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查看: 10969|回复: 1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传承] 酒知识总汇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8 17:4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慕云荒 于 2014-12-19 13:23 编辑

我夜观天象发现少侠们动不动就出去偶遇喝酒,可见酒是个好东西


但是你们喝归喝了,酒知识知多少?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侵删


2# 酒品风格的形成 【酒的颜色 】
3#  酒的香气
4#  酒的口味
5# 酒体
6# 酒的种类
7# 远古时期的药酒及滋补酒
8# 汉代至唐代之前的药酒及滋补酒
9# 唐宋时期的药酒及滋补酒
10# 元明清时期的药酒和滋补酒
11# 解酒
12# 戒酒
13-18# 古代的酿酒技术
19-21# 品酒
22-26# 酿酒起源的传说
27#果酒和乳酒
28-42# 中国古代黄酒的酿造
43-45#中国古代葡萄酒的酿造
46-47#中国古代啤酒的酿造
48-50#中国古代酒具的发展

51-54#酒的制度
55-69#酒的礼俗
70-80#酒德和酒礼
81-90#酒的品评——评酒术语
91-93#酒的掌故(酒池肉林 箪醪劳师 鲁酒 鸿门宴 汉高祖醉斩白蛇 文君当垆 煮酒论英雄 竹林七贤 清圣浊贤 饮中八仙  杯酒释兵权)
94-97#酒的掌故——酒中之最
98-104#酒的掌故——闲话酒旗  三花酒的传说 戏说酒徒与酒狂 酒与名胜古迹
105-107# 中华武术与酒的结合
108-124#名酒集萃
125-133#酒与诗文
134-156#酒与艺术
绘画与酒——醉笔染丹青
酒与戏曲——壶中日月、 粉墨春秋
酒与影视——屏幕生辉
酒与音乐——美酒飘香歌绕梁
酒与曲艺——曲韵沁芳
酒与书法——笔走惊龙蛇
酒与舞蹈——酒酣情浓舞翩跹
酒与杂技——百戏添酒趣技艺更出神)


157#酒与古人
古人谈酒 总统自喝自酿 傅杰先生与酒 尼古拉醉酒点兵 周恩来独宠茅台 周总理宴请陈毅、贺龙 梁实秋抒情酒话 邱吉尔酒探斯大林 女王恋情对酒独钟 毛(蟹)泽(蟹)东吃辣子比喝酒 )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63#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3:05:31 | 只看该作者
酒与名人——邱吉尔酒探斯大林

  邱吉尔访苏,与斯大林达成联手抗德共识之后,兴冲冲准备回国。上飞机前几小时,斯大林邀他共饮,邱吉尔以善饮闻名,当然不推辞。其实,邱吉尔的用意是想借最后一点时间在酒桌上更深一步了解斯大林,因为当时有传闻说斯大林在国内的地位不甚稳固。

  在斯大林住宅内,宾主对饮,庆祝这次会谈圆满成功,两人交杯换盏,很快就酒酣耳热。这时,英洛托夫走了进来,他是斯大林的红人,酒量颇大,斯大林特地叫他前来助兴。英洛托夫入席后,便出力想在两位巨头面前献殷勤,不住为邱吉尔劝酒,不多一会儿,三人都有些醉意,邱吉尔觉得时机已到,对斯大林说:“您是否了解您的外交部长最近访问纽约时说,他去纽约完全是自己的主张,回来迟了,也并不是飞机出了问题,而是他本人的意志。”

  苏联官员在斯大林面前一向惟惟诺诺,言不敢高声,果然英洛托夫吓坏了,惊慌地盯着斯大林。斯大林酒兴正酣,也不以为意,半开玩笑地说:“他去的不是纽约,而是另一些暴徒居住的芝加滒,言毕,继续举杯邀饮。英洛托夫这才放下心来,拘谨地微笑了一下。”

  邱吉尔把这一幕看得真切,证实了斯大林在国内的无上地位,相信他们之间的协议有了保障。


酒与名人——女王恋情对酒独钟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45年,是最著名的女王。她有本事将四分五裂的英国统治成强国,却没有本事为自己找个如意郎君,也许是因为她太多情,但又不能一妻多夫,也许是太挑剔了,尽管在大臣中找了不少情人,也公开抛头露脸,但最终没有人成为她的王夫。她命中注定只能孤舟一叶。

  或许是对酒别具情怀,她特别嗜好“爱尔(Ale)啤酒”。相传,爱尔啤酒”是英国人中世纪酿制成功的,颇受王公贵族的喜爱。不过,最早的“爱尔啤酒”是未加酒花的麦酒,酒花是1524年由荷兰传人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喝的就是加了酒花后酿制的美味香醇的“爱尔啤酒”。如果女王出外巡视,她便要派专人先到出访的城市品尝当地酿制的“爱尔啤酒”,假如发现不合口味,即派人从伦敦专程运来。可见,女王与啤酒真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


酒与名人——毛(蟹)泽(蟹)东吃辣子比喝酒

  毛(蟹)泽(蟹)东反对过生日,但是卫士长有办法。就是敲竹杠的办法。他说:“主席,今天是您生日。大家辛辛苦苦跟您干了一年,您也应该有所表示呀。”

  休息时,毛(蟹)泽(蟹)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跟他谈话都是很随便的,开玩笑不必担心出格。毛(蟹)泽(蟹)东这时总是宽厚地一笑,说:“你们就是变着法子敲我的竹杠啊?”

  于是,卫士长便笑哈哈地跑回来,吩咐厨师用面做了一个大寿桃。吃饭时,摆在餐桌中央。那次还准备了不少酒。卫士长首先举杯说:“今天是主席生日。我代表同志们祝主席生日愉快,健康长寿。”毛(蟹)泽(蟹)东微笑举杯,说:“一年了,同志们工作辛苦,祝同志们身体健康。”

  杯子都伸出去,同志们逐一同毛(蟹)泽(蟹)东碰了杯。卫士长豪放地将杯一倾,咕咚一声吞下。将空杯子向卫士们示意:“干!会喝不会喝,这一杯一定要干!”

  卫士们像听到命令,轮流举杯,一饮而尽。

  毛(蟹)泽(蟹)东不能喝酒,喝一口脸就红得发紫。他将杯子在嘴唇上沾一沾,那紫红的葡萄酒浆几乎没见少,便放下杯,毛(蟹)泽(蟹)东带着歉意的微笑,说:“这样吧,咱们定个协议。白酒辣也辣不过辣椒。你们喝酒我吃辣子。”

  有人说:“酒和辣椒不是一回事。”

  毛(蟹)泽(蟹)东小声说:“多吃辣子能成事,喝酒多了可是会误事。”这句话大家也听到了。他便直起身大声说:

  “今天可以多喝,误了事不怪罪。”

  于是,毛(蟹)泽(蟹)东没少吃辣椒,同志们没少喝白酒。卫士长喝醉了,摇晃着,笑着,张大嘴巴呕吐。后来又抱起痰盂吐。吐完又呵呵笑,笑过了又吐。毛(蟹)泽(蟹)东毫不怪罪,和大家一道张罗着给他递茶水和毛巾。卫士长对毛(蟹)泽(蟹)东忠心耿耿,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办起事来一丝不苟,原则性极强。我们相处那么久。毛(蟹)泽(蟹)东每次外出的路线和地点他从没对我露过一个字。他和毛(蟹)泽(蟹)东私人感情特别深。他离开毛(蟹)泽(蟹)东到外地工作时,毛(蟹)泽(蟹)东曾抱着他,哭出了声。

  十几年接触中,卫士长李银桥只醉过这么一次。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62#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3:04:48 | 只看该作者
酒与名人——周总理宴请陈毅、贺龙

  1962年9月9日14点19分,我空军部队用地对空导弹终于击落了侵犯我神圣领空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

  这一消息立即通过罗瑞卿总参谋长报告给周恩来总理。这时正好陈毅同志和夫人张茜、贺龙同志和夫人薛明在总理处作客。总理听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无比高兴。他说:“今天我请客,用茅台酒招待你们。”击落一架飞机,总理为什么会这样高兴,要用茅台酒招待客人呢?这是因为“U-2飞机”是一种新式的军事侦察机。这种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为二万三千公尺,身上披着黑纱(特别涂料),对雷达电波有很大的吸收作用,使它在荧光屏上的回波信号变得很弱,稍不注意就滑脱了。这种飞机耳聪目明,只要对方雷达一开机,它左旋右转就溜之大吉,根本不进入你的有效射程,因此有“空中黑小姊”之称。美国人曾用它多次侵犯苏联领空作军事侦察,苏联开始似乎一筹莫展,奈何它不得,只向美国人亮了黄牌,提出严重警告。如今美国人又使用这种高空侦察机,意欲刺探我军事情报。9月9日,“黑小姊”不知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军事实力,又有恃无恐地从杭州方向侵入我神圣领空,摸我们的底细。周总理接到报告后就明确指示罗瑞卿,通知空军上将刘亚楼一定设法把它击落,以挫敌人的嚣张气焰,长我军的威风。在我空军部队的努力下,U-2高空侦察机被击落,你想总理怎能不高兴?……可是厨师告诉总理没有什么好菜,原来总理的生活十分简朴,他一再告诉下属,每餐维持两菜一汤即可,不能特殊化,全国人民都在过难关。因此,厨房里实在是没有什么高档食品。总理听后说道:“不要紧,我们就到北京饭店去高兴高兴吧!”

  到了北京饭店,总理问大家想吃什么菜,贺龙说:“我们就狗肉喝茅台吧!”陈毅十分赞成这个提议,他早就想解解馋啦!就这样,边议边喝边吃。陈毅吃得汗流浃背,满脸红光;贺龙不时抚摸着他的胡子,大口地喝茅台酒,大块地夹着狗肉往嘴里送;张茜却是既高兴又少言语,也许是有什么心事吧……

  “哎唷!”陈毅突然惊叫起来,接着就说道:“张茜啊,你踩得我的脚好疼哟!”总理忙问陈老总:“发生了什么事?“陈毅转身对着张茜笑道:“今天击落黑小姊,总理高兴得用工资请我们喝茅台吃狗肉,还给我们斟酒,你说能不喝一个痛快吗?这回你就开开绿灯吧,不要老是踩我的脚嘛!“按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张茜一向对陈毅还是很宽容的,可是今天张茜看陈毅高兴得像孩童样,怕他贪杯影响身体,更担心在总理面前失态,桌面上又不好打招呼,怕扫大家的兴趣,只好在桌底下暗做手脚,给陈毅以踩脚警告。谁知性情豪爽的陈老总喝得痛快,却把秘密公诸于众。此话一出,乐得在场的个个捧腹大笑,总理更是笑得前仰后翻;张茜羞得两颊绯红,连说:“火车进站,就你吼得凶。”无可奈何的她只好跟着大笑起来。


酒与名人——梁实秋抒情酒话

  酒实在是妙。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议论风生。再灌几杯之后,所有的苦闷烦恼全都忘了,酒酣耳热,只觉得意气飞扬,不可一世,若不及时知止,可就难免玉山颓倾,呕吐纵横,甚至撒讽骂座,以及种种的酒失酒过全部的呈现出来。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里的卡力斑,那个象征原始人的怪物,初尝酒味,觉得妙不可言,以为把酒给他喝的那个人,是自天而降,以为酒是甘露琼浆,不知是人间所有物。美州印第安人初与白人接触,就是被酒所倾倒,往往不惜拿土地和人以交换一些酒浆。印第安人的衰灭,至少一部分是由于他们的沉湎于酒。

  我们中国人饮酒,历史久远。发明酒者,一说是仪逖,又说是杜康。仪逖是夏朝人,杜康是周朝人,相距很远,总之是无可稽考。也许是酿制的原料不同,方法不同,所以仪逖酒未必是杜康的酒。尚书有《酒诰》之篇,谆谆以酒为戒,一再地说“祀兹酒”(停止这样地喝酒),“勿彝酒”(勿常饮酒),想见古人饮酒早已相习成风,而且到了“大乱丧德”的地步。三代以上的事不可考,不过从汉起就有酒榷之说,以后各代因之,都是课税以裕国帑,并没有寓禁于征的意思。酒很难禁绝,美国一九二○年起实施酒禁、雷厉风行,依然到处都有酒喝。当年笔者出纽约,有一天友人邀我食于某中国餐馆,入门直趋后室,索五加皮,开怀畅饮。忽警察闯入友人止予勿惊。这位警察徐徐就座,解手抢,锵然置于桌上,索五加皮独酌,不久即伏案酣睡。一九三三年酒禁废。

  对于酒,我有过多年的体验,第一次醉是在六岁的时候,侍先君饭于致美斋楼上雅座,(北京煤市街路西)窗外有一棵不知名的大叶树,随时簌簌作响,连喝几盅之后,微有醉意,先君禁我再喝,我一声不响地站在椅子上舀了一匙高汤泼在他的两截衫上。随后我就倒在旁边的小木炕上呼呼大睡,回家之后才醒。我的父母都喜欢酒,所以我一直都有喝酒的机会。“酒有别肠,不必长大”,语见《十国春秋》
,意思是说酒量的大小与身体的大小不必成正比例,壮健者未必能饮,瘦小者也许能鲸吸。我小时候就是瘦得如一根绿豆芽。酒量是可以慢慢磨练出来的,不过有其极限。我的酒量不大,我也没有亲眼见过一般人所艳称的那种所谓海量。古代传说“文王饮酒独钟,孔子百觚”,王充论衡语增篇就大加驳斥,他说:“文王之身如防风之君,孔子之体如长狄之人,乃能堪之。”且“文王孔子乃率礼之人也”,何至于醉酗乱身?就我孤陋的见闻所及,无论是“青州从事”或“平原督邮”,大抵白酒一斤或黄酒三五斤即足以令任何人头昏目眩粘牙倒齿,惟酒无量,以不及于乱为度,看各人自制力如何耳。不为酒困,便是高手。

  酒不能解忧,只是令人在由兴奋到麻醉的过程中暂时忘怀一切。即刘伶所谓“无悠无虑、其乐陶陶”。可是酒醒之后,所谓“忧心如醒”,那份病酒的滋味很不好受,所付代价也不算小。我在青岛居住的时候,那地方背山面海,风景如绘,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最理想的卜居之所,惟一缺憾是很少文化背景,没有古迹耐心寻味,也没有适当的娱乐。看山观海,久了也会腻烦,于是呼朋聚欢,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豁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坛,一夕而罄。七名酒徒加上一位女史,正好八仙之数,乃自命为酒中八仙。有时且结伙远征,近则济南,远则南京,不自谦抑,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高自期许,俨然豪气干云的样子。当时作践了身体,这笔帐日后要算。一日,胡适之先生过青岛小憩,在宴席上看到八仙过海的盛况大吃一惊,急忙取出他太太给他的一枚金戒指,上面携有“戒”字,戴在手上,表示免战。过后不久,胡先生就写信给我说:“看你们喝酒的样子,就知道青岛不宜久居,还是到北京来吧!”我就到北京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年酗酒,哪里算得是勇,简直是狂。

  酒能削弱人的自制力,所以有人酒后狂笑不置,也有人痛哭不已,更有人口吐洋语滔滔不绝,也许会把平夙不敢告人之事吐露一二,甚至把别人的阴私也当众抖露出来。最令人难堪的是强人饮酒,或单挑,或围剿,或投井下石,千方百计要把别人灌醉,有人诉诸武力,捏着人家的鼻子灌酒!这也许是人类长久压抑下的一部分兽性之发泄,企图获取胜利的满足,比拿起石棒给人迎头一击要文明一些而已。那咄咄逼人的声嘶力竭的豁拳,在赢拳的时候,那一声拖长了的绝叫,也是表示内心的一种满足。在别处得不到满足,就让他们在聚饮的时候如愿以偿吧!只是这种闹饮,以在有隔音设备的房间里举行为宜,免得侵扰他人。

  《菜根谭》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趣味才是最令人低徊的境界。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61#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3:04:02 | 只看该作者
酒与名人——周恩来独宠茅台

  话说红军一教导营进入茅台,长途行军,大家都很疲乏,他们发现茅台镇酒多,便纷纷用酒擦脸,洗头,洗脚。由于茅台酒能舒筋活血,消炎去肿,战士们顿时感到浑身痛快,解除了长途跋涉的疲乏。正当战士们兴高采烈的时候,周恩来到达茅台。他见大家用茅台酒擦脸,洗脚,十分生气,连声批评道:“真是糟踏圣人!”

  周恩来为何说“圣人”二字呢?传说东汉末年,曹操主持朝政,一天,尚书侍郎徐邈在家喝酒大醉,正好曹操派人唤他进朝议事,他躲闪不及,就倚仗酒劲儿说:“回禀丞相,臣正与圣人议事,不得功夫。”来人一听“圣人”,便糊里糊涂地复命去了。曹操也糊里糊涂,没有追问下去。事后,徐邈与友人谈起此事时说:“不想‘圣人’二字竟救了我的命。”从此,“圣人”便成了酒的别名。显然周恩来同志是借用酒的这个别名批评我们红军战士的。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这是我们国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贵州茅台酒啊!”接着又给大家讲了有关茅台酒的故事,在场的红边战士无不深受教育。

  五○年国庆节,周总理决定用贵州茅台酒作为国宴用酒。可是,在国庆节前夕,偌大的北京城竟连一瓶茅台酒也找不到,周总理十分着急。他要办公厅挂通贵州的电话,亲自电告省委书记苏振华,要他急调一批茅台酒进京。

  周恩来会饮酒,酒量不小,但十分节制。在外交场合,周恩来常以酒作为调节、活跃气氛的话题。无论是日内瓦会议,还是尼克松访华、田中访华……凡举行国宴,周总理都用茅台酒招待宾朋。

  一九七一年,美国的基辛格奉尼克松之命秘密访华。他来到我国时,对中国的一种神秘感使他有点紧张。为了活跃情绪,周恩来在与他们握手时,极力寻找话题与他们寒喧。其间,周恩来与美国特工人员雷迪和麦克劳德开玩笑说:“你们可要小心哟,我们的茅台酒会醉人的。你们喝醉了,是不是回去要受处分呢?”周恩来与他们如同亲朋好友聊家常,这便使基辛格一行紧张拘束的心理很快消失了。

  一九七二年二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周总理用贮藏了30多年的茅台酒招待贵宾。这纯净透明、醇香浓郁的茅台酒将尼克松迷住了。在和尼克松碰杯时他告诉尼克松说,在长征途中,一次他曾喝过25杯烈性茅台酒,若是在肚子里发起热来可不得了!尼克松在美国曾经读过斯诺写的《西行漫记》,其中讲到红军在长征途中,攻占茅台酒镇时,红军将领和战士们畅饮茅台酒的故事。在另一次宴会上,周总理向尼克松介绍茅台酒时说:“比伏特加好喝,饮之喉咙不痛也不上头……”尼克松心悦诚服,也赞扬茅台酒“能治百病”。

  电视台工作人员拍下了周总理与尼克松满脸喜悦用茅台酒干杯的镜头,并向全世界播送,更使茅台酒伴随着这个历史性的“干杯”而名震世界。

  在此之前,日本首相田中访问我国,周总理在首都迎宾馆设国宴款待。席间田中首相赞道:“茅台酒是美酒,大大的好,世界第一!”周总理说:“茅台酒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

  不知多少年来,贵州人与山西人一直为茅台酒和汾酒孰先孰后、孰师孰徒的问题争论不休,官司一直打到国民党南京政(蟹)府。蒋介石听了,不敢表态,只好采取折衷的办法,说道:“天下名酒是一家,何必分你师你徒,只要好喝就行!”

  解放后,这两家名酒的争执仍然是余波未平。六三年,在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周总理要茅台酒师和汾酒师讲出各自酒的香型和传统工艺流程。他耐心听完他们的陈述后说道:“琼浆玉液,南北一方;名甲天下,茅台争光;若论先后,数我长江。”原来茅台酒产在茅台河上游,要论香型和酿造方法,与汾酒并不相同,南北两方不存在师徒关系这一问题。要说先后,茅台酒理应在先。经周总理发话,大家都心服口服了。

  周总理对生产茅台酒的地理条件、气候、土壤和水质极为关心,曾多次详细询问,并作出过:“为确保茅台酒的质量,维护国家民族的荣誉,茅台河上游数十公里不准建化工厂、不准污染茅台酒河水”的重要指示。由于周总理的百般关心,茅台河水至今清澈透底,酿出的茅台酒至今名不虚传,保持着原有品质和传统特色,深受国内外饮者喜爱。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60#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3:03:37 | 只看该作者
酒与名人——总统自喝自酿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出身于大种植园主家庭。在他19岁时,父亲和兄长先后去世,于是便继承了家族遗留下的产业维农山庄,执掌起全家生活重担。由于他天性喜欢自己动手料理一切,因此使他学到了不少东西。那时候的庄园生活是基本自给自足的,他不仅会种地、养牛、种花、植树、打猎,还亲自动手为山庄酿造啤酒,一边实践一边记笔记,天长日久,他的手艺越来越精湛。一天,他接待了一位过路的英国绅士向他讨水解渴,他递过一杯自酿鲜啤,那绅士接过一饮而尽,略加回味,向华盛顿惊喜地问道:“你从哪儿买的?这是我们英国最好的啤酒。”华盛顿笑而不答,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告诉绅士:这是这位先生自己酿的。绅士惊诧不已,此后便到处传扬华盛顿的名字。

  华盛顿不仅自酿自饮,还把一些秘诀写成《淡啤酒造法》小册子传给他人。

  他比所有美国总统都了不起的地方不仅在于他会全套农牧活,还因他是一位优秀设计师装修高手。他遗留下来的格鲁吉亚风格的山庄,就是他本人设计绘图和指挥装修的。最无人能及的是他在连任两届之后,不顾大选结果,回家种地酿酒。

酒与名人——傅杰先生与酒

  昔时王谢珍家酿,展转流传历百年。仿膳品尝当日味,飞觞共醉尚方延。

  这首诗是溥杰老先生于1982年为通县酒厂生产的“府酿酒”所做的。溥老先生一生唯两大嗜好:一饮酒,一赋诗。

  不少人都知道溥先生和酒关系暧昧。他不仅爱喝酒,爱品酒,还喜欢给一些酒题字,赋诗。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对各种号称宫廷御酒的产品进行鉴别,令人信服。

  上面提到的府酿酒便是其一。它是我国清代皇族传统名酒,原名“香白酒”与莲花白酒、菊花白酒,俗称“京师三白酒”而闻名于世。他也曾为菊花白酒赋诗:“媲莲花白,蹬邻竹叶青。菊英夸寿世,药估庆延龄。醇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为莲花白酒题诗为:“酿美醇凝露,香幽远益精,秘方传禁苑,寿世归闻名。”经他一赞,“三白”身价陡增。

  与友人谈起溥杰先生,也提供不少有关老先生与酒的趣闻。在他的住所,靠近窗户的地方,摆着四五个很大的容器。里面装得全是酒。分别泡着红枣、山桂、葡萄等等。是他自己根据多年的体验并参照着宫廷配方而配制的酒。既有二锅头的醇香浓烈,又有一般露酒的柔软可口。每当亲友造访,必当对饮几杯,以助兴。

  如今老先生已离去多年了,他在酒坛上的往事也随着酒文化的发展,记载于册,正如他为桂花陈酒所题的诗一样。

酒与名人——尼古拉醉酒点兵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有个滒滒叫尼古拉,长年当沙俄炮兵,生性放荡不羁,特别是长期酗酒,酒瘾入骨,犹如吸毐。离了酒便坐卧不安,虽生犹死。每天必须大醉一场才觉得一天过得比较有意义。恍惚朦胧、半醉半醒是他的日常状态。一次团长请他吃饭,但没搞到酒,他急得连一口也吃不下去,又流鼻涕又流泪。吃不下饭是小事,糟糕的是后来决定他终生命运的一次酗酒。

  那是一次阅兵日。尼古拉起床就抱着酒瓶灌得烂醉,眼都睁不开,听到号声,他下意识骑上战马跟着别人一摇一摆走上操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阵立正、稍息的口令过后,上级前来检阅的一名军官披挂齐整走到队列前,准备训话。恰在此时,尼古拉从梦中睁开两眼,看到队前立着一位马上军官,还以为梦中事情,大惊之下,猛一声吼,策马从队列中窜出,单人匹马沿着操场疯跑起来。所有的人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个个目瞪口呆,随即一片哄笑。尼古拉拔出战刀高举过头,不住挥舞,得意非凡,四周一阵死寂,大家都怕惊了自己的马,纷纷退避。好一阵子,尼古拉的马非但不停,反而越跑越欢,它很少如此受万众瞩目,想好好表演一番。值日军官无计可施,只得命一帮强劲战士拖住马缰,把尼古拉从梦中拖下,此时,他仍在梦中。

  这样,他的一生彻底告毁。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9#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3:02:48 | 只看该作者
 曲生、曲秀才:这是酒的拟称。据郑棨在《开天传信记》中记载,“唐代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十余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称曲秀才,吭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以为是妖魅,俟曲生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后来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诗句。清代北轩主人写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的诗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八大王》一节中,也写有“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的词句。

  曲道士、曲居士:这是对酒的戏称。宋代陆游在《初夏幽居》诗中写道,“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黄庭坚在《杂诗》之五中写道,“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曲蘖:本意指酒母。据《尚书·说命》记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据《礼记·月令》记载,“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来也作为酒的代称。杜甫在《归来》诗中写道,“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苏拭在《浊醪有妙理赋》中写道,“曲蘖有毐,安能发性”。

  春:在《诗经·豳风·七月》中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故人们常以“春”为酒的代称。杜甫在《拨闷》诗中写道,“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茅柴:这本来是对劣质酒的贬称。冯时化在《酒史·酒品》中指出了,“恶酒曰茅柴”。亦是对市沽薄酒的特称。吴聿在《观林诗话》中写道,“东坡‘几思压茅柴,禁纲日液急’,盖世号市沽为茅柴,以其易著易过”。在明代冯梦龙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的记载。

  香蚁、浮蚁:酒的别名。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韦庄在《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韵》诗中写道,“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绿蚁、碧蚁: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被作为酒的代称。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中写道,“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吴文英在《催雪》中写道,“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天禄:这是酒的别称。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因此,酒就又被称为“天禄大夫”。

  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写道,“奠桂酒兮椒浆”。李嘉**在《液闻江南人家赛神》诗中写道,“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浆本来是指淡酒而说的,后来亦作为酒的代称。据《周礼.天官,浆人》记载,“掌共主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忘忧物:因为酒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所以就借此意而取名。晋代陶潜在《饮酒》诗之七中,就有这样的称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

  扫愁帚、钓诗钩:宋代大文豪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因酒能扫除忧愁,且能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就这样称呼它。后来就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元代乔吉在《金钱记》中也写道,“在了这扫愁帚、钓诗钩”。

  狂药: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下羁而得名。唐代房玄龄在《晋书·裴楷传》有这样的记载,“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诗中也写到了“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诗句。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代李延寿撰的《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唐代张彦谦在《无题》诗之八也有此称谓“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的诗句。

  般若汤:这是和尚称呼酒的隐语。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才有这样的称谓。苏轼在《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窦革在《酒谱·异域九》中也有“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的记载。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对甘肃皇台酒的题词“香醇般若汤”,可知其意。

清圣、浊贤: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晋代陈寿在《三国志·徐邈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因此,后人就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8#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3:02:28 | 只看该作者

  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白居易在《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诗中写道,“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据《文选·左思<魏都赋>》记载,“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张载在《酃酒赋》中写道,“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问、壶酒,独酌无相亲”

  酤:据《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传」:酤,酒。

  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李白在《送别》诗中写道,“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杨万里在《小蓬莱酌酒》诗中写道,”餐菊为粮露为醑”。

  醍醐:特指美酒。白居易在《将归一绝》诗中写道,“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黄封:这是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苏轼在《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中写道,“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曰黄封”。

  清酌:古代称祭祀用的酒。据《礼·曲礼》记载,“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

  昔酒:这是指久酿的酒。据《周礼·天宫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贾公彦注释说:“昔酒者,久酿乃孰,故以昔酒为名,酌无事之人饮之”。

  缥酒:这是指绿色微白的酒。曹植在《七启》中写道,“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李善注:缥,绿色而微白也。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青州从事”是美酒的隐语。“平原督邮”是坏酒的隐语。据南朝宋国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术解》记载,“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从事”、“督邮”,原为官名。宋代苏轼在《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中,写有“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的诗句。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7#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3:01:55 | 只看该作者
我国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流传下来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同样,在今天,很多名人也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酒与古代文人

古人谈酒

总统自喝自酿

傅杰先生与酒

尼古拉醉酒点兵

周恩来独宠茅台

周总理宴请陈毅、贺龙

梁实秋抒情酒话

邱吉尔酒探斯大林

女王恋情对酒独钟

毛(蟹)泽(蟹)东吃辣子比喝酒

酒与名人——酒与古代文人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是这样。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的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

酒与名人——古人谈酒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
,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绮ǘ?妹?U叛?圃凇镀仗炖帧ご竺骱?褐邸�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据《诗经。大雅·江汉》记载,“秬鬯一卣”。[传]: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笺」:秬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香条畅也。王赐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据北魏《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传】:春酒,冻醪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经》写道,“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杜牧在《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中写道,“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6#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9:36 | 只看该作者
三国时代曹操父子统一北方,保存了汉代杂技百戏。胸怀一统天下大志的曹操,特别注意收罗人才。对于方士之流的人物,他悸于黄巾张角起义的历史教训,也竭力搜罗于自己身边,恐这些人利用幻求奇伎行邪作蛊倡乱,或为敌所用。故而他一闻有异术者即必招来,庐江的左慈,甘陵的甘始,阳城的那俭等著名方士均被其笼络身边;谁郡人华伦托言妻子有病不来,竟遭杀身之祸,可见曹操实行此政策的坚决。这客观上给幻术的交流发展提高创造了条件。自然,技艺高超的古代幻术家,也利用自己的戏法幻术戏耍曹操,并借机逃脱他的樊篱。被传为仙人的左慈就是一位。《后汉书·左慈传》所载他的种种幻术表演,说明当时已发展到极高水平。《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左慈掷杯戏曹操”描写极为生动。此事在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在曹操的宴会上,他表演了三套戏法:“令取大花盆放篷前,以水口翼之。顷刻发出牡丹一株,并放双花”。左慈“教把钓竿来,于堂下鱼池中钓之,顷刻钓出数十尾大铲鱼,放在殿上”。“慈掷杯于空中,化成一白鸠,绕殿而飞",引得众人仰首观看,他则乘机遁去。这三套戏法即变花、变鱼、变鸟也是现代中国魔术的绝招,左慈以“神仙法术"之障眼法戏耍权倾朝野的曹操,给杂技艺术留下了珍贵史料。

  现代古彩戏法的表演更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已故杂技艺术大师杨小亭一九五九年把传统戏法的“四亮”发掘出来,很快传到全国。他一身长袍,四周毫无凭借,只见他彩单往肩上一披,就变出两个玻璃鸭池,一手一个。就这样在彩单一披一撇中,相继变出“垛子葫芦”(六个摞在一起的装着金鱼的鱼缸)、“七星子”(七个散放在菜盘中的酒杯)、火盆、“撮菠',(真径超过一尺,垫着瓷盆的玻璃海碗)。脱去长袍,拍拍腿,跺跺脚,披着彩单一个钻辘毛站立起来,手里又托着一个玻璃水碗。这些光滑透亮的玻璃酒器、鱼缸、海碗等,摞起来一人多高,而且还有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盆。鱼缸中的水有两桶之多,他是怎样携带在身上的呢?这种登峰造极的神奇技艺,被国内外观众叹为观止。

  一九六六年以前,杨小亭常在“国庆"或春节被邀请到中南海表演。他常演的一个与酒文化关系密切的传统节目《罗圈当当》,极有趣味。

  《罗圈当当》表现嗜酒者不惜典当衣服买酒的趣事。可能因为此节目“思想性"不高吧,在公开场合已很少演出。杨小亭带两个罗圈。表演现场,临时向观众借一件衣服,往罗圈里一罩,衣服没有了,变成一张“当票",然后再一罩,“当票"没有了,变成一海碗醇香四溢的美酒。他当场让人品尝,竟有茅台酒特殊的香味,人们品尝后,大加称赞。杨小亭总是拱手说:“首长们、同志们辛苦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酒献给大家了。"其实他每次到中南海演出前,总是点名要两瓶茅台酒作道具,这就是茅台酒香的缘故。

  以酒具和酒为内容的戏法,还有《空壶打酒》。这是一个民间戏法,是艺人们经常表演的一个十分有趣的小幻术。最早,表演者手拿一只农村常见的陶制酒壶,后来一般改用敞口的酒壶和一只小酒杯。先把壶口朝下,无滴酒流出,然后用一校竹筷从壶口插到壶底,取出后竹筷仍是干的,用以证明壶是空的。当把壶口反转向上后拿过酒杯,却能从壶中斟出满杯美酒。当表演者故弄玄虚地向着酒壶吹了口气,再把酒壶朝下倒转过来,却滴酒不见。再次把壶正过来吹口气,一斟美酒又继续流个不停。最后,当把杯中的酒倒回酒壶时,却见壶中的酒满满的溢出壶口。表演者又向着酒壶吹了口气,却见满壶美酒骤然消失,使观者无不称奇叫绝。

  被戏法艺人称之为《富贵仙酒》的幻术,较之上述的《空壶取酒》更为奥妙。用一只直式高颈锡制酒壶,其表演过程与《空壶取酒》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酒不是从壶嘴向外倒,酒的注入和倒出,皆从壶口出入。忽来忽去,变化莫测,手法玄妙更使人费解。

  《米酒三变》是更为有趣的一套戏法。小桌上放置两只瓷碗,两手各取一只,碗口向着观者展示为两只空碗。左手把一只空碗仰放桌上,然后把放在桌上玻璃杯中的米倾倒半杯入碗中,再将另一覆盖的空碗口对口地合上后,以手向空中做一抓米手式,立刻揭开扣在上面的碗看时,原来的半碗米却变成冒尖向外洒落着的满满一碗米了。当再用手中空碗向装满米的碗横着一刮,将冒出碗口的米刮平后,两只碗合在一起旋即揭开,奇迹出现了,碗中已粒米皆无,却变出来满满当当一碗美酒。

  三、现代杂技的“世纪之星”

  新时期以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既广泛而又频繁。杂技艺术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争得了极大的荣誉。在国际比赛中获得最高金奖的节目《柔术滚杯》,就是以酒具作为道具的。这个节目是以中国杂技特有的腰腿柔功为主,又作了种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在这个节目中,共用了108只玻璃酒杯作表演道具,在那优美的绝妙的各种造型中,使观众得到极大的美的享受。在这个使国内外观众为之倾倒的节目里,极明显地体现了酒文化与现代杂技艺术的有机的给合。

  一九丸一年一月,在法国举行的第十届巴黎“明日”及第五届“未来”国际马戏杂技比赛大会上,中国安庆杂技团19岁的杂技演员许梅花表演的《柔术滚杯》,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评委们一致的称赞,他们认为这个节目高超的技巧,典雅的意境和《春江花月液》的乐曲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都完美地表现了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令人既惊叹于演员优雅娴静的仪态,举重若轻的表演,刚柔相济的技艺,又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

  一束柔和、明洁的追光穿透幽暗的空间,照射在一座仿佛悬空的“水晶塔"上,这由5层玻璃酒杯垒成的塔身,随着灯光渐亮,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少女。原来那“水晶宝塔"就托在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的手土,她从容娴静地站在一张花篮式圆台上。表演开始,她在柔术造型中不断增加水晶塔数,最后双手、双足、额、嘴同时托举起6座宝塔,这些由108只玻璃酒杯垒起的“水晶塔",总重量达60斤,她做着种种炯娜多姿,轻柔优美而难度极大的造型,博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终于获得了第十四届巴黎“明日”马戏杂技节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了荣誉。
 《柔术滚杯》这个浸润着酒文化的传统节目,是经过杂技界几辈艺人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才达到目前这种高超的水平的。这个为祖国争得荣誉的节目,和许梅花这样敢于刻苦追求的青年演员,在1995年又赢得了新的荣光。在中国文联选拔跨世纪艺术人才的“世纪工程"中,许梅花被选为杂技界的首批“世纪之星"。中华传统酒文化也随着这108只酒杯闪射出奇光异彩!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5#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9:16 | 只看该作者
“蹬技',既可蹬酒坛、酒缸甚至桌子、木柱、梯子、木板和喧腾带响的锣鼓等等重物,甚至重到百十斤的大活人;也可以蹬轻物,如绢制的花伞等。被蹬物体,飞速旋转,腾跃自如,从光滑的瓷制彩缸,到笨重的八仙桌子,都可以蹬得飞旋如轮,只见影子不见物形。过去蹬技以重为胜,近世发展到轻重并举,轻薄如纸的花伞、彩毯,演员亦能蹬得飘逸非凡。“蹬伞,,不只要有蹬技硬功夫,还要掌握空气的浮力、阻力,才能完成优雅而抒情的表演。许多技艺都是以软硬功夫并重的基本功为基础的。

  清人椅联《明斋小识》中描绘了一位民间女艺人蹬酒瓮的精彩表演:“......遂仰卧于地,伸足弄瓮,旋转如丸。少焉左足掷瓮,高约二丈,将坠,以右足接交;右足掷,左足接之。更置一瓮,两足运两瓮,往来替换,若梭之投,若球之滚,若鸟之飞翔,忽倚忽侧,而不离于足。”

  《清碑类钞》中还记有李赛儿的表演,这个女演员不只诸般技艺皆精,而且服饰多彩,注意道具与服装的美术设计,从中可以看出请代杂技演出的风貌:

  李赛儿“擅跑马踏绳之戏,尤善用九连环。盖以熟钢制环似钏,其数九。尝掷一环于空际,约三四丈,复掷一环,迎而拼之,其声铿然,两环相套如连环式,连掷连拼,九环连络,诚绝技也"。又记李赛儿的另一种蹬技表演:“赛儿始登场,红袄青裤,乌缓束眉际及腰,持小花瓷缸通身环绕;复叠桌五层,高齐木末,盘旋而上,仰卧其间,以两足承大瓮,重数十斤,舞弄久之。去其瓮,易小木梯,直竖足底,使小三儿束发金冠,绿缎小袄,披四合云肩,大红绣裤,摄蹬云履,直立梯上,翻身梯空,忽大叫一声,自空下坠,旁立大汉,徐以两手擎小三儿两掌,作竖蜻蜓状。"

  这段蹬技巧妙惊险,而且将梯子结合进去,今天看也是绝活。

  《抖空竹》中的抖酒葫芦,也是令观众惊奇叫绝的杂技表演项目。

  《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中,以简单小巧,信手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它原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民间游戏,在中国北方,每逢年节,人们,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出许多花样。

  清代,抖空竹已发展成受人欢迎的杂技节目。杂技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表演时与优美的舞姿和动昕的伴奏音乐溶成一体,更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发展过程中,艺人们不仅是表演抖车轮式的双头空竹,又设计出陀罗式的单头空竹,而且还可以把茶壶盖、小花瓶等器物作为抖弄的道具进行表演。而最使人称奇的是,民国初年在天津又出现了一位以酒葫芦为道具的民间艺人田双亮。本来天津是最早发明制做空竹之地,“刘海"牌、“寿星,,牌的空竹驰名国内外。

  享誉国内外的表演抖空竹的名家也多出在天津。但创演抖酒葫芦的田双亮却是一名来津撂地卖艺的东北江湖艺人。田双亮幼年即以表演抖空竹流浪卖艺,后跟随外国马戏团跑遍了东西欧,民国初年回国后第一个码头就是天津。开始在“三不管',撂地卖艺,他不仅有高超的表演技巧,而且在道具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曾把抖茶壶盖改成大几倍的明光鲤亮的铜盖(这个大铜盖与他根发不生的秃头在灯光照耀下形成双亮,他由此而得名“双亮,勺,表演时既可抛接又能就地抛出滚回,此一动作名为“点手唤罗成,',就是这一招为他惹了一点小祸。他在天津',三不管',撂地表演已经小有名气,有人认为他在明地上卖艺有点屈才,就把他介绍到有名的杂耍园子“燕乐升平"。老板看他衣不惊人,貌不压众,又是个秃头,对他有些歧视,但碍于介绍人的情面只好答应他试演几场。田双亮虽然闯过欧洲去过许多国家,但都是在马戏大棚和明地上表演,初登杂耍舞台心里确实有些紧张。果然在表演就地抛出大盖时,台上的脚灯被砸碎了,勉强地演下来,刚一跨进后台,老板正在等着他,两句话没说完就把他辞了。

  田双亮在杂耍园子栽了这一跤之后,整日愁眉不展,在酒馆喝闷酒。偶然发现盛五加皮酒的酒葫芦(也叫酒嘟噜,一种陶制酒器)颈细肚大,颇象个单头空竹。他想:我要能把它当做道具练出来,一方面能争口气,同时也更加丰富表演内容。于是他向酒馆要了几个空酒葫芦,每天清晨跑到郊外河滩砂地上练抖酒葫芦。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把这一新项目练出了“手串"、“腰串',、“骗马"、“抛高"等许多高难技巧,而最叫人叫绝的是他的最后一招绝活,把酒葫芦高高抛起之后再以手中空竹竿准确地插入葫芦口内。

 

  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这是中国杂技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它最鲜明地表现在传统节目《古彩戏法》
中。戏法古称幻术,汉唐即盛。中国戏法与西洋魔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魔术讲究运用声光道具,台面上金碧辉煌,铮光惺亮;中国戏法演员却只要一件长袍,一条长单,平凡朴实,毫无华采,然而这一身长袍却要变出千奇百怪的东西,从十八件大小酒席的菜肴到活鱼、活鸟,演员一个筋斗能献出烈火燃烧得熊熊灼人的铜盆,再一个筋头又取出硕大无比,有鱼有水的鱼缸。中国古彩戏法门类甚多,灵巧精湛的演技几近神异,令举世称绝。“仙人栽豆"、“吉庆有鱼"、“连环"等项目在国际魔术界也公认为杰作。平中求奇的艺术特点尤其惊人,中国戏法表面道具甚少,一切卡在身上,故而对四肢百体的功夫要求甚严。从变幻莫测的艺术中,表现人类的高超智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无到有,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正是千百年来人民共同的美好理想。民间故事,神话里的宝袋、宝盆、魔棒之类,是与戏法表演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前者依靠的是奇幻的想象,后者依靠的是巧妙的构思与苦功而已。无中生有,平中求奇,也是东方哲学阐释的宇宙至理。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4#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8:46 | 只看该作者
酒与杂技——百戏添酒趣、技艺更出神

  中国杂技艺术保留着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目,其H有些就与酒和酒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散发着雪文化的醇香美韵。

  中国杂技艺术以它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绚丽多层的传统节目,独特鲜明的民族风格,博得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赞赏和喜爱。人们从这项传承数千载,历万劫而不衰的形体表演艺术中,看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战、智慧、乐观和不断追求超越自身与客观束缚的向上内民族性格。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杂技艺术当形成起,即浸润其中。从杂技最辉煌的汉代,至二十世纪东方人体文化最古老的、堪称“活化石"的杂技艺术的复兴,灿烂,及其走向世界的当代,一些优秀杂技节目,都闪射着酒文化的流光溢彩,可谓艺术史上的趣事轶闻。

  一、原始杂技与酒器的结合

  杂技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与舞蹈一样,它产生的文化机制是多方面的。劳动技能的艺术化,自然是杂技产生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传统杂技中,有不少节目就是直接来源于劳动或生产、生活用具的耍弄,例如有许多不同形状的酒器、酒具,被历代民间艺人,以其高超的技艺和智慧成功地运用到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中。“耍酒坛"这个节目就极其古老,一直流传到今天。中国自古有用陶制“瓦钟,,酿酒和保存谷物的传统,美酒酿成或谷物丰收之后,先民们情不自禁地将这些陶制的坛子、盆等抛在空中,再以手承接,进而头顶肩传,形成一种高难技巧,变为“耍坛子"的杂技艺术节目。

  明、清时代绍兴黄酒驰名全国,而盛酒的资坛也彩绘各种龙凤花纹,成为极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也成为一些杂技节目的艺术道具。

  《清碑类钞》中记载了一位清代“耍酒坛:的杂技艺人,那高超的技艺,前代未有,那五彩金龙瓷酒坛在艺人手里像活了一般。这段笔记叙事也极生动,不只描绘艺人精湛神妙的技艺,而且写出他安详、准确、镇静自如的风度,不失为一篇绘情绘景的杂技艺评:

  “光绪庚子春正月,京师杂耍馆有王某献技,运酒坛如气球,其名为坛子玉。家居麻线胡同,身伟露顶,衣短衣。以一大绍兴酒坛厚寸许者置台上,刮磨光润,画以金龙五色云。以铁器扣其四周,声琅琅然,盖恐人疑其非陶器也。手提而弄之,中铮铮作响,盖置铜铁等丝于内。始则两手互掷互承,如辘铲转于两臂两肩及两手;继则或作骑马势,而掷坛出膀上,摩背跃过顶,承以额,硅然有声。人咸虑其脑袋,而彼恬然也。坛立于额,不以手扶,屡点其首,则坛盘旋转于额,或正立,或倒立,或竖转,或横转。坛中铜铁丝声,与坛额相击撞,铮铮硅硅,应弦合节。俄以首努力一点,则坛上击屋梁,昕其下坠于地,地为震动,而坛不少损,则又取弄如前。复上出,仍承之以额,而或承坛口之边,或承坛底之边,如刀下砍其首,而不知痛。手叉腰,坛敬附于额,绕场行数十周,且拇且踞、,且稽首且起立,且下卧且辗转反侧,而坛如有所系,虽作摇摇欲坠状,而仍不坠也。复努之上及屋,或承以一指,或衔以口,如是者数四往复,则坐而少休,气不喘色不变也。乃复运之以一臂,绕臂转如风轮,见坛不见臂也。继复运以两臂,左右齐转,则有如两坛分绕两臂者,而不击撞,亦仍一坛也。次运以指亦如之。次则且运且劈之,闻空中作裂瓦破颐声,视坛忽若左右分成两半者,忽若上下分作两截者,忽张手撞坛腹而擎之,若坛有柄者,忽握坛口而起,若坛有胶者,诚不可测也。又径以坛置于顶,而袖其两手,如束缚状,以头努坛起,承以肩,左右努之,则左右跳掷。次承以腰以反,左右努之,则左右跳掷。次承以膝,亦如之。次承以足背,左右踢之。次承以大指,亦左右踢之,复上出之,而次第下之,继乃上下飞腾,四面盘辟,不辨其是肩是背是腰是反是膝是足,第见满身皆坛,满台皆坛。始则犹见一人袖手转侧于坛阵中,继则观者满眼,不复见人,观者靡不咄咄称奇。方迷乱间,其人忽献然仆地仰卧,坛自屋梁下击其鼻,举座大惊,而坛且兀立鼻尖,复努立而起,忽倒竖以两足捧坛而立,以两手覆地,绕�《?�,两足复分,顶其左右坛,承掷如手弄。良久,忽作虎跳,横转如车轮,而坛随之,忽翻筋斗,起落如蚌虫草跃,而坛亦随之,复两足踢坛上击屋空中,坛与人俱如败叶转,坛复着地,而兀立其上,向众拇云:“坛子王献丑。"

  轻重并举,通灵入化、软硬功夫的相辅相成,是中国杂技的重要艺术特点,而表现最典型的节目就是“蹬技"。蹬技多数是女演员表演,演员躺在特制的台上,以双足来蹬。至于蹬何物体,可以说包罗万象,但最多的是绍兴酒坛和酒缸。宋代的“踢弄',杂技中,就有“踢酒缸"的节目。明代的蹬技形式多样,风俗画中有双足蹬酒缸,双手敲钱,边唱边蹬,两边二人,一持流量,一舞大刀的形象。明《宪宗行乐图》中,也画有三组蹬技,极为精彩。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3#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8:17 | 只看该作者
 四、把盏频相敬,歌舞尽真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大都保留着本民族的酒礼习俗和歌舞文化。而酒与舞的不同的结合形式,恰恰最能体现出各民族的生活习性和民族性格。在诸民族自发的礼仪交往中,酒与舞往往被视作最隆重的仪式和最热诚的接待,是最恰当、最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酒与舞蹈也被看作宝物一般的珍贵,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苗族人民居住的山寨往往被人称作“歌山"或“花山",这正是苗家人喜爱歌舞的形象的比喻。苗家有一句俗语一一“苗家无酒不唱歌",因此,酒歌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酒歌优美的旋律和节奏,正是苗家丰富多采的舞蹈的伴奏。酒、歌、舞的结合构成了苗族豪爽、开朗的民族性格,和他们好客、敬客的个性。从苗家婚礼酒歌中的“楼板舞"中,即可体会到这种民族的性格及其淳朴、憨厚的民族风尚。

  当某家的儿子通过自由恋爱的形式,娶到了一位称心如意的好媳妇时,村寨里的青年男女就要汇集到新郎家中讨喜酒吃。新人将朋友们邀请上小楼,打圈围坐在一起,这时朋友们唱起酒礼歌,新人赶紧捧出美酒,供大家品尝。当酒酣歌兴之际,姑娘们走进圈内,小伙子们围在四周,拍手跺脚,旋转跳跃,掌声啪啪,楼板咚咚,歌声琅琅,跳起了“楼板舞"。狂欢之际,那新搭起的木板小楼似乎承受不住这么多的欢乐和幸福,嘎嘎作响,颤颤悠悠,整幢小楼似摇摇欲坠,这时家人们要赶快扛来大圆术在楼下支撑“抢险"。歌声、笑;声、掌声、喧闹声、小楼板的咚咚声响彻山寨,传播着一片浓情,一片蜜意。

  《康熙鹤庆府志·风俗》记彝族风俗云:“彝俗,饮必欢呼。彝性嗜酒,凡婚丧,男女聚饮,携手旋绕,跳书跃欢呼,彝歌通宵,以此为乐戏。"寥寥数语,将彝族人民古朴、庄重、粗矿、豪放的性格刻画得十分鲜明。彝族人民不愧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让我们欣赏一下彝族姑娘出嫁时的“酒礼歌舞”吧。天黑了,在主人家门前院坝场子中,篱笆园内,天井溪旁,到处燃起一堆堆的篝火。人们围在火边,由“酒礼婆"唱“勺果车"(酒礼舞的开头歌)后,宾客们开始跳起“酒礼舞”。

  酒礼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女性跳,以歌为主,舞蹈为辅。舞蹈者列成长龙阵,逆时针方向边舞边歌,缓缓踏步而行。歌词内容丰富,有赞美父母养育之恩的,有表现姑娘与父母难舍难分的,有祝愿姑娘生活幸福的......。

  人们唱一排歌,跳一阵舞,饮几杯酒,辗转轮回,时起时伏,歌、舞、酒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场面十分隆重、热烈。直至通宵达旦,酒礼婆唱“鼠果者"(收尾歌),酒礼方始告终。

  另一种是男性青年跳的酒礼舞蹈。歌声伴舞起,舞随歌势行,是这一酒礼舞的特色。首先唱祝酒歌:“自家砍来的柴烧起才旺,从自家田里摘来的谷米煮饭才香。满桌的酒肉佳餐,是彝族的礼信,.....先民留给后生的古老习惯,饭吃得饱,酒喝得憨,声声敬谢主人的盛情款待。"舞蹈的基本动作是模拟“锄土劳动"的姿态,即以腰为轴心,上步弯腰,踏地,回步,端腿直立,手足上下合拍,一起一伏,自然舞动。

  接着是“补士(男女双方的总管)对唱,众宾客手挽手,以“摆手舞"相伴。补士甲双手分执一酒壶、酒杯,补士乙只拿一只小酒杯。甲为乙斟满一杯酒,举杯开唱,乙接对唱:

  甲:主人家的这杯酒辣又辣,仁:象“德珠阿博,'的辣椒一样。(同时咂一口酒) 甲:主人家的这杯酒苦又苦, 乙:象树上“阿林,'的苦胆一样。

  甲:主人家的这杯酒甜又甜, 乙:象红岩土的蜂蜜糖一样。甲乙合:三杯酒有三种味,不知客人喜欢哪一杯? 众宾客回答:主人家的美酒,杯杯象蜂蜜一样甜。

 �《猿?枭?恢�,酒礼场上群情激奋,同跳“阿左娥"。边舞边唱:“山中绿叶处,有金竹子一双,砍下背回来,做对咂酒杆,往酒坛中插,叫一声‘阿祖,(先民)速来把酒咂,父饮心爽快,子饮情更欢,大家乐呵呵。”两补士手执酒壶、酒杯在前引导,从坝院跳到堂屋,再由堂屋跳到各个房间。舞蹈动作有“甩手步”、“抬腿步”、“一甩一拐踏脚步"、“吸腿向前踏地步"等。

  舞蹈古朴庄重,节奏单一。领舞者还往往根据自己的感情变化,即兴编舞表演,群舞众人不断吼叫,使舞蹈气氛更加热烈,场面也随之更壮观。

  最后,总管事请众人到坝院中坐好,新郎手执酒壶向每位来宾敬上一杯美酒。然后新娘舞出,围着插有咂杆的甜酒坛绕舞三圈,表示请宾客们“吃咂酒,'。于是众宾客拥至酒坛,轮流用咂杆吃咂酒。小伙子和姑娘们则对唱酒礼歌,同跳酒礼舞,欢畅通宵,天明方散。

  生活在我国北方大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生活中更是离不开酒和舞蹈。无论是持猎归来,还是放牧休息,牧民们燃起熊熊篝火,烧烤猎来的兽肉,此时和着悠扬的马头琴声,歌声此起彼伏。牧民们举杯对饮,翩翩起舞。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元朝诗人乃贤在《塞上》一诗中曾生动形象地描绘过这一图景:“马乳新同玉满瓶,沙羊黄鼠割来腥,踏歌尽醉营盘晚,鞭鼓声中按海青。”另外象傣族的“醉酒舞",汉族的“把酒舞",藏族的“酒歌卓舞,',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民间酒舞礼仪习俗。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体验亲情厚谊和幸福欢乐。在一些带有竞赛性质的民间盛会中,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跑马节”、“转山会”等,更是离不开美酒和舞蹈。一边是烈马奔腾,一边是歌声荡漾。一边是英雄畅饮,一边是舞袖飘扬。美酒敬壮士,艳舞舒芳心。酒舞融情,更是一种豪放,一脉柔情,总之都是美。

  综上所述,中国几千年的酒舞历史,创造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现象中的至情、至谊、至善、至恶、至美、至丑.....,形成了具有极大反差的社会万象。如此丰富的酒舞生活内容,为中国古今艺术大师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在文学家、艺术家的笔下和舞台上,酒与舞的桐合创造出种种风格的美,个性的美,形象的美,令人美不胜收。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太白醉写》一戏中的“一点三颤”,“一歪一斜”,表现了“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飘逸潇洒,豪放无羁,不畏权贵的艺术形象;《醉打山门》中一组醉态演练,模仿十八罗汉造型的舞蹈身段,将鲁智深粗矿的性格,豪爽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京剧《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无不是突出一个醉字,而又立足一个舞字来刻画,表现武松威武勇猛的英雄形象的。这些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总会使人在欣赏之后,加倍感受到那种酒与舞的藕合带给人的畅,快,使人在那艺术的醉态舞中感悟到一种人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总而言之,无论是历史的真实,还是艺术的演绎,酒与舞蹈都极大地美化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丰富着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内涵。人们自应于酒与舞中辨析美丑,抑恶扬善。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2#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7:50 | 只看该作者
三、打令催金槽,潇洒亦斯文

  酒之所以能冠以“文化"二字,并不仅仅因其为人类物质文明的创造,还因为围绕着酒的历史生发出无数的、实实在在的文化现象。“打令,,即是其中一种。我国酒令种类繁多,如“旗幡令',、“箭令,,、“花枝令"、“僻子令,,、“棋牌令,,、“花笼令,'。行令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轮流执令,数点传令,击鼓传令等等。既然酒令也名之为令,就必有行令之人,古代称为“席纠"、“令官",今则习称“酒宫"。令官执掌酒桌上之赏酒、罚酒大权。例如《红楼梦》等四十回写道:“鸳鸯也半推半就,谢了座,便坐下,也吃了一钟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足见酒令于游戏中劝酒助兴的作用。在诸多酒令中尤以“舞令',(又称作“打令")更显得风流雅致,它于狂放中蕴涵着斯文,自成一格,别具情趣。

  下面以歌舞令《卡算子》为例作一欣赏:

  《卡算子令》:(先取花枝,然后行令,口唱其词,逐句指点,举动稍误,即行罚酒,后词准此。)我有一枝花(指自身,复指花),斟我些儿酒(指自身,斟酒),唯愿花心似我心(指花,指自心愿),几岁长相守(放下花枝叉手)。满满泛金杯(指酒盏),重把花来嗅(把花以鼻嗅),不愿花枝在我旁(把花传向下座人),付与他人手(把花付下座接去)。

  类似的打令还有“浪淘沙令"、“调笑令"、“花酒令',等等。据此可以说,歌舞令中的舞是被简化和被象征化的舞蹈动作。说它是舞蹈,因它具备舞蹈的特征,首先我们看到它有被修饰过的装饰性的动作、姿态;其次,和着令词的音韵、节奏(可能还有音乐)而舞;再次,要求情绪、令词、动作相一致,错了就要罚酒。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酒令舞的动作简单易学,它既可按规矩一板一眼地动作,又可不离板眼地即兴发挥,展示个人的文采和舞蹈才能。

  我国酒令舞蹈的全盛时期大概也要首推唐代。唐皇甫篱《醉乡日月》载“放令之制"云:“大凡放令,欲端其颈如一枝孤柏,澄其神如万里长江,扬其膺如猛虎蹲踞,运其眸如烈日飞动,差其指如莺欲翔舞,柔其腕如龙欲蜿蜒,运其盏如羊角高风,飞其抉如鱼跃大浪,然后可以败渔风月,缴缮笙学。',如此看来,欲想做一名打令高手也并非易事。“令制"之中不但对其口材(即唱酬令词),更对其动作(舞蹈)标准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使其完全进入了一种艺术境界。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载有专门记述酒令舞蹈动作、身段、音节等十三个专用名词的《敦煌舞谱残卷》,据学者、专家们研究考证,认为大概是唐代时人学习酒令舞的笔记。目前虽然不能尽释其动作形态,舞韵柔刚,但凭着艺术真谛融汇贯通的特性,凭着人们揣摩感悟能力,似也能得见其一二。下面就根据《敦煌舞谱专辑》所载前人研究成果,将酒令舞的动作字谱作一简要说明,以领略唐人打令舞蹈之风采。

  “令",指令曲、令词的名目。例如“招手令"、“词牌令"、“旗幡令"、“花枝令"(大约还应含有令规)。

  “送",有送酒、送声、送曲等数意。如李群玉诗“烦君玉指轻拢捻,慢拨鸳鸯送一杯",即有送琵琶曲一首之意,又含送酒一杯之意。

  “摇",摇为舞容。温庭简《观舞伎》诗有“摇踏动芳尘,,之句。摇有摇头晃脑,摇手,摇胸膀,摇肩背之意。

  “妥,',据吴自牧《梦梁录》载:“十月初十天宁节,诸杂剧皆浑裹,....每遇舞者入场,则排立者叉手举左右肩动足应拍,一齐群舞,谓之顷曲子。"又唐·李宜古诗云“舞来陆去使人劳"。可见“顷,,是集体性动作,是随着音乐一起舞蹈的意思。“妥"有可能相当于现代的即兴舞动。

  “据",亦是手势舞姿的一种。古代舞蹈妆束多系彩带、丝披,缀而战之谓之据,是表现体态柔媚的动作。“拽",以手作挽拽的姿势,似乎含有以舞相属的意思,表达请,来,一起舞蹈的意思。

  “舞,',舞字当是打令中的核心,正如“放令之制',中所描述的,“端其颈"是舞,“扬其膺,,是舞,“运其眸"是舞,“差其指"、“揉其腕"、“运其盏"、“飞其抉"都是舞。舞字是纲,其余字可说是目,纲举目张,而后有神韵。所谓舞谱,仅不过为做动作提示所用,要想达到运用(舞蹈)自如,非刻苦研习不能入境。酒令舞发展到宋代似已被宫廷的规矩牢牢地套住,失去了活泼、嘻闹的娱乐游戏成分。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宋代宫廷的酒令呈现出一种庄严,一种气派,一种教化,一种华丽与辉煌。

  据南宋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载宴会上的酒令仪式大致如下:

  第一盏御酒,歌板色,一名“唱中腔".....三台舞旋...... 第二盏御酒,歌板色,唱如前。......三台舞如前。第三盏御酒,左右军百戏入场。......第四盏御酒,....句合大曲舞。..... 第五盏御酒,独弹琵琶.....勾.... 第六盏御酒,笙起慢曲子......左右军筑球,殿前旋立球门......胜者赐以银碗彩锦......不胜者球头吃鞭。第七盏御酒,.....勾女童队入场......或舞《采莲》则殿前皆列莲花....。第八盏御酒,一名歌板色,一名“唱踏歌"。第九盏御酒,.....慢曲子.....百官酒,三台舞。

  这完全是集酒宴、歌舞、体育、杂技于一堂的大型皇家聚会,而其特色就在于举杯饮酒之际即下一新节目开始之时,一令二举,可谓独特。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1#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7:09 | 只看该作者
“瑶席兮玉旗,童将把兮琼芳。慧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梓兮柑鼓,疏缓节兮安歌,陈学瑟兮浩倡。灵惺毫兮妓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丸歌·东皇太一》)这是多么富丽堂皇的景况。神坛上铺着椒、兰等香草,散发着阵阵的幽香;镇国的宝器中盛着满满的桂花美酒;巫砚们身穿缀满饰物的华丽服装,他们轻捕鼓面,含竿弹瑟,将“神尸',一一“东皇太一"拥簇在中间,拉开了神前祭祀,欢乐歌舞的序幕。

  祭祀活动中的舞蹈与酒奠作为原始文化形态,反映了先民意识形态中最崇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物质生活内容。也正是因为酒与舞在原始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才有了美酒、舞蹈敬于神祖的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巫教渐趋没落,但是做为一种民族文化和信仰的长期积淀形式,巫祭形式在民间依然长存不绝。唐代王维《渔山神女祠歌》记下了山东东阿迎神、送神时献舞祭酒的巫祭场面:“....女巫进,纷屡舞。陈瑶席,湛清酷,纷进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篷。..."这里的仪式似乎仍然承袭着屈原在《九歌》中所描绘的那种楚国酒舞祭的遗风。此外,唐代王建有一首《赛神曲》诗,则让人感到巫规们的神事活动与民俗的结合,别有一番清鲜的泥士气息:"男抱琵琶女作舞,主人再拜昕神语。新妇上酒莫辞勤,便阳陌舅无所苦。椒浆湛湛桂座新,一双长箭系红巾。但愿牛羊满家宅,十月报赛南山神。青天无风水复碧,龙马上鞍牛服辄。纷纷醉舞踏衣裳,把酒路旁劝行客。"在这里酒舞祭带给人的是一派轻松、欢乐与祥和。也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作为擦祀神祖的传统形式一一奠酒和献舞,至今还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生活。

 �《?⒉?跋赘栉�,吉凶实难卡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上,酒与舞蹈有时是相伴二尤,令人增色,令艺生辉z有时是相伴二魔,隐埋祸种,潜伏杀机。在无数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饮宴场上的酒俨然是一种毐剂,吮之愈美,亡之愈速;舞(女〉径作是伐性之斧,蜡齿娥屑,常令人君命殖国丧。

  “美人计,吴宫宠西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越王勾践兵败,吴宫受辱,归国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耻。后用大夫范蠢所设“美人计",举国内遍寻美女,得西施与郑且,“使老学师教之歌舞,学习容步,侠其艺成而后进吴宫"。吴王夫差自得西施,荒于酒色,日液歌舞宴饮,不理朝政。数年后句践兴兵伐吴,大败吴国,逼得夫差自却而亡。勾践班师携西施而归。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还有以美酒、女乐作缓兵之计的。战国时晋悼公伐郑,郑兵败,献师惺、师触、师竭及女乐、钟、馨、美酒等物以求和。有以舞抒志险些丧命的。晋平公会盟诸侯,酒席宴上命各国大夫舞蹈,发现齐国大夫高厚舞蹈时所唱诗的内容与舞姿的表现不一致,认为怀有“异志",遂命诸大夫逼迫高厚与各国立盟约,吓得高厚急忙逃离酒宴跑回齐国。也还有以舞蹈刺探敌国军心民意以决定攻伐的。晋平公想攻打齐国,命范昭探昕虚实。范昭来到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范昭喝了几杯酒佯装醉态,无礼地端起齐景公的酒杯喝酒,并要乐师为他演奏“天子乐",他来跳“天子舞"。这一非礼要求遭到了乐师们的严厉拒绝。看到齐国普普通通的乐师竟不畏权贵,如此大义凛然,一派英雄气概,范昭回国后劝晋平公打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

  “鸿门宴,,历来被喻为凶险的象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更提示人们要警惕那些貌似献媚的舞蹈中暗藏着杀机。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党派纷争,或敌对国家处在暂时休战的交往中,往往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欢歌妙舞的背后,反倒是刀光剑影,血溅杯盘。秦汉时期酒和舞蹈是士大夫阶层中最重要的礼仪社交内容。酒席宴上“以舞相属",表示宾客互相敬重友好,并且含有沟通情谊的意思。“以舞相属"的一般程序是:酒席宴中主人(也可以是宾客)起身先舞,跳至客人面前,以礼相邀,这时客人必须起身以舞回报主人的盛情。如果拒不起立,或起而不舞,舞而不旋,都算是失礼和不敬。因此在历史上就有实因政治观点不同,志向意趣不投,从而借“以舞相属',礼仪失度引发和激化矛盾的事例。东汉大文学家蔡笆因为瞧不起宦官,在太守王智为其举行的钱行宴会上拒不起舞回报,因此得罪了宦官,被宦官在皇帝面前诬告他“谤讪朝廷,',害得蔡笆流浪江湖十多年。又如三国时期曹魏设宴,张盘以舞属于陶谦,陶谦不予理睬,张盘强拉陶谦起舞,陶谦舞而不旋,因此激化了二人之间的矛盾,致使陶谦弃官而走。看来张盘也是有意将二人的矛盾在众目睽睽之下,利用“以舞相属"的形式激化张扬开来,以达到政治上排除异己的目的。

  辽天祥帝耶律延禧天庆二年,在海同江举行盛大的“鱼宴",命各部落酋长依次表演歌舞。当轮到女真族首领阿骨打舞蹈时,他却“端立直视,',推辞不肯起舞。耶律延禧大怒,认为阿骨打太傲慢无礼,想借口把他杀了,以除后患。但萧奉先认为阿骨打没有大错,杀了他会产生不良后果,且女真族弱小,不会威胁到大辽国的统治地位,辽帝这才放过了阿骨打。然而三年以后,正是这个大胆的阿骨打发动了反辽战争,并正式建元称帝,国号金,公开与辽分庭抗礼。如此看来,数年前在“鱼宴"之上拒不起舞,“端立直视,,之时,确已不把辽帝放在眼里了。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50#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6:39 | 只看该作者
酒与书法——笔走惊龙蛇

  青铜高爵酒甘冽
  礼乐铸器尊不空

  公元前十三至十一世纪,商代晚期有一宰甫自,其铭文共23字,是一件有关酒的青铜器。现藏山东荷泽市文化馆。铭文原文是:王为兽(狩)自豆录,才(在)模睐。王卿(飨)菌(酒),王光(赏)宰甫贝五朋,用乍(作)宝端。

  铭文大意是说,殷王自豆录猝猎归来,在模地宴飨时,赏赐给宰甫贝五串,宰甫因作此器以记其事。此铭的书写风格气势极为恢弘,如持猎的猝(兽〉,在裸地驻扎的楠,飨酒的飨(卿),赏赐的赏(假光字代之),写的都较突出,通篇铭文字形颇具变化,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

  另一件著名的孟鼎器铭,也极有趣味。孟鼎为西周康王时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为康王时大臣名孟者而得名,也称大孟鼎。清道光初年于陕西岐山县出土。腹内铭文19行,291字。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铭文为康王对孟的册命。记载周康王二十三年贵族孟受册命时,周王诏告周立国的经验和殷丧国的教训,命令孟效忠。康王赏孟大量祭物、衣服、车马及奴隶“六百又五十又九夫"和“千又五十夫”等。

  大孟鼎的铭文笔法秀美生动,庄重肃穆,文字数量多.为金文中之佼佼者。

  作为酒具的青铜器,制作精美,并饰以图纹,书以铭文,说明饮酒是上古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孟鼎铭文中提到酒不敢多饮,以及殷以酗酒亡国,两次提到酒,于此可以得知上古对酒的认识是多么深刻,多么认真,甚至把国家的兴衰也与酒联系在一起了。

  陶砖瓦当铜镜字
  秦汉简牍墨润香

  战国晚期,铁器出现,犁田用铁器。日用铜器多了,纹饰简朴,铭文简短,铸用青铜器多为素面,只记器物名、年代,偶有作器者名。这时奢华精美器物已是陶瓷器和漆器。汉代铜镜为实用品,造型千变万化,且装饰纹样显示着汉代人博大的艺术气魄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其文字结构,审美情趣都达到空前的高度。

  秦汉刻石以东汉刻石为高峰,有众多代表作品雄视今古,也有大量秦汉简牍、吊书为古人手泽墨迹,堪为瑰宝。这些先民遗留下来的墨迹畅意豁达,率朴自然,仍使今人有新鲜感,带来了古时的信息和生命的脉搏,其历史和书法艺术以及其它学术领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问君何举如橡笔
  跃上云端酒使狂

  醇酒之嗜,激活了二千余年不少书法艺术家的灵感,为后人留下数以千万的艺术精品。他们酒后兴奋地引发绝妙的柔毫,于不经意处倾泻胸中真臆,令后学击节赞叹,甚至顶礼膜拜。这种异常亢奋是支持艺术不断求索的宝库,使元绪而趋于缤密,经纬天成;使平淡而奇崛,逮若神助,笔下生花;有则一旦罢杯,则老生常谈,平平而蹈于寞臼,神采乏力,冥思无端。历史上不少大书法家并不满足于细品助兴,小盏频频,于琼浆玉液乃是海量,放胆开怀畅饮,越是激昂腾奋,则笔走龙蛇,异趣横生,线条旋舞,恨墨短砚浅,非纸尽墨干乃止。

  明代祝允明(1460一1526年),字希哲,因右手六指,自号校山。嗜酒无拘束,玩世自放,下笔即天真纵逸,不可端倪。与书画家唐寅、文征明、诗人徐模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视允明狂草学怀素、黄庭坚。在临书的功夫上,他的同代人没有谁能和他较量。他是一位全能的书家,能以多种面目创作,能写小楷、篆隶、大草,也能写古雅的行书和巨收长卷。祝允明被认为是天资卓越,腕与心应,神采飞动,情生笔端的大家。他的作品表现出极强烈的个性和意蕴。明代董其昌在其著作《容台集》中说:“枝指山人书如绵裹铁,如印印泥。”视希哲临写过《黄庭经》小楷,明·王释登《处实堂集》说:“第令右军复起,且当领之矣。"又说:“古今临黄庭经者不下数十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钧环戈碟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集蕉绳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如丰肌妃子著霓裳在翠盘中舞,而惊鸿游龙,徊翔自若,信是书家绝技也。"评价之高,无以复加。

酒与舞蹈——酒酣情浓舞翩跹

  千百年来,酒与舞的藕合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多少庄严肃穆,奢靡淫恶,繁荣昌盛,衰败没落;写下了多少铭刻千古的真情、美意;写下了多少惊世骇俗的恶径、险行.....

  一、美酒敬祖,畅舞娱神

  巫舞是原始图腾舞蹈的遗迹,被称为古文化的“活化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图腾崇拜和整个原始宗教泛灵崇拜时期,酒与舞蹈是先民们敬神、通神、娱神的礼品和手段,是人与神相沟通的中间桥梁。在现存的、鲜为人见的巫舞形式如“东巴舞"和纳西族东巴祭祀活动中,我们仍然不难发现酒与舞蹈是同时并重的祭祀内容。在我国现存的、唯一还活着的古象形文字一一纳西族“东巴舞谱"和“东巴经"中,随处可见酒与舞蹈在祭祀活动过程中相互融合的内容和形式。

  纳西族在举行“求长寿"和“成丁礼"(儿童年满十三即被认为长成大人,届时要聘请东巴主持仪礼举行祭祀活动)法仪z古老的祭坛前一棵用五色花朵(古时用丝线或黄色的蔓青花、叶〉装饰着的松树,这就是“含依宝塔树"(纳西族神话传说中最吉祥的神树)。祭坛上摆放着人们带来的“巴巴日,,(献给树神的美酒)等供晶。人们在神树前排起整齐的队伍,祭司(即东巴)从供品中取出一碗巴巴日,手中握着一柬散发着香气的柏树枝,沾着碗中的酒向神树洒奠。他一边洒奠,一边吟诵:“在含依宝塔树上,由金翅大鹏鸟来停落,病痛与大鹏鸟无缘,死神与大鹏鸟无缘H.H.现在为大鹏鸟洒奠美酒,愿大鹏鸟为我们带来吉祥......(接下来改诵为唱)今天我们来到神树前,析求长久的岁寿....."同时我们在《东巴舞谱》中看到,纳西族人民在“求长寿法仪"中要由祭司按照《跳神舞蹈规程》中的规定来跳“汝种布",其中包括“丁巴什罗舞,,、“萨利伍德舞"、“金孔雀舞"、“花舞,,等十余种舞蹈。

  祭祀仪式结束后,大家一同回到祭坛前,老人、中年、青年分别围坐在一起品尝巴巴日。这时年长的人晤起祝寿和祝颂成长的颂歌,年轻人则吹起了瓢笙。他青:以笙歌祝酒,以美酒助兴,边吹边舞,酒至客前,“以笙推壶劝酶"。如此奇特美妙的乐舞敬神形式怎能不让人开怀畅饮,即兴起舞,一醉方休!也正是因此习俗,养成了纳西族人民“喜饮酒歌舞"的民族性格。

  假如我们将纳西族人民的祭祀活动看做是原始先民敬神、娱神质朴形式的缩影,那么在封建社会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巫祭活动,莫过于楚国的祭神歌舞。诗人屈原根据楚国巫砚祭祀歌舞时的祝辞和盛况,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诗篇《丸歌》,为我们留下了酒舞娱神的有力佐证。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49#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6:09 | 只看该作者
笑话与相声——喝酒

  我们院儿住着一位开当铺的王掌柜,山西人。有一天,王掌柜请客,我出门儿,走在王掌柜窗户根底下,听里边儿正说话儿哪。王掌柜说:“喝,该你喝了,我都喝�《??�(按山西方言读zong)啦。”

  “啊?”我心里纳闷儿啦:都说王掌柜的抠门儿,钱在肋条土穿着,听喝酒这意思,王掌柜不但大才,酒量也够大呀。找个机会,会会王掌柜。

  过了两天,在院里正好碰上王掌柜。我说:“王掌柜,明天晚上我屋里,我请您喝酒。”王掌柜满口答应。

  第二天,我准备了几个菜,买了两瓶子二锅头--他能喝嘛。把王掌柜请过来,刚喝了三盅,王掌柜脸也红了,说话都不利索了:“我说张老弟,我不能再喝了,再喝我就走不了啦。”我说:“您这可是胡说,那天您说话我听见了,喝二十盅还没事哪,这刚喝三盅就不喝了,您瞧不起我。”王掌柜说:“这是哪儿的话,那天喝酒不是用的这个盅。”我说:“即使您那酒盅小,二十盅,也够瞧的。”王掌柜一听笑了:“我用的也不是大盅,也不是小盅。”“那您用的什么盅啊?”“我用的是猪髦。”“猪鬃!那怎么喝呀?”“把酒放在大碗里,用猪鬃蘸一下,用嘴一抵-一-啧,一鬃了。”这么个“一鬃”啊!

  梨花大鼓

  刘伶醉酒(又名《杜康造酒》)

  混沌初分不计年, 杜康造酒万古传。这一日杜康正,然门前站, 忽然来丁一位贪酒仙。

  刘伶上前开言唤, 尊声“老兄,我要你听言: 四大部州我走遍, 元有一个酒家能叫我醉土一天。”杜康闻听哈哈大笑: “君子不必口出大言。

  我这里卖的是高粱美酒,不醉你三年我不要你的酒钱。”刘伶摆手说“我倒不信。”杜康说“你若不信就请到里边。”他二人拉手托腕往里走, 四个酒菜布下倒也周全。杜康提土涓涓一壶美酒, 说“美酒一壶幸酒仙。”刘伶他一壶酒尚未饮尽,好奇怪醉倒尘埃头昏目眩。

  大叫“老兄,我可吃醉了,有劳你送我把家还。”杜康搀扶刘伶就往外走,刘伶他脚步不稳赳起蹭回了家园。

  进家门来到上房内, 见着贤妻便开言:“今日你的丈夫算是丢�《×场!奔讶怂怠跋喙??醭龃搜�?”刘伶说“今日无事我大街小巷转, 信步行在杜康酒馆门前。

  他那里卖的是高粱美酒,他言道不醉我三年不要我酒钱。

  一壶美酒未曾饮尽, 不曾恕我已大醉要命丧黄泉。

  我有几句知心的话,贤妻你要牢牢地谨记在心间。

  万贯的家财你看管, 好好扶养咱的小儿男。

  我死后休要与我把供上, 只要酒菜摆上几大盘。

  休要为我祭奠浆水, 好酒摆土三四大坛。休要为我焚化钱纸,酒幌子就当我的引魂幡。

  休要把我坟莹下葬,你可千千万万哪,把我葬在那酒缸里边。”刘伶言罢突然断了气,佳人见丁好心酸。

  家人男男女女嚎啕悲痛, 忙把刘伶装在棺梓里边。且不说这边发丧出大殡,再表那杜康他造酒的神仙。

  这一日他闲暇元事酒馆里坐, 也有一事恕在心间。

  拿出了怅本仔细观看, 上写着刘伶下欠的酒钱。

  锁眉掐指一核算, 刘伶欠帐不多不少整整三年。

  叫一声“伙计,你跟我走, 咱去找刘伶要酒钱!”一主一仆一前一后来得好快,眨眼间到了刘伶大门前。

  杜康他叩打门环把刘滒叫, “刘滒呀你该给我把帐还。三年前的今天你吃了我的酒,为何藏身三年不还我的酒钱?”小佳人正在房中坐, 忽听有人叩打门环。急忙打开门两扇,说“掌柜的你不该信口开河胡乱言。

  盘古至今你从头算,哪个寡妇人家欠酒钱!”杜康说“并非嫂子你把帐欠,你丈夫刘伶欠我酒钱。

  三年前的今天他吃了我的酒, 已经三年他尚未把帐还。”小佳人一听心恼怒, 霎时之间把脸翻: “我家夫君吃了你的酒,到今天他死去恰恰是三年。

  定是你在酒里下了毐药,你把那蒙汉药掺在了酒里边。

  毐药害死了我的夫主, 你还敢登门讨要酒钱。你要是三声唤活我的夫主, 我典房卖地把帐还。

  三声唤不活我的夫主, 我要和你去见官。”杜康听此言哈哈大笑:“肾嫂你何必把脸翻。

  你说你的夫君吃了我的毐酒, 到如今死去整整三年。

  今日咱就开棺看, 刨出尸首我也让他还酒钱。”杜康言罢到了墓地,后边跟着刘伶妻肾。

  刨开了坟头土的土, 露出丁刘怜的木灵棺。

  杜康撬开了棺材盖, 见刘伶安然躺里边。凡胎肉眼看不见, 刘伶变成一神仙。一字方巾头上戴,八卦仙衣身上穿。

  黄绒丝带腰中来, 水袜云履二足穿。杜康低头开言唤: “刘伶你要听我言。

  起来吧你就起来吧,你别跟我再装憨。”说罢照定头顶击了一掌,惊动上方一位神仙。

  刘伶起来揉了揉眼, “嘿,你不该惊醒我好梦一番。”小佳人一见吓了一跳, 怎知道刘伶杜康是神仙。

  上前就把杜康拜,说“杜掌柜的听周全。

  果然你有仙家手, 把我丈夫唤回阳间。”搀着我的丈夫回家转,典房卖地把帐还。

  杜康说“刘滒还有还钱日,别误丁蟠桃三月三。”二人说罢一席话,手搀着手儿奔了西天。

  这就是杜康造酒刘伶醉, 愿诸位福如,在海寿比南山。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48#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5:3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音乐,尤其是民歌,与酒有关者皆有不少,例如:湖南的《大采茶》(九月采茶是重阳,大姊造酒二姊尝),广东的《一把红筷》(摆上酒席请哪个?不请客人请媒人),四川的《盼红军》(七月里谷米黄金金,造好了米酒等红军),安徽的《扑蝶舞》(五月里是端阳,金壶打酒大家尝),山西的《珍珠倒卷帘》(三杯药酒露真身,吓死许仙一命亡),湖北的《越想越伤心》(二想做媒的鬼东西,只顾堂前把酒吃),河北的《十八扯》(赵匡肮吃酒熏熏醉,樊梨花吐酒闹得欢),甘肃(陇东)的《信天游》(鸡蛋壳壳点灯半炕明,烧酒蛊蛊淘米也不嫌你穷),江苏的《孟姜女》(九月九来是重阳,家家饮酒菊花香),陕西的《花鼓子》(打下大鱼长街卖,打下小鱼换酒喝,我们众位来喝几蛊〉.....

  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与酒有关的民歌,就更多了,例如蒙古族的《酒歌》,俩族的《手拿酒杯举过眉》,乌孜别克族的《一杯酒》,裕固族的《喝一口家乡的青裸酒》,藏族的《敬上一杯青裸酒》,维吾尔族的《金花与紫罗兰》(我最爱那葡萄酒,更爱你的歌声比酒甜),撒尼族的《撒尼人民多欢喜》(喜笑颜开的老倍们,痛痛快快干一杯),壮族的《对歌》(唱歌莫给歌声断,喝酒莫给酒壶干),土家族的《长工歌》(好酒好肉老板吃,皮和骨头待长工).....

  综观中国数千年的音乐史,可以发现,音乐和酒大致有着这样的关系:

  (一)酒为低吟高唱的由头。

  例如曹操的《短歌行》,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歌声,通过酒抒发了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又如韩伟作词、施光南作曲的《祝酒歌》,其“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请你干一杯,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的歌声,通过酒抒发了粉碎“四人帮"、人民得解放的无比兴奋。

  (二)以音乐写饮酒之人的精神状态,抒发饮酒之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古琴曲《酒狂》。魏之末年,司马氏专权,士大夫言行稍有不慎,往往就招致杀身之祸。阮籍放纵于饮酒,一方面避免了司马氏的猜忌,一方面也使司马氏胁迫、利用他的企图归于无效。《酒狂》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他似乎颓废实际愤攘的情感。又如古琴曲《醉渔唱晚》,它描摹了一位以打鱼为生的隐者放声高歌、自得其乐、豪放不羁的醉态,抒发了作者忘情于山水,纵情于美洒的思想感情。

  (三)以酒为歌唱的重要内容。

  例如明代民歌《骂杜康》、《酒风》,清代民歌《这杯洒》、《上阳美酒》,民国时期的民歌《八仙饮酒》、《十杯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赞酒歌》、《丰收美酒献给毛主席》。又如,器乐曲广东音乐《三醉》和琵琶曲《倾杯乐》。另外,前面说过,不少词牌、曲牌之名称,或含有酒,或酒有关。它们最初都是一首词或一支曲子的名称,其词或曲子被广为传唱之后,时人纷纷摹仿,于是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音乐格式,包括唱词的格律,其名称也就成为该曲牌或词牌的名称,例如《倾杯乐》。还有这么一种情况,一个词牌或曲牌,例如《念奴娇》,由于某人所填之词或曲影响很大,并且与酒有关,例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问世之后,广为传唱,其主旨,又全在末句“人生如梦,一槽还酶江月"中,于是,时人就以《酶江月》作为《念奴娇》的别称。

  (四)音乐与酒皆是古代“礼"的重要内容。

  《礼记·乐记》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国君宴请臣惊宾客,在古代也是一种礼仪(燕礼),在这种场合,自然要奏乐,例如周代的《小雅·鹿鸣》、清代的《清乐》,等等。礼乐互用,酒乐相配,在明君臣之礼的同时,激发群臣宾客的忠贞。不过在民间,酒宴几乎没有什么礼仪作用,因而音乐与酒的关系,只是惰酒助兴罢了。

  (五)以音乐推销酒。

  前面说过的南宋“赌军酒库"用音乐、杂剧推销新酒的情况,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现今的酒类电视广告,大多配以相应的音乐。

  音乐与酒,都是人类情感的结晶。几千年来,在中华大地,美酒飘香歌绕粱。芬芳的美酒,美妙的旋律,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丰富着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华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与曲艺——曲韵沁芳

  单弦要酒菜

  有一个小伙子本姓白, 闲了没事他就喝起来。一天要喝三遍醉,走路,在倒又西歪。

  嘴里头不干不净地骂起人来。

  他喝酒骂人就是不对,他今天骂了他本家的二伯。

  只骂得二大伯心中恼怒,吩咐声:“来人哪,把这个小子给我捆绑起来!”打上半缸白干酒,把个小伙子就往酒缸里边塞。

  在上边压上一块大磨扇, “哼,我看你小子还怎么出来?”小伙子的媳妇一见好难过,手扒着磨眼儿她就哭起来, 说:“不叫你骂人你偏骂,你可决不该骂了咱家的二大伯。

  他今天把你泡在了酒缸里, 八成你的小命要呜呼哀哉。”小媳妇哭到了伤心处, 这个小伙子在酒缸里头把口开。

  开言来就把我的贤妻叫,“叫了声贤妻你莫要悲哀。

  你若念其咱们夫妻义,你把那花生米、豆腐干、香肠、酱肉,上等的酒菜, 从那磨眼儿里递进点儿来!”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47#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5:18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杂剧或南戏,还是散曲,以酒入词进行歌唱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白朴的杂剧《御沟红叶》的女主人公宫女韩妇人所唱的一段煞尾即为:“稳坐定自象满斟着碧玉园。拥跤绢将红叶儿怀中搂。你与我递一盏新婚庆喜的酒。"又如张可久的小令《朝天子·湖上》:

  鹦杯,玉酷,梦冷芦花被。凤清月白总相宜,乐在其中矣。
  寿过颜回,饱似伯夷,闲如越范蠢。问谁、是非?且向西湖醉。

  明代和清代的音乐,最有代表性的是民歌与小曲。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出现的民歌、小曲的歌词集和曲谱集就有《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寡妇烈女诗曲》、《玉谷调簧》、《词林一枝》、《挂枝儿》、《山歌》、《新镑雅俗同观挂枝儿》、《新镑千家诗吴歌》、《粤风》、《时尚雅调万花小曲》、《霓裳续谱》、《借云馆小唱》、《白雪遗音》等。这些集子皆收有?些与酒有关的民间歌曲。有的歌名中就有酒,例如《挂枝儿》中的《骂杜康》、《醉归队《家家扶得》、《酒风》;《白雪遗音》中的《这杯酒》、《酒》、《上阳美酒》、《醉归》、《未曾斟酒》等等。有的,内容中唱了酒,例如吴畹卿传谱的《山门六喜》,唱的就是鲁智深醉打山门的故事;浦文琪传唱的《玉娥郎》中有这样的词句:“五月五日是端阳,角泰香,艾虎挂门旁,富蒲洒满筋。"

  明、清的戏曲音乐,与酒有关的也不少,例如传奇《郎嘟梦》有一出名字就叫《三醉》;明、清杂剧至今存有乐谱者,只有四个全折,其中一折就是《吟风阁》一剧的《罢宴》、昆曲《小宴》、京剧《武松打虎》等,酒都是角色歌唱的重要内容。

  明、清的宫廷音乐,宴乐占有重要位置。例如清代的宴乐就有《中和韶乐队《清乐队《庆隆舞》、《筋吹》、《番部合奏》、《高丽国徘》、《瓦尔喀部乐舞》、《回部乐》、《卤簿乐》、《丹隆乐》等。其中,《筋吹》、《番部合奏》、《高丽国徘》、《瓦尔喀部乐舞》、《回部乐》都是少数民族音乐。宴飨在“三大节”即元旦、“万寿”和冬至举行,何时演奏哪一种音东,随着礼仪的进行而有严格的规定:“皇帝出入奏《中和乐》,臣工行礼奏《丹隆乐》,惰食奏《清乐》,巡酒奏《庆隆乐舞》。”(《律吕正义后编》卷四十五)

  公侯、缅绅等富贵人家,举行宴会时往往也以音乐惰酒,“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乐器用筝、基、琵琶、三弦子、拍板。....后乃变而用南唱。歌者只用一小板,或以扇子代之,间有用鼓板者。”(明·顾启元《客座曲话》)民国时期,民歌浩如烟海,其中与酒有关的数不胜数。其中以酒为名的就有很多,例如流行于陕甘宁一带的即有《八仙饮酒》、《九杯酒》、《十杯酒》,等等。光《十杯酒》,就有分别流行于石泉、安塞、新宁、淳耀、陕北等地的名同实异的歌曲。

  民间器乐曲也有不少与酒有关,如广东音乐《三醉》、《醉翁捞月》、《玉楼人醉》、《吴宫醉舞》、《醉桃源》、《醉花阴》等等。

  在戏曲中,以酒或醉为唱段内容的依旧很多,象京剧《贵妃醉酒》、河北梆子《太白醉写》,酒都是主人公感慨系之、放声高歌的由头与内容。另外,不少曲牌也与酒有关,例如传至民国的川剧笛子曲谱,就有《沽美酒》、《劝劝酒》、《民生酒》、《双奠酒》,以及专门在饮酒设宴时应用的《双花月》、《到春来》、《大河》等。

  一九三二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清唱剧诞生了。这就是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的《长恨歌》。它共有十个乐章:1.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合唱),2.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部合唱男重音、女高音二重唱),3.渔阳擎鼓动地来(男声七部合唱),4.惊破霓裳羽衣曲(未完成),5.六军不发无奈何(男声四部合唱),6.宛转娥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7,液雨闻铃肠断声(未完成),8.山在虚无嫖纱间.(女声三部合唱),9.西宫南内多秋草(未完成),10.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与男中音独唱)。在第三乐章,音乐特别强调了“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一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国时期创作歌曲的内容与酒有关的也有不少,例如唐纳作词、聂耳作曲的故事影片《逃亡》的插曲《塞外村女》,第一段就有酒:

  采了蘑菇把磨推, 头昏眼花身又累。有钱人家团团坐, 羊羔美酒笑颜开。

  再如李叔同根据美国J·P·奥立韦的曲子填词的《送别》,酒为其第一段内容增添了无穷的惜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晓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如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音乐中有酒的歌曲数不胜数。例如山西民歌《诉苦翻身》,控诉了地主的罪恶:

  地主吃的酒和面, 占的是大楼院, 粮食堆的高如山, 现洋花不完。

  又如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其第三段为: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广,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财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熗。

  粉碎“四人帮"后,韩伟作词、施光南作曲的《祝酒歌》曾经广为传唱。

  一些歌剧也经常唱到酒,例如《刘三姊》中刘三姊与三秀才对歌时,就唱出了这样的歌声:

  你娘养你这样乖,拿个空桶给我猜, 送你回家去装酒, 几时那个恕喝几时筛。

  至于戏曲、曲艺音乐,与酒有关的唱段就更多了,不再赘述。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46#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4:51 | 只看该作者
屈原的《招魂》一诗,也有一些关于酒的诗句,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美人既醉,朱颜院些,”“娱酒不废,沈日液些”。作为歌词,《招魂》段落分明,转折多变,华彩缤纷,感情真挚,与它相配合的,应该是一套艺术性相当高而且很不寻常的曲调。其曲式,据杨荫浏先生分析:“前有总起,中间有显著的曲调变化,后有总结”。(《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谈起汉代的音乐,不能不谈及乐府。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构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歌谣与乐曲,并设置了几十位文学家专门根据民间曲调填写歌词。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所创作所演唱的诗歌统称之为“乐府"。“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刘艇、《文心雕龙》)汉乐府有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有刚健清新的特色。其曲名,有些就与酒有关,如《将进酒》、《置酒》。《将进酒》是乐府鼓吹曲(饶歌的名称)的一部,歌词专写宴饮赋诗之事,后用于激励士气,宴享功臣。《置酒》是相和歌大曲的一支曲子。在第五、六世纪以前,民间音乐在北方统称为相和歌。《宋书》卷二《乐志》载有《大曲》十五曲的歌词,其中就包括《置酒》。

  右也乐府与酒享有关。如宋编《乐府诗集》100卷,分为12类,其二即为“燕射歌辞”,用于飨宴。至于直接描写洒的乐府,也有不少,例如属相和歌瑟调曲的《陇西行》中的“请客兆堂上,坐客毡瞿艇。清白各异槽,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跪拜,然后持一杯。”描写了主人殷切待客的情景。又如属相和歌清调曲的《相逢行》,极力描写了富贵之家的豪华:“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豪华生活自然离不开酒。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全部是乐府歌辞。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其《短歌行》开头两解即与酒有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未晋初,阮籍创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古琴曲,名曰《酒狂》。南北朝民歌中,写酒的也有不少,例如清商乐《读曲歌》。当时,民间音乐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都统称为清商乐。《读曲歌》属吴声歌曲(产生于吴地的歌曲的总称,含许多曲调)。“读曲”亦作“独曲”,即徒歌,歌唱时不用乐器伴奏。歌中有这样的词句:“思难忍,络啻语酒壶,倒写侬顿尽。”

  隋唐时期,为歌唱写作的诗人很多。李白、元旗、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李益等诗人的不少诗,都曾被人们传唱,其中不少与酒有关,例如李商隐的《杨柳枝》:

  暂凭搏酒胜元悔, 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似惜长条。

  杨柳校乃乐曲名。有白居易诗为证:“六么水调家家现,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昕,昕取新翻杨柳枝。”

  又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唐代曾广为传唱。此曲原是一首琴歌,因琴歌将王维的诗重复了三次,故取名为《阳关三叠》。这首琴歌在流传过程中,渐渐脱离歌词成为一首古琴独奏曲。

  唐贞观、开元年间,曾流传一首《凉州曲》:汉家宫里柳如丝, 丰觅桃花连碧池。圣寿己传千岁酒, 天子更贯百僚诗。

  《乐苑》曰:“凉州,宫调曲。”《乐府杂乐》曰:“梁州曲,本在正宫调中,有大遍小遍。”

  《醉渔唱晚》也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其作者,有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及“后世隐者”等几种说法。乐曲描写了渔夫放声高歌、豪放不羁的醉态。

 �《鼗屠制字械�《倾杯乐》,则是唐代流传的一支琵琶曲。

  宋代的歌曲,主要是词。作为歌词的宋词,“以协音为先。音者何?谱是也。"(宋·张炎《词源》)宋词的词牌,也就是乐曲,与酒有关者甚多,例如:醉太平(醉思凡)、酒蓬莱、醉中真(即洗溪沙)、频载酒、醉厌厌〈即南歌子)、醉梦迷(即采桑子)、醉花春(即渴金门,又名不怕醉、东风吹酒面)、醉泉子、倾杯乐、醉桃源(即阮郎归)、醉偎香(即朝中措)、醉梅花(即鹤鸪天)、洒落魄(即一制珠,又名醉落拓)、题醉袖(即踏莎行)、醉琼校(即定风波)、酶江月(即念奴娇)、貂裘换酒(即贺新郎)。

  宋词中,反映或描写洒的作品不少。例如苏轼《念奴娇》的“人生如梦,一搏还酶江月”,《水调歌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另外,姜菱《石湖仙》、《淡黄柳》、《角招》、《越九歌》、《霓裳中序第一》、《惜红衣》、《翠楼吟》、《玉梅令》都唱到了酒。

  在南宋,音乐还被用作推销洒的手段。“赌军酒库"在每年清明节和中秋节前后都要利用乐队、妓女和女孩子,或执乐器,或装扮故事中的角色,列成队伍,在街头游行,为推销新酒进行宣传。从酒库出发,到官厅表演了杂剧,演奏了音乐,再回到酒库。

  金代,诸宫调《董西厢》卷七之尾声,板式为散板,结束音落在商音上,其内容也牵涉到酒:“红娘怪我缘何害,非关病酒,不是伤春,只为冤家不到来。”

  元代的歌曲一一散曲,曲牌甚多,其名称与酒有关者,据不完全统计有:醉花阴、倾杯序、醉太平、醉扶归、醉中天、醉乡春、醉春风、醉高歌、醉旗儿、沉醉东风、沽美酒、梅花酒、醉娘子(又名真个醉)、醉也摩草、醉雁儿,等等。元代的戏曲一一杂剧与南戏,皆有乐谱传世,其名称与酒有关系的,杂剧有醉中天、梅花酒、酒旗儿、沉醉东风、醉春风、沽美酒、醉娘子、醉扶归、醉花阴、醉中天、醉太平;南戏有醉娘子、醉罗歌、沉醉东风、醉翁子、醉太平、醉扶归、醉中归、劝劝酒、(北)沽美酒带太平令、醉侥侥。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萌正太重光
35 岁
27 两
0 条
153
145#
 楼主| 慕云荒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4-12-19 12:54:26 | 只看该作者
酒与音乐——美酒飘香歌绕梁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不难发现:音乐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周至春秋时期,歌曲主要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贵族和士大夫根据民歌改编创作的歌曲,颂是祭祀乐歌。风雅歌曲在宫廷及士大夫宴乐时演唱,一般以瑟或琴伴奏,故有“弦歌"之称。颂亦用瑟伴奏,但也有加琴或搏拊的。现存歌词305首,即孔子所编的《诗经》一书。这305首歌曲中,有不少与酒有关,例如有12首风、雅歌曲经常被士大夫用于“乡饮酒礼",它们是《鹿鸣》、《四壮》、《皇皇者华》、《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关帷》、《葛草》、《卷耳》、《鹊巢》、《采蘩》、《采苹》,被称为《风雅十二诗谱》。这套诗乐用律吕谱记写,是宋乾道(1165一1173年)年间的进士赵彦肃所传唐开元(713一741年)年间一般仪式所用之歌曲。

  《风雅十二诗谱》中,有些歌直接描写了酒,例如《鹿鸣》的第二、第三段:

  呦呦鹿鸣,食野之慧。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忖t,君子是则是放。我有旨酒,嘉宾示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苓。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再如《鱼丽》:

  鱼丽于言,鱼尝室。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言,纺维。君子有酒,多且旨。鱼丽于言,鱼匡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借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三如《南有嘉鱼》:

  南有品金,是然革革。意子有理,品真式是以乐。
  南有嘉鱼,羔,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衔。
  南有缪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辙,羔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萍、又思。

  战国时期,酒在音乐中也有反映。例如楚辞《九歌》之一《东皇太一》中的:

  瑶席兮玉啡,主持把兮穗芳。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梓兮树鼓,疏缓节兮安歌,陈芋瑟兮浩倡。..

  《九歌》本是古代乐歌,《离骚》、《天问》都曾提到它。传说它是夏启从天上偷来的。屈原在这部民间祭神的乐歌的基础上,创作了用于朝廷大规模祭典的同名祭歌。《东皇太一》就是其中的一篇。它多次重复,曲调比较简单。

[color=DarkRed]从此你我,各自安好。[/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6-9 14:58 , Processed in 0.476341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