶形由口颈、腹、足构成,有的加双耳、无流与柄。六朝后盛放汁液的壶,在腹部置流和曲柄,如西晋时的鸡首流、羊首流,唐代的短颈管状流、八方流,宋代细长而弯曲的流。柄式有管形曲柄、龙柄、凤柄、曲带式柄等等。
壶,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装酒和装水。壶使用的年代较长,式样也很多,大致有圆形、方形、扁圆形、八角形、弧形等。断面为扁圆形,深腹下垂,带扁方形贯耳和圈足的壶大多为商代器物,但商代也有长颈鼓腹的圆壶。西周壶除承袭商代式样外,多设有圈顶壶盖,盖可倒置用作杯。耳多为半环耳或兽首衔环状耳。春秋壶造型较商周壶轻巧,多为扁圆壶或方壶。许多壶盖上端做成莲瓣形,也有一些在壶盖或壶身外表装饰鹤、龙、璃虎等立体动物形象。战国相汉代的壶由垂腹改为鼓腹,下腹部内收,圈足微外撇或平底,底部小巧而稳重,显得秀丽灵巧。这一时期也有提梁壶,提梁用数十节铜链串接而成,便于外出携带。弧形壶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造型为长颈,圆腹,腹旁有鉴,平底或圈足。壶颈向一侧倾斜,形状类似瓢瓜。

    汉晋时瓷质壶开始流行,历代烧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壶,如西亚的扁壶、鸡头壶、唾壶,唐代的凤头壶、皮囊壶,辽代的鸡冠壶、马镫壶等。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早期壶形由口颈、腹、足构成,有的加双耳、无流与柄。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六朝后盛放汁液的壶,在腹部置流和曲柄,如西晋时的鸡首流、羊首流,唐代的短颈管状流、八方流,宋代细长而弯曲的流。柄式有管形曲柄、龙柄、凤柄、曲带式柄等。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到了汉代有圆形、方形、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扁圆形、八角形、弧形等。商代有长颈鼓腹的圆壶。西周壶除承袭商代式样外,多设有圈顶壶盖,盖可倒置用作杯。耳多为半环耳或兽首衔环状耳。春秋壶造型较商周壶轻巧,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多为扁圆壶或方壶。许多壶盖上端做成莲瓣形,也有一些在壶盖或壶身外表装饰鹤、龙、璃虎等立体动物形象。汉代的铜壶继承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样式,圆壶称为钟,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方壶称为钫。汉时,壶既是酒器,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也是盛水器,汉代还作为量器。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乐宫钟和错金银鸟篆文壶,都是代表性的精美作品。前者全身布满方格纹,其上鎏金,方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格中嵌以淡蓝色琉璃,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金色与蓝色相互辉映,色泽美丽;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后者遍体布满纤细流畅的鸟虫文字。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明金壶颈部满饰如意纹,肩及腹部镶嵌白玉及各色珠宝,下部錾刻二龙戏珠。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紫砂开始制成壶,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而从制作的工艺上细分,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等三种。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把有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其形真可谓纷繁多样。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景泰蓝诞生于皇宫,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景泰蓝工艺不仅运用了青铜工艺,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又吸收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过程,雾松飞鹤的博客(徐向东)因而自古便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之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器具的名称与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