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查看: 201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流人物] 金庸如何评骘书中人物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3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稿乃台北记者访金庸时,金庸所答,似乎是在他计划修订书的时段。共有22个问答:先把目录列在下面,各位也可捡自己喜欢的看
   
     1.古往今来,故事大致大同小异。 2.诸葛亮不过是个参谋
     3.作者修改自己已出版的作品,是世界通行的惯例。 4.段皇爷如果当政,未必勤政
     5.吉川英治先生的想像力比我更夸张 。 6.哈姆雷特重视的是内心的反省
     7.笑傲江湖有很多的隐味。 8.天龙八部确实受到佛学影响
     9.我笔下的女子是凭空想像的。 10.降龙十八掌名目静待修订分解
     11.韦小宝有高人指点 。 12.灭绝师太之恨和切身经验有关
     13.所谓影射,瞎猜居多。 14.年轻人不要学写武侠小说
     15.新想法更好之时才有改动。 16.可以说是香香公主显灵
     17.乔峰降龙十八掌最厉害。 18.小龙女就叫小龙女
     19.是我要杨过小龙女团聚。 20.大侠虽老,决不「老顽童化」
     21.李秋水喝醋,神功受阻;三焦经脉再损,又成侏儒。      22.大侠退隐后,从事何种行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沙发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40:17 | 只看该作者
1.古往今来,故事大致大同小异
     斗胆请问您,谢逊带翠山夫妇前往冰火岛并失去双眼的过程,为何与杰克伦敦的《海狼》神似?丁典冤狱与《基督山恩仇记》似乎也相当类似?韦小宝到神龙岛,见教主夫人任意撤换岛上人事,教主却麻木不仁,又和江青带红卫兵作乱,毛泽东不闻不问也相当类似,是否真有关联?(洪振发/高雄)
     金庸答:
     你希望在看过的作品中找寻相同的事例。其实西洋文学研究者作过一个归纳统计,认为古往今来,故事大致大同小异。各种名著的主要情节,归纳起来只有三十六种,例如复仇、误会、相貌近似、浪子回家、兄弟相认等等。莎士比亚的三十七个戏剧作品,本事全部以别人的著作改编而来,歌德的伟大作品《浮士德》,故事也经不少人写过。这两位大作家在老故事中注入了深刻的内容,改变了角色的性格、增加了丰富而复杂的人生含义。莎士比亚的大悲剧《李尔王》写三姊妹的故事,这在任何民族的民间故事中都有的,两个姊姊阴险不仁,第三的小妹妹仁善而可爱,童话《灰姑娘》中就有这故事。
     广州中山大学的教授施爱东先生分析《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桃花岛求亲、黄药师考以三题的情节,出於我国呆婿的民间故事,我写作时心里无此意会,但他一加分析,我就觉得很有道理。
     许多文学作品往往受到民间传说的滋养而作者不一定自知。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有不少俄罗斯民歌,我们听来特别亲切好听。施爱东先生分析《天龙八部》中马夫人与乔峰的怨恨有武松杀潘金莲、石秀杀潘巧云的影子。他的分析很好。
     不过最近拍成的《天龙八部》电视本,将马夫人写成潘金莲、将乔峰写成武松,那便是很大的败笔,将本来相当精采的马夫人(我自以为,马夫人是《天龙八部》中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仅次於乔峰,在文学上品味算是高的)全然庸俗化了,编剧与导演根本不懂书中的马夫人(女演员演坏了,但不是演员的责任,钟丽缇小姐的扮相和演技都很好),编导要她这样演,她没有法子。
     演马夫人最好的演员,我以为是香港话剧团的覃恩美小姐,几年前我在英国牛津大学的食堂中遇到她,原来她嫁了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谭教授。最近又在香港大学的一个聚会中见到她,原来她先生谭教授做了港大的副校长。两次意外相逢,都不胜惊喜。除了她自己的杰出演技外,还因为舞台剧《乔峰》的编导卢景文先生艺术修养很高,他曾去义大利学歌剧艺术,在香港制作和导演过好多部义大利歌剧,现在是香港演艺学院的校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板凳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41:54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能期望根据我小说拍摄的影视片编导都是演艺学院的校长,主要演员都是牛津大学教授、港大副校长的夫人,但可以盼望编导先生们不要任意改动小说的内容,然而,即使最近这部《天龙八部》电视整体很好,马夫人部分却很令我失望。
     马夫人是马夫人,潘金莲是潘金莲,两个女性完全不同。洪振发先生喜欢将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与情节拿来比拟,觉得很像,那是一种危险的习惯。潘金莲不同於潘巧云,也不同於卢俊义的夫人李氏。芳官有点像晴雯,柳玉儿也有点像晴雯,然而三个姑娘完全不同,如果老是想她们的共同点,文学欣赏力就有待提高了。(美国当代有一位很有地位的文学教授Harold Bloom,他目前在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教人文与文学,有部新作How to Read and Why,教人怎样读小说和读诗,内容不算十分精采,但值得一读。我以为读到教人怎样读小说,小说家V.Nabokov的「文学演讲录」可能更合用,那是他在史丹福大学、康乃尔大学教小说的讲义。台湾人喜欢美国教授,所以我这里不介绍英国的作品了。)
     一、当与一个体魄及武功远远超过你的人同处於一地而他企图伤害你时,最直接的方法往往是攻击他最纤弱的器官,那便是眼睛。荷马所作的《奥德赛》中,攸里西斯为巨人西克洛斯(Cyclops)所困,西克洛斯身躯大极,但只有一只眼睛。攸里西斯弄瞎了他这只眼睛而逃命。中国旧小说《绿野仙踪》中,学练仙法的冷于冰奈何不了巨大的鲲鱼精,只得放出戳目针,戳瞎了鲲鱼精的双目,才夺到「天罡宝枢」的天书。杰克伦敦多半读过《奥德赛》,但我相信他一定没有读过《绿野仙踪》。
     二、狱中难友间结成好友而传授本事,那是极自然的过程。中国扒手的神技,多数是在狱中学来的。柏杨先生在台湾蒙冤入狱,他在回忆录中说,他在狱中也曾结识了一些同遭不幸的难友。《三国演议》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写曹操将神医华佗下狱,华佗在狱中得狱卒「吴押狱」善待,华佗便在狱中将神奇医书「青囊书」传於吴押狱,传其神妙医术,大概法国大仲马并不是读了《三国演义》而得此灵感。
     三、韦小宝在神龙教,见到教主夫人重用少年男女。教派领袖爱用少年男女,自古已然,少年人入世未深,经验不足,知识较浅,易受鼓动指挥,遇事时奋勇当先。太平天国洪宣娇的红灯照部队中吸收大量少女,义和团中多少年男女均是其例。古波斯山中老人以青少年作暗杀杀手,效果极佳。相信江青女士并不是因为读了《鹿鼎记》中神龙教的故事而重用红卫兵。阁下极喜联想,我看了你的名字「洪振发」,联想到「水遍」,洪水振发、遍地是水,大概与陈水扁先生没有巧合吧?
     公元前三三三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高蒂姆,当地有一个极难解开的绳结,相传有谁能解开,就能君临万邦,征服世界。亚历山大到达后,觉得此结无法解开,就拔出剑来,一剑斩开,这结就算解开了。后世称之为cut the Godian Knot,「一剑斩开高蒂姆结」即意为「快刀斩乱麻。」我国北齐时,齐高祖高欢拿一大堆乱丝,叫他的几个儿子解开,先成者胜。次子高洋提刀将乱丝斩开,宣称「乱者须斩」。亚历山大与高洋后来都了不起,高洋个性**,但办事明快果决,相信不是照抄亚历山大的故事。唐太宗有一匹劣马,不能驯服,群臣鞭打索套都没有办法,武则天叫人拿铁挝击马头、用匕首刺马首,搞得流血满地,那马就驯服了。三个故事有相似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地板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42:40 | 只看该作者
2.诸葛亮不过是个参谋
     我曾看过一个大陆作家,他提到金庸老师有意写三国谋将周瑜,是真的吗?您对周瑜的评价为何?(安裴淳/台中.梧栖)
     金庸答:
     我在和日本池田大作先生的对话中,曾谈到《三国演义》,我说《三国演义》大大歪曲了诸葛亮与周瑜的关系,根据正式的历史记载,赤壁之战东吴与蜀汉联军的胜利,主要是周瑜与孙权的功劳,诸葛亮不过在旁参谋而已,但《三国演义》抹杀了周瑜的贡献,而且将他丑化了。我说我曾有意另写一部关於三国的历史小说,抬高周瑜、赵云、顾雍、陆逊、羊祜等人的地位,但后来想《三国演义》写得这样好,又已深入人心,我另写历史小说,一定及不上罗贯中先生,这个主意就不去实行了。将来如果我写历史的评论文章,或许会评述这些历史故事。


3.作者修改自己已出版的作品,是世界通行的惯例
     最近《金庸小说》修改版引起相当多人的讨论,我好奇的,金先生的改写对於大众娱乐的影响或许不大,但明显冲击到「金学研究」的讨论,请问先生如何看待不同版本的问题,或是读者应抱持何种态度?(李志桓/嘉义.中正大学)
     金庸答:
     一个作者(或任何艺术家)修改自己已出版的作品,是世界通行的惯例,英国小说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他的《锦绣前程》(The Great Expectations)出版后,变动了结局另写。亨利.詹姆士(HenryJames的小说《一位女士的肖像》(ThePartrait of a Lady)在一八八○年出版,二十八年后他大改而特改,到一九○八年出版定本时,结尾与原来大不相同了。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一本作品的著作权属於作者,也即知识产权属於产权的创作者,这是国际通例。有人认为作品发表后,作品即为社会「公器」,属於社会所有,这样理解是不合法的。作品的知识产权,要到作者逝世五十年之后才属於社会「公器」。所以目前任何人不能修改古龙先生的作品,但可以修改《红楼梦》或《三国演义》,因为后两书的作者逝世已超过五十年,虽然,任何人大胆修改《红楼梦》或《三国演义》,读者一定不接受。
     我的好友沈君山先生初闻我修改小说,大大不以为然,当面表示抗议。后来读过《射雕英雄传》修改本后,写信给我,赞扬改得好,认为远比原作进步。可能他的赞誉主要是出於对我的友谊,无论如何,我十分感谢他的欣赏。
     你问学术讨论中的版本问题,我以为新旧都可读。可以说改得好,也可以说改坏了。对於狄更斯的《锦绣前程》,后世的评论有人认为改由大团圆结局较好,也有人喜欢维持原来轻微的哀愁气氛较有韵味。
   
     4.段皇爷如果当政,未必勤政
     请问您觉得您笔下的人物之中,谁最可能成为勤政爱民、政通人和的政治人物?(小米/台北.士林)
     金庸答:
     我小说中描写的政治人物不多,要求他「勤政爱民、政通人和」,大概《射雕英雄传》中的耶律楚材,会是一位较好的政治人物,其次是《天龙八部》中的段誉、萧峰;《鹿鼎记》中的康熙;《射雕英雄传》中的段皇爷、朱子柳;《笑傲江湖》中的定闲师太。他们多数不是政治人物,但品格很好,如果当政,未必勤政,害民却不会。
   
     5.吉川英治先生的想像力比我更夸张
     我是个住在台湾的「金庸迷」日本人,记得您在某次访谈中提及看过吉川英治等日本作家的作品,想请教的是,《书剑恩仇录》里头,陆高止用金针把苍蝇钉在板壁上,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也提过武藏用筷子抓苍蝇,这两个绝技是否有关?(户田一康/台北.松山)
     金庸答:
     陆高止把停在板壁上的苍蝇射金针钉住,并不太难,宫本武藏用筷子夹住正在飞的苍蝇,我想起来几乎不大可能。吉川先生的想像力比我更夸张了。
     我写陆高止,完全没有受到吉川先生的影响。我写陆高止金针钉苍蝇是在一九五五年。我至今不能阅读日本文,读到吉川小说的中译本,至少是在写陆高止的二十年之后了。吉川先生写宫本武藏,最好的一段情节,我以为是他能从高手以长刀劈削花枝的手法中看出高手的刀法来。一般而言,日本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武技,远不及台湾、香港武侠小说的多彩多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5#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43:17 | 只看该作者
6.哈姆雷特重视的是内心的反省
     莎士比亚作品中,那一个人物您最喜爱?您认为他/她对於您创作武侠小说有什麼影响?因为《哈姆雷特》似乎被认为具有武侠小说的通型?(Khong Man Woo/马来西亚.沙巴)
     金庸答:
     我最喜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及《罗密欧与茱丽叶》,《哈姆雷特》完全不像武侠小说,其主旨是写丹麦王子对人生和生活中无奈情况的探索,著重内心的反省,缺少行动的能力,恰与武侠小说通型相反。反而,白羽先生的《十二金钱镖》,结构和《罗密欧与茱丽叶》有一点点类似,但绝不是抄袭莎剧,因《十二金钱镖》以喜剧收场,更类似於西班牙的名著小说El Cid。
   
     7.笑傲江湖有很多的隐味
     我觉得整部《笑傲江湖》中充满「隐喻」。令狐冲天生赤子的隐、任盈盈厌弃世俗的隐、莫大先生大隐於市、任我行等待东山再起的隐、向问天怀才不遇的隐,试问东方不败练成葵花宝典,甘居妾妇是否亦为隐呢?(林宜贤.林尚颖/台中.潭子)
     金庸答:
     《笑傲江湖》确是写了很多「退隐」,江湖人物中的有识之士,对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情况感到不耐,希望「退隐」而寻求到自我与自由。东方不败是一个有强烈同性恋倾向的武学高手,他身为男子,但很盼望做女子(是否练成葵花宝典或辟邪剑法不是问题之所在,主要是遗传与基因的关系)。
   
     8.天龙八部确实受到佛学影响
     请问《侠客行》里头的龙、木两岛主,是否为龙树菩萨的隐喻呢?《天龙八部》、《侠客行》是否表达佛学两大支柱(慈悲与般若)的著作呢?(邝万禾/马来西亚.沙巴)
     金庸答:
     我并不十分崇拜龙树菩萨的佛学。《大智度论》可能不是龙树菩萨作的(?)。我十分倾倒於《大智度论》,但对《中论》、《十二门论》等等中观之学不大懂。《天龙》受到佛学影响,那是肯定的。
   
     9.我笔下的女子是凭空想像的
     请问您笔下的女子性格、形像是有所凭的吗?您是先架构出故事再塑造人物,还是依人物创造故事呢?(任意门/台北)
     金庸答:
     我笔下的女子,性格塑造是凭空想像出来的,我周遭的女性,很少有阿九、阿碧、小昭、郭襄、阿朱那样可爱的性格。我创作武侠小说之时,人物和故事同时构造,两者必须一致而调和。
   
     10.降龙十八掌名目静待修订分解
     请问降龙十八掌的所有掌法名称是什麼?因为我总兜不齐。(辛悦庆/高雄)
     金庸答:
     降龙十八掌的全部名称,在修订版《天龙八部》中会出现,因为我自己不会打这十八掌(一掌也不会),无法向萧峰与洪七公、郭靖三位大侠请教,修订版的稿本又不在手边,现在不能答覆你了,对不起!(这一招是「神龙摆尾」。)
   
     11.韦小宝有高人指点
     韦小宝曾算出行刺吴三桂的「王可儿」就是阿珂,请问一个连自己姓名都写不出的人怎会有此慧根?(杨佩玲/台中.龙井)
金庸答:
     这条问题其实是「指教」,很有道理,多谢。我今年下半年要修订《鹿鼎记》,那时要改为韦小宝身旁有人提醒他(例如是徐天川、钱老本之类人士)说:「韦香主,这姑娘多半是你的心上人阿珂。」韦小宝这才恍然大悟,拍腿称是。
   


作者:如果要当真   回复日期:2007-3-6   21:43:24     

     12.灭绝师太之恨和切身经验有关
     请问《倚天屠龙记》之中,为何峨嵋的灭绝师太会对明教如此深恶痛绝呢?(洪显荣/台中.大里)
     金庸答:
     因为明教杨逍害死了她的师兄(可能是她少女时暗恋的对象),又害死了她的爱徒纪晓芙(纪是她自己打死的,但她认定是明教害死),而张无忌为救锐金旗,又使她大失面子。
   
     13.所谓影射,瞎猜居多
     我曾看过有人说,东邪影射日本,黄药师的四大弟子即日本的四个岛;而欧阳锋影射西洋,即「欧洋风」,真是这样子吗?(侠道/台中.太平)
     金庸答:
     我任何小说的情节,都不影射任何事物。所谓「影射」云云,全都是瞎猜,认为《笑傲江湖》有影射性的人更多,也都毫无根据。自古以来,所谓「影射」,都是捕风捉「影」,无的「射」矢。
   
     14.年轻人不要学写武侠小说
     我是一个五专生,我有志於武侠小说的创作,请问您,好的武侠小说需具备那些条件?(陈美君/台南)
     金庸答:
     年轻学生不要学写武侠小说。写小说很不错,但写所熟悉的人与事就好,例如父母、祖父母、邻居老师、朋友同学、兄弟姊妹等等。武侠小说包含的社会太广大,又是古代,写起来很困难的,对大人的感情也不会有深切的体会。大陆上有几位年轻的小妹妹,写了武侠小说要出版,请我题书名、写序,我全都不答允。她们写的小说还不错,但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怎麼懂大人社会和大人感情呢,单是文字有「神童水准」也没有用的。
   
     15.新想法更好之时才有改动
     近日看修订本的《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发觉差异甚大。请问您,在原创和新意之间如何取舍?(王怡仁/高雄)
     金庸答:
     新想法基本上不去牵动原创意。只有在发觉原创意不妥、不完全,新想法更好之时才有改动。原创意是「主」,新想法是「辅」、「宾」,不能「喧宾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6#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44:08 | 只看该作者
16.可以说是香香公主显灵
     我曾撰文讨论「香香公主在云端」,认为香香公主在云端是给予陈家洛力量;但金老好像认为那是陈家洛「幻觉」。笔者身为医师,觉得以「幻觉」视之未必妥当,不知金老如何解释?(王怡仁/高雄)
     金庸答:
     王怡仁医生关於「香香公主在云端」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我写这一段时,主要是从陈家洛的心理出发,他盼望香香公主又在云端现身,和他对话,而她所说的话,其实是陈家洛自己心中所要说的。他想像香香公主复活了,或者盼望她灵魂重现。王医生从医学观点,认为「显灵」更加可能,我想这样的观点可能更正确,也符合小说本意。小说家从心理著眼,觉得对陈家洛而言,幻觉与「显灵」其实并无太大分别,有些情况,其实是陈家洛的一厢情愿。一般人常在梦中见到去世了的亲人。亲人在梦中对他所说的话,其实正是他自己所盼望听到的,有些是他自己心理的反映。《红楼梦》中写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真真假假,可以说是幻觉,是他内心想像的反映,也可说是他见到的「显灵」
作者:如果要当真   回复日期:2007-3-6   21:45:09     

     17.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最厉害
     请问您笔下的乔峰、洪七公、郭靖三人之中,谁的降龙十八掌最厉害?(荒野猫/台北.北投)
     金庸答:
     这三人中,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最厉害,洪、郭二人的掌法,都是从乔峰手下传出来的(经虚竹代传弟子)。
   
     18.小龙女就叫小龙女
     请问小龙女的真实姓名究竟是什麼?(林昀/嘉义.民雄)
     金庸答:
     小龙女是给父母遗弃在终南山重阳宫之外的,全真教道人拾到她时,只在襁褓上见到一张字条:「此女姓龙,仁人君子若加抚养,感恩无既。」没有名字,后来她的师父领去抚养长大,只称之为「龙儿」,没有取名。金庸叙述她的事迹,称之为小龙女。
   
     19.是我要杨过、小龙女团聚
     请问您,《神雕侠侣》「十六年后,在此相聚」的伏笔是早已拟定,还是应读者要求而写?您又如何在长期写作中克服文风可能不一的困扰?(小玉西瓜/新竹)
     金庸答:
     我写小说,不受读者反应的影响。我要杨过、小龙女团聚,不是由於朋友或读者的意见,而是自己同情他二人的爱情,不舍得这样可爱的一对情侣到死不能相会。文风不一致,以后就要修改,使得统一较好。小说发表后又要修订,是因为重读自己的作品,发觉不满意的地方很多,非改不可。
   
     你的笔名很有趣,小玉西瓜很甜吧?
   
     20.大侠虽老,决不「老顽童化」
     您曾在《倚天屠龙记》后记提到,当时尚不解张翠山自刎时张三丰的心情,如今是否可趁著修订版,一写「老侠」历尽沧桑的心情?(王靖斐/高雄)
     金庸答:
     我从原创时杨过的年纪,现在增长为黄药师的年纪,不能依此而改动小说中人物的心情。现在已是「老顽童」的年纪,如果把杨过、张无忌、段誉、胡斐、狄云、黄蓉、郭襄他们全修改为「老顽童化」,那就天下大乱矣!这些是「坚决不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7#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47:48 | 只看该作者
21.李秋水喝醋,神功受阻;三焦经脉再损,又成侏儒
     有关天山童姥的身高问题,《天龙八部》第三十五回和三十六回说法不一,请问如何解释?又请问李秋水的脸伤,是在入西夏皇宫前或后造成的呢?(廖明达/台北.三峡)
     金庸答:
     所提的两点都是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要勉强自圆其说,变成不方不圆,须在新版「天龙」中大幅修改,才能解决矛盾。修改的办法:一、童姥幼时三焦经脉有问题,师父授以神功,修补缺陷,发身长大,与常人已无多大差异,故无崖子爱上师姐。她廿六岁时,李秋水喝醋,害得她神功受阻,三焦经脉再损,又再变成侏儒,不能越过二十六岁这一关。二、李秋水当成皇太妃后脸颊为童姥所伤,那时她武功高极,要掩饰甚易,如有人拆穿,举手即可杀却。
   
     22.大侠退隐后,从事何种行业?
     金老笔下的主角除郭靖有力守襄阳的功业外,其余都从江湖中激流勇退。请问他们如何安排落差极大的退隐生活?若转业,会从事何种行业?(黄素惠/台中)
     金庸答:
     这些大侠既决心退隐,落差很大的退隐生活不是他们努力寻求的目标,他们「看破、放下、自在」了,决不再努力去维持成就感。如再设法维持,就不是退隐了。武林中「金盆洗手」极难,行动上固须努力,心理上也须努力。杨过有小龙女相陪、张无忌有赵敏相陪、令狐冲有任盈盈相陪、狄云有水笙相陪、石破天有阿绣相陪、退隐有何难哉?不过这些大侠似乎其志只在追求到一个倾心相爱的爱侣,不存「为国为民」之心,并非「侠之大者」,袁承志似乎应当复回中华,努力於抗清大业;张无忌可能不能忘情於小昭,想到波斯去走一遭,但赵敏神机妙算,张教主大概不敢去、去不了。


最后是转自范美忠的一片文章
从四年前开始我就不看任何武侠小说了,但毕竟我曾迷武侠十五年,曾经如此地为之疯狂。这四年来曾经数次重新拿起金庸,发现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了,我知道自己也许永远不会再看武侠小说了,那么武侠小说在文学殿堂中究竟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对一般的武侠小说我们还可以不屑一顾,但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其意义和影响无疑已经大到谁也无法忽略的地步。不仅根据他的小说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影响巨大,而且在九二年北师大北大一帮人搞的小说大师排行榜中金庸还名列第四位,北大中文系的严家炎等人对金庸也是推崇到了极点;记得金庸到北大演讲是我在北大四年经历过的最轰动的大事;而以研究金庸著称的陈墨是社科院文学所的,可见金庸已经完全挤进了精英文学的最高殿堂,得到了承认。阅读金庸小说的读者从年龄分布来看,可以说是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到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从阶层分布来看也是从贩夫走卒,政府官员,大学生到大学教授都有;从地区分布来看,金庸的读者遍及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海外。你如果到租书摊去看看,恐怕没有哪个租书铺没有金庸的小说。
  当然,攻击金庸的也不是没有,在我有限的了解当中,除了众所周知的的王朔看金庸,北京小混混挑战香港大侠之外,还有一个叫做骆爽的批评过金庸。骆爽的批评可能大家不太清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六、七年前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的,无非是说什么打打杀杀,暴力啊,没有人性啊,什么封建江湖观念啊,三妻四妾啊,逃避现实的幻想啊等等,具体还有什么给忘了。而王朔的批评大家都很熟悉了,下面还是再引一段:
  “谁读琼瑶金庸谁就叫没品位,一概看不起”,“情节重复,行文罗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时候,就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挡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整个故事情节就靠这个推动着。这有什么新鲜的?中国那些旧小说,不论是演义还是色情,都是这个路数,说到底就是个因果报应”“三言两语就开打,用密集的动作性场面使你忽略文字,或者说文字通通作废,只起一个临摹画面的作用。他是真好意思从别人的作品中拿人物,一个段誉为何不叫贾宝玉?若说老金还有什么创意,那就是把这情种活活写讨厌了,见一女的就是妹妹,一张嘴就惹祸。幸亏他前边还有个《水浒》,可以让他按着一百单八将的性格往他笔下那些妖魔鬼怪身上贴标签。这老金也是一根筋,按图索骥,开场人物是什么脾气,以后永远都那样,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正的邪的最后一齐皈依佛门,认识上有一提高,这是人物吗?这是画片。”“就《天龙八部》说,老金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老金大约也是无奈,无论是浙江话还是广东话都入不了文字,只好使死文字做文章,这就限制了他的语言资源,说是白话文,其实等同于文言文。按说浙江人尽是河南人,广东话也通古汉语,不至于文字上一无可为。” 中国旧小说大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以道德的名义杀人,在弘法的幌子下诲淫诲盗,这在金庸的小说中也看得很明显。金庸笔下的侠与其说是武术家不如说是罪犯,每一门派即为一伙匪帮。他们为私人恩怨互相仇杀倒也罢了,最不能忍受的是给他们暴行戴上大帽子,好像私刑杀人这种事也有正义非正义之分,为了正义哪怕血流成河。”
  客观地说,王朔的批评虽然有为了炒作故意过甚其词的地方,有看到金庸压过了自己,港台文化压过了大陆或者说北京那帮子人心怀不忿的私人恩怨,有故意过甚其辞以获得商业和眼球效应的动机,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另外再说一句,有人说仆人眼中无伟人,问题不在于伟人的平凡,而在于仆人终究是仆人,王朔看金庸有点像仆人看伟人的意思,虽然金庸也不高深,但从无文化反文化的王朔来看,也有点那个意思了。
  但把它跟琼瑶小说相比还是不恰当的,虽然说作为商业写作,他们都有一些迎合读者的俗套,都是造梦人,但还是有区别的。首先从读者群来看,琼瑶的读者主要是高中以下十七八岁的处在青春幻想期的无知少女,面要狭窄得多;其次从表达的东西来讲,琼瑶太单薄,重复罗嗦肤浅,就那么两下子,其作品主人公也难于给人留下什么印象,而金庸小说能得到精英文学圈的认同,而且魅力如此之大,可以让人重复看五六遍,能够让人熬通宵看,甚至不看完就不吃饭,那就不能简单地否定了。毕竟你王朔的小说不过只有北京一帮小混混看,最多是北方吧,南方就没戏,香港台湾海外华人更不认你,如果你的是鲁迅啊卡夫卡那样的精英化写作还有理由,鄙视别人肤浅看不懂,但你的不也是媚俗的商业化口语写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8#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48:17 | 只看该作者
“老金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老金大约也是无奈,无论是浙江话还是广东话都入不了文字,只好使死文字做文章,这就限制了他的语言资源,说是白话文,其实等同于文言文。按说浙江人尽是河南人,广东话也通古汉语”。
  这是王朔对金庸小说语言的指责。他没有说错,金庸的语言确实是用的过去的文字,他基本没有以方言为主进行写作,这并不是因为全国通用普通话就只有北京人才能用方言写作,比如沙汀的《在其香茶馆里》,李吉吉人的《死水微澜》是用的的四川方言进行写作,陈忠实的《白鹿原》是用的陕西方言进行写作,如果说以上语言皆属于北方语系,而与普通话差异不大的话,那么韩子云的《海上花列传》则是用的上海方言进行写作,所以金庸并非不可以用方言写作,虽然那会限制读者群体。但究其实,金庸不用方言写作并非是因为江浙广东方言入不了文字(我觉得从语言的角度还可以进行划分:一种是口语写作,比如王朔老舍以及一些四川作家等;一种是用一种书面的独特性的文学语言进行写作;一种是综合型语言写作),一方面武侠小说有自成一体的江湖黑话系统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话语方式;另一方面则可以说金庸刻意综合语言,他的小说总体上说拒绝了白话文运动以来的现代汉语,以及西学东渐以后西方传入中国的翻译体语言和新名词。而他的语言是一种综合,以传统白话小说和武侠语言系统为主,综合了古代经史子集各家典籍,古代经典,历史著作以及诗词等作品中的语言,偶尔还根据人物的出生地用用方言,比如《笑傲江湖》中青城派的操四川方言,韦小宝偶尔骂一句扬州方言“辣块妈妈”,那么这些文字死没有死呢?我们说语言作为表意的能指,作为存在的外显的表达和言说,所指在不断变化,语言也在不断变化,语言完全不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话,其结果就会导致能指和所指的错位,消失所指的语言就会变成空洞的能指,即死语言。但问题在于一方面古代白话并不等于文言,它也在不断变化,对比一下关汉卿的白话和曹雪芹的白话就可以看出来,所以白话文运动以前的白话并没有文言那么僵死。这是一方面,另外,语言的演变或者说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截然分开,一刀斩断的,那样的思维是生硬地以理论的逻辑代替历史事实的逻辑,一部分古代白话或许已经死亡,而相当部分却可以流传下来并且还有生命力,继续汇入现代汉语当中,另一方面从我们对古典语言的继承来看,五四白话文运动本身并没有错,但另一方面白话文运动之后大量使用欧化语言却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语言的确承载了传统文化和积淀下来的民族审美心理等信息,这里又用得着李泽厚的审美心理积淀文化心理结构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理论了,为什么我们读白话文以来的许多诗歌和小说都有一种隔的感觉,我想这跟近百年来我们对传统语言的过于排斥不无关系!不仅如此,49年以后我们对古代典籍完全当作封建糟粕加以排斥,导致了我们的语言更加没有文化内涵。这本来是大陆在语文教学和文学创作方面的一个问题,王朔不以不学无术,没有文化而羞愧,反以自己的粗鄙无文,斩断传统的市井语言而自豪,再次显示了他的无知和反文化的本质!相反,香港台湾就明显不一样,我们感觉全是古代白话,也许香港台湾的读者感觉就没有那么强烈。
  何况我已经说了,口语只是几种语言方式之一,它并不比书面文学语言写作和综合型语言高到哪里去,关键还是要看你写得好不好,与其说金庸无法用方言口语进行写作,还不如说他根本就不想用口语写作,我始终认为用方言写作的作家层次都比较低,不成气候。口语的优点在于贴近生活和时代,鲜活生动,容易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但问题也是明显的,一方面容易造成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比如王朔的北京方言南方人读起来几乎就毫无反应,如果翻译到国外损失就更大,大家从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翻译过来的效果也可以看得出来,都德的《磨坊书札》是用法国普罗旺斯方言写的,翻译成汉语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而且时代变化以后口语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方言非常容易过时,而书面文学语言的演变就缓慢得多。
  我为什么不喜欢口语写作的作家比如老舍王朔?因为口语说到底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的语言,它要照顾大众的平均水平甚至低水平,因此思想和情感的表现力必然都比较低,我们说深刻的东西只能用深刻的方式表达(比如你不能要求鲁迅的《野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只能用独特的书面语言表达。一个作家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对世界对人生独到的观察、理解和表现,他的独特言说是趋近存在的言说,因为每个个体此在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他的存在性言说必然也要用独一无二的语言,因此独特性个人化文学语言高于金庸的综合型语言,而金庸的综合型语言又高于口语型写作,口语型写作是最低档次的,口语型写作必然是肤浅的,你不能从这样的作品当中去看到独到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思想,我否定王朔和老舍跟他们用口语写作不无关系,太浅薄了,读起来象喝白开水,根本没兴趣读下去。
  而金庸这种综合不仅使他更容易获得大多数的读者,能够投合我们的传统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而且他对现代白话和西化语言的有意识的拒绝反而获得了双重效果。一方面使他的语言让我们读起来觉得水乳交融,仿佛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搏里;另一方面它恰恰投合了我们的反商业文明反现代性的心理期待和怀乡情结寻根欲望,我们阅读金庸小说就是对日常生活的逃离,也是对现代工商业社会的逃离。
  最后就是对普遍人性的书写,与民国武侠相比,新武侠尤其金庸古龙的武侠写作是注重人性表现的,尤其金庸更注重人性中的可笑的一面,但同时也注重自我和超我的一面,表现的是在社会历史层面展开的人性。而古龙则更注重本我和潜意识的表现。
  靠着这种无所不包的讲述故事的方式金庸获得了最大多数的读者。上面也是我认为金庸是大师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9#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48:51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对金庸小说的水平和历史地位应该如何评价呢?
  “金庸肯定是天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他必将不朽。”
  理由如下:
  一:雅俗共赏,获得了最大多数的中国或者说华人读者。尤其是对刚接触传奇武侠小说的读者来说,金庸小说的魅力之大难以想象!你可以设想,对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读金庸的小说,你还会为别的作家的小说熬通宵吗?你会重读一本小说五遍甚至十遍吗?说实话,四大古典名著和鲁迅我一般都只看了两遍。而金庸的书任何时候拿起来,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都能看下去,可以边吃饭边看,可以在睡觉前看几分钟,可以在周末的时候躺在床上看个通宵,其趣味性实在太强了。
  二:塑造了数量最多的各种各样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也有此效果,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毕竟不完全是罗贯中和施耐庵个人创作的,是以民间长期的流传为基础的。《红楼梦》毕竟只有一部,鲁迅的作品毕竟数量有限。而金庸的创作竟如长江大河,源源不绝,而且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全靠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虚构,如果说写出一本还可以理解的话,《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如此多的大部头著作,而且基本做到了不重复,一本一个样,那真是太不简单了。就算质量上比较于《红楼梦》和鲁迅差距比较大,从数量的角度也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了。
  反驳王朔:
  “情节重复,行文罗嗦” “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这个评语如果用在梁羽生身上就非常贴切,而相反,我倒觉得金庸的语言非常简洁,金庸的小说动则厚厚三大本或者五大本,读起来却毫无罗嗦之感,这是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地方。至于重复更不知从何说起,我说金庸的创作力如长江大河滚滚而来,源源不绝不仅是指他的作品数量多,部头大,而且也因为他不重复,否则如果真是重复的话,我们还看得下去吗?金庸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也是个很自负的人,我们可以看得出,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从陈家洛到韦小宝,他每一部都在追求变化,虽说在细节和一些次要人物上有些重复的地方,但总的来讲不存在重复问题。
  至于说“金庸笔下的侠与其说是武术家不如说是罪犯,每一门派即为一伙匪帮。他们为私人恩怨互相仇杀倒也罢了,最不能忍受的是给他们暴行戴上大帽子,好像私刑杀人这种事也有正义非正义之分,为了正义哪怕血流成河”,我们说金庸的小说是英雄传奇写作,表现的本就是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个世界的规则,你不能用现实社会的规则去衡量它,黑社会江湖本就是奉行赤裸裸的暴力原则;至于打打杀杀,这里借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人的两大本能是性本能和攻击暴力本能,我记得小时候一看到打仗的电影就来劲,比如《南征北战》啦什么的都看得津津有味,大多数的男孩恐怕都有个这样的特点。因此我们从流行文学和电视电影中可以看到,性和暴力永远是吸引人的主题。不管我们从理想主义的层面如何否定它,文学与道德无关,借用当代批评家评价新写实小说的一个批评术语:只表现,中止判断;何况,你从金庸的小说里真的只看到打打杀杀吗?金庸的武侠不是陈青云的小说。至于说金庸小说中没有政府和法治,是无政府主义的,一方面这是个想象的世界,满足我们的英雄欲望伟大欲望;另一方面这样的世界也并非不可能,比如社会秩序崩溃之后的乱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5 岁
1282 两
0 条
40
10#
 楼主| 宁庸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6-6 22:49:30 | 只看该作者
对金庸不能评价过高,金不能跟曹雪芹鲁迅等并列的理由
  一:语言太粗糙。
  这一点在大学以前我一直没有感觉到,相反我还觉得《鹿鼎记》的语言非常好,到大学毕业以后看了大量的外国世界名著反过来再看金庸小说,我发现别的不说,妨碍我读下去的最大一个障碍就是语言问题,就象看了欧洲四大联赛无法忍受我们的甲A一样。这跟《红楼梦》的语言可以当散文读甚至当诗来品评就差距太大了,跟鲁迅的独特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字相比,金庸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一个语言粗糙的作家要捧得太高恐怕比较困难。
  二:商业写作和武侠写作本身的弱点。
  金庸写作的时候始终把读者装在脑子里,处处考虑读者趣味,有没有悬念,搞不搞笑,读者看不看得懂,结果趣味性传奇性导致的结果是虚拟的世界当中看到的社会和人生也是虚拟的。由于金庸个人性格达观,由于他以讲故事为主写的是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由于他主体从作品中的退出,由于他的反现代性和反西方性,因此他就没能表达现代性的个体困境和真实感受,我们从他的虚拟的童话世界中醒来之后倍感怅然,而一当我们从学校走进社会,一当我们丧失幻想,我们开始面对人生和社会的真相,我们就再也无法沉入不真实的幻想当中,我们就很难再看得进金庸小说,我跟我认识的所有爱好文学的朋友探讨过这个问题,目前还没发现例外。
  金庸虽然做到了雅俗共赏,他的小说到底还只能是通俗小说,挤不进精英文学的殿堂。由于非现代性,在阐释金庸小说的时候你既无法应用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也很难应用现代文学批评术语,民族大义这些东西都是很传统的东西。当然他的作品中也不是一点现代性都没有,比如岳灵姗喜欢与岳不群相似的林平之而不喜欢令狐冲你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理论来进行精神分析批评和解释;郭靖对武功的怀疑你可以认为是工具与价值、知识与信仰的矛盾;欧阳锋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现代性追问倒是很有意思,但被他置入武侠语境和总体幽默语境之后,现代性被消解无余,反而造成了陌生化的反讽幽默效果。
  三:综合性创造却非独创。
  “他是真好意思从别人的作品中拿人物,一个段誉为何不叫贾宝玉?若说老金还有什么创意,那就是把这情种活活写讨厌了,见一女的就是妹妹,一张嘴就惹祸。幸亏他前边还有个《水浒》,可以让他按着一百单八将的性格往他笔下那些妖魔鬼怪身上贴标签”。
  王朔这个说法是没有错的,不仅段誉让人想起贾宝玉,而且黄药师无疑让人想起魏晋人物,比如他“非汤武而薄周孔”,而杨过的狂也并不新鲜,论语里面就有高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楚狂接舆,而且还有李白这样的人物可以借鉴;至于乔峰无论如何就让人想起击筑而歌的高渐离,萧萧易水冷的荆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大梁豪杰朱亥侯赢等人,一句话“燕赵慷慨悲歌之士”。韦小宝无论如何让人想起阿Q,还有对历史逐鹿和历代帝王尤其对嗡嗡嗡太祖的形象借用;还有其他许多类似的借鉴,不一一举例。
  从情节上来看,模仿之处也很多,比如铁胆周仲英掌毙独子的情节无论如何会让人想起梅里美的小说;而从结构技巧上来说也不新鲜,他比较讲究技巧的《飞狐外传》也会让人想起《蝴蝶梦》的写法,其中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讲述也不新鲜,比如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的叙事手法。还有对历史的概括,尤其《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二书,说深刻只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有《史记》在前,有李宗吾的《厚黑学》在前,有鲁迅的小说杂文对历史文化对国民性的批判在前,哪还有什么新鲜的呢?我们不仅在历史著作中可以看出这些道理,在现代中国社会中自己也可以体会出来。而且《天龙八部》等又是佛学观念的演绎,我在金庸小说里面可以看到儒佛道看到历史,就是看不到金庸自己的东西,所以金庸虽然无所不包,虽然博大却不精深,虽然是综合创新却非横空出世的独创,没有对历史人生人性的新的发现。就像吴祖缃说钱钟书:“你的《管锥编》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你自己!”
  四:写女性和爱情的全面失败。
  我们说在传统意义的小说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女性和爱情写得成功与否,至为关键,金庸写不好爱情和女性的原因:一是他的语言的粗糙。而且从他的语言特征来看本非以文采见长,他与古龙的区别在语言风格上有点象本色派的关汉卿和文采派的王实甫的区别。我们说美丽的女性美丽的爱情要用美丽的语言来表达,金庸本色的语言极不适合写女性和爱情。而且女性以及恋爱中的微妙复杂的心理也需要作者本人细腻的感觉力需要作者是至情至性多少还是有唯美气质的人,而达观智性情感粗糙的金庸适合写历史写道理适合旁观人性却不适合写爱情适合营造美丽朦胧的感觉氛围。比较起来他写女性就比古龙差得太远了。我把女人分为纯情、风情骚情三种类类型,金庸勉强能写好的是纯情型的少女,至于后两种类型,比如林诗音和林仙儿这种类型的金庸是不可能写得出来也不可能写好的。尤其专门写情的《神雕侠侣》一书,完全失败,一方面是他写爱情的失败;一方面是杨过这个狂人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金庸所有小说里最差的。
  五:从金学著作的低劣反观原著的水准。
  我几乎不看金庸研究著作,因为实在太糟糕,根本看不下去,问题出在哪里?倒并不是说研究者水平低下,肯定也不会高,从他去研究金庸这点来看(做金学和钱学研究的人你都不要高估他的智商)就可以明白。但更重要的是原著本就没有什么高度本就不值得研究,你再一阐释,那就更肤浅了,相反,我看阐释鲁迅的著作却百看不厌,研究金庸的陈墨严家炎无论如何无法跟钱理群林贤治比,因为金庸无法跟鲁迅比。
  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
  金庸为了照顾读者的文学历史等知识修养,把一切问题反复解说得透透彻彻,我在中学的时候水平有限,感觉不到这个问题。现在看来,照顾读者从审美上又带来问题,我们说中国传统诗词都讲究意在言外,绘画讲究留白,海明威有冰山理论,而现代德国伊瑟尔英伽登等人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则强调不确定性和留下空白,强调应该给读者留下索解和想象的空间,由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学识个性来体验想象从而对作品进行个人化的创造性解读,作者不应该笔无藏锋。从这个角度来讲,金庸与鲁迅的差距又比较大。
  七:作品的非批判性。
  当然,我们说文学不是道德批判,有些人强调只表现不判断。但真正伟大的作家不应该终止判断。比如曹雪芹如果不对当时的主流价值观进行否定性批判的话,他能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吗?《红楼梦》还有这样的价值吗?那种对既有价值观念不进行批判的作品意义和价值终究有限的,看看《三言二拍》就可以明白,所以有人对武侠小说的指责并非没有道理。金庸太照顾读者,太爱传统,以至于毒品都给读者吃。举个例子,我们看《阿Q正传》的阅读感受,先是嘲笑阿Q,渐渐觉得是在嘲笑我们自己,甚至于笑不出来了。而看《鹿鼎记》的感觉就不一样,金庸显然非常喜欢韦小宝。读者也是越看越爱,甚至在心理和观念上喜欢和接受这样一个人物,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坏的。我就清楚地记得我们寝室有个金庸迷看了《鹿鼎记》从语言和性格特征上仿佛自己都变成了韦小宝,王朔的小说也有这样的坏效果,人们看了不是批判而是接受学习和模仿其人物的语言人格,而这样的小流氓就象癌细胞一样是会败坏社会的。文学影响人的能力如此之强,我们对这种影响不能不批判。也许金庸自己是想批判的,但我从他的作品中看不到这一点。
  八:无法获得世界性。
  有些人写作的时候不考虑读者,不管是本国的读者还是外国的读者,有些人专门为世界写作,写的时候就考虑了翻译,比如米兰•昆德拉,有些人专为本民族写作,比如金庸。他把中国传统的地方性的一切文化资源都用上了,尤其是表层具体的文化符号。这样金庸就很难获得世界性。虽然他自己不在乎这一点,虽然我反对西方中心,但不能为世界所接受说明作者在普遍人性把握上有缺陷,或者说因为中国人太不具备普遍人性。金庸自己说,如果拿五部作品出来,他不如大仲马,而如果比十五部,他比大仲马强!但那只是中国人的感觉,汉语读者的感觉,一个法国人能象我们喜欢《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那样喜欢金庸的《鹿鼎记》和《笑傲江湖》吗?我表示怀疑。最后说一句,从原创性来讲,金庸实在不如古龙。
  当然,以上评价对金庸未免太苛刻,有点像一个人矮小就嫌他不够高,高了你又嫌他不够矮小,感性你嫌他不够理性,真要理性你又怪他不够感性,而有些缺点本来就是伴随优点而来的。一个人具有了其中一方面就无法再有另一方面,只是有些人把金庸捧得太过,所以我也就对他酷评一番。我个人倒对金庸始终佩服得很!
  如果要在中国小说史上来给金庸一个地位的话,他该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呢?由于中国小说不如西方小说那样发达,中国不像西方文学史上有那么多小说经典,因此本来无法跟纯文学相提并论的金庸小说却超过了许多拙劣的纯文学作品!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小说史上,到目前为止,金庸可以排在曹雪芹和鲁迅之后居第三位。但如果以后有更多的纯文学佳作出来,他的座次还得往后靠!他的受欢迎从侧面也反映了一帮纯文学作家的无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5-18 23:13 , Processed in 0.405992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