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杜之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后世弹评] 从秦时明月试解儒家“君子之道”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21#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19:24 | 只看该作者
掌门看子房没话说了,再接再厉。

天地君亲师是儒家不可颠灭的伦理纲常。君臣有别,长幼有序。而你现在要做的,是要举兵造反,为整个儒家带来灭顶之灾!

这句可做如下解:

首先,关于“天地君亲师”的观念,学者们竟然一般将其追溯到《荀子》,不知后面进来的荀卿听到大师公引他的论著有何感想。《荀子》中关于“天地君亲师”的论述,见于《礼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意思是说,礼有三个根本: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长是政治的根本。

其次,“君臣有别,长幼有序”这句可说是玄机的又一个BUG。此句原文出在《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注意,是“君臣有义,夫妇有别”!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为父的,要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玄机引用这两句说明问题时,不仅对原句文字有所修改,还对原文的意思进行曲解,这其实不太妥当。

最后,掌门斥责良殿是“是要举兵造反,为整个儒家带来灭顶之灾”时,良殿很倔强很不服的说了三个字:

我没有!

是没有举兵造反吗?虽然还没到这一步,但良殿确实是在朝着这一步迈进吧!我想良殿说的应该是没有“为整个儒家带来灭顶之灾”,他其实比较笃定自己行为谨慎、思虑周全,不会因收留叛逆之后的事牵连儒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22#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21:44 | 只看该作者
至此,话已说尽,仍不投机。正当大师公要行使掌门大权,把这两个儒家的不肖之徒逐出师门的时候,我们亲爱的荀卿老爷爷出来救场了。这个老爷爷,果然是众位师公都害怕的人物呀,出口就带着呛人的味道:“十年,不能算是好久吧。”掌门不过是行个礼、打个招呼而已,十年还不算好久呀。

然后提到要把明羽二人交出去时,掌门给了两个理由:一是,他们是“叛逆之后,帝国通缉的重犯”,交出他们符合“国法”;二是,“目前整个桑海都处在帝国的严密之下。最近这些天,更是大量的军队进驻。”现在形势紧张,窝藏重犯被发现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但一提到李斯,荀卿老爷爷立即变脸,而且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李斯为了帝国上下,为了辅佐他的主子,为了他的官运,可以杀害自己的同门师弟韩非。而你,为了儒家上下的安危,要动用家法对付自己的两位师弟子路和子房。你还记得当年小圣贤庄藏书楼的那场大火吗?他走过的路途满是鲜血与枯骨,而你打算把两个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人?

荀卿对大师公一通说教,大致传达了以下三个意思:

其一,荀卿发言也是相当犀利、相当诛心,直戳对方要害:他竟然拿大师公跟“李斯”这个众所周知的阴险之人相比,话里话外分明就是在说:“李斯杀害师弟,你动用家法处置师弟,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又用多少差别?”这番言辞大师公可实在生受不起,所以他着急辩解,刚说了一句“师叔——”,就被打断了。此处实在忍不住插一句题外话:秦时的世界里对师兄弟之情可真是非常看重,而且往往是师弟骄纵张扬,师兄稳重宽容。想想大叔和庄叔,人家都说纵剑是纵容的纵,横剑是蛮横的横;想想子房和二位师兄,没有师门在那边撑着,子房能放手干这么多事?再想想李斯和韩非,一个虽然是两面三刀、阴险狡诈,但好歹表面上圆融、滴水不漏,另一个呢,虽然才华横溢,但却眼高于顶、恃才傲物。那边是师兄对师弟百般容让,这边是还没下杀手呢,就背了一世骂名。当人家师兄真心不容易呀,特别是当师弟们都雄才大略的时候。

其二,荀子的这番指责依恃的仍然是儒家“仁义”的教导。仁者,爱人,是做在道德上对的事情,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两个孩子怎样到的儒家,现在把他们交给那个不惜一切往上爬的李斯,结果很可能是死路一条。孔老夫子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是因为人皆有恻隐之心。此时的荀卿不光是在以理服人,也是在以情动人,动的就是大师公的“不忍之情”。

其三,荀卿主动提到“小圣贤庄藏书楼的那场大火”是何意?要知道辩论现场这四个人应该都知道“那场大火”和“苍龙七宿”有关系了。他应该是借机提醒掌门:李斯这个人早年就心术不正,他所关注的目标从来都不只是这两个孩子,还有那个大秘密。所以,指望将两个孩子交出去就能息事宁人、保住小圣贤庄,恐怕不大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23#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2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之衡 于 2015-7-12 11:29 编辑

这时候的大师公显然已被打动,但他又不能忘记自己掌门的身份和责任,他不能让小圣贤庄毁在自己手里呀。所以他握紧双拳,对别人也对自己说了下面这番话:

师叔,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保护小圣贤庄的安危,延续先师圣祖的传世儒学。这也是我身为儒家掌门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份责任只有我来承当。我不敢偷懒,也不能让任何人来替我分担,即便是我非常尊敬的师叔您老人家。

伏念大师公的这番话姿态虽然很低,但立场很坚定,而且绵里藏针,隐隐指责荀卿师叔不应干涉其行使掌门人的职责。这是大师公对自己立场的一次最完整的阐述。他可以不对师弟们说这些,但在讲究尊师重道的儒家,他却不能不对自己的师叔有所交代。站在他的立场上,大师公的这番话不无道理,谁能说“延续传世儒学”就一定不比“抗秦”更重要?但这番话也有缺失,后面咱们再说。

听了这番话之后,荀子老爷爷做了以下总结发言:

你是儒家掌门,这一点我很清楚。只是在你做决定之前,我还有一句话。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无罪非仁也。不是自己有的却取了过来,是不义;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如果你把这两个少年交给李斯,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想必你也清楚。但是无论如何,最后做决定的还是你。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

关于荀卿的这一番话,楼主想重点解释三个方面:一是“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无罪非仁也”;二是子房的欲言又止;三是“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24#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30:2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无罪非仁也”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是“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荀子已经给了很好的解释。当大家正在热火朝天的辩论是否是该把两个少年交给李斯的时候,荀卿用这句话点醒大师公:两个孩子“并非我们所有”,擅自将他们交给帝国就是“不义”,由此导致他们死亡更是“不仁”。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伏念作为儒家的掌门,如果儒家弟子(包括天明少羽)犯了错,自然可以依掌门职权按家法处置他们。但如果是因为别的事情而将其交给帝国,伏念就是在作为一个普通民众依国法行事,这时候他就没有了掌门的特权。如果这样做违背了儒家有关仁义的理念,那别人自然可以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质疑。

其二,对于子房在听到“想必你也清楚”时欲言又止,我推测子房想说的是,“如果这两人被抓,他们会面对什么,掌门你是不完全清楚的。少羽是项氏一族的少主,身系召集反秦大军的重任;天明不光是墨家的巨子,更与苍龙七宿的秘密有绝大关系。这两人被抓,等待他们的肯定不光是自身的死亡,还可能是其身后一堆人的死亡,是整个反秦大业的覆灭。”但这又牵扯到天明少羽的身份这种目前还不宜公开的秘密,所以子房只能打住。

其三,荀卿通过“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这句话传递了三层意思(没办法,文化人说话就是云里雾里,让你揣摩了又揣摩)。

首先,这是对前面掌门一番慷慨陈词的回应。都被人暗中指责了,能不表个态吗?意思是说:“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作为小圣贤庄的一员,无论掌门的决定是什么,我荀卿都会遵从的。”

其次,这是荀卿在颜路和子房二位师弟面前维护儒家掌门的尊严和小圣贤庄的团结。荀子通过这句对颜路和子房两位师公说:“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虽然前面你们与掌门意见相左,甚至冲突。但只要掌门做了最后的决定,这就是小圣贤庄一致对外的声音。你们不能因这件事心生嫌疑,影响大家的同门之情;更不能因为这件事搞得四分五裂”。

最后,荀卿通过这句话再一次给伏念大师公压力,让其慎重考虑。他的意思是:“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一旦做了决定,就代表着整个儒家的态度。世人(包括诸子百家)都会以这个决定来评判儒家的处事原则和做事风格。所以,掌门你更应该慎之又慎,否则将来儒家可能要担上只顾自身安危、不仁不义的骂名。”

说完这句话,荀子老爷爷就潇洒的走了,整场对此辩论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25#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31: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终于又现身更新了,让各位久等!话说,楼主这周过得实在有点浑浑噩噩;加之写到这里之后竟然“怯场”了,不敢再下笔,生怕自己虎头蛇尾,结果就拖到现在。闲话少说,进入正题。

在总结整场辩论之前,我想先评价一下玄机在“君子之道”这一集的表现。话说,对白精彩不容易,主要用文言文写出精彩的对白更不容易;对白合乎逻辑不难,但在古文中展开逻辑就不容易。玄机能在整场辩论中基本保持逻辑链条不断,言辞不“水”,甚至对某些古文的理解更为透彻,已经非常不错,所以我给一个“良”。但我们总是对秦时有更高的期待,所以不能不指出它的不足之外,希望玄机精益求精:

第一,语言需更为凝练,特别是不能出现无意义的赘述之语。要知道,整场辩论发生在三位师公和荀卿这些儒家的高级知识分子之间,即使为了照顾观众做必要的解释,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岂不是显得诸位师公水平有限,连自家经典的涵义都不清楚了?例如,除了前文提到的“不能爱惜自己的百姓”之外,对“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这一句的解释,也显得长而多余。

第二,引用古文的时候,千万不能再出现把作者都搞错的低级错误了。万一遇上较真的观众,这样的错失会让他们怀疑玄机的态度是否严谨。

第三,在解释古文的时候,虽然可以发散,却不宜偏离一般正统的解释,要注意引用的古文与要说明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更要注意文言文各断句间的逻辑关系,否则传播传统文化岂不有误人子弟之嫌?“为官者不知清廉”这种自己意会出来的解释还是不要了。

挑刺到此为止,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这次辩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26#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3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之衡 于 2015-7-12 11:34 编辑

我想用一种大家较容易理解的格式总结一下此次辩论(真心觉得中文词汇不好找,只能用点英文了):

Issue:儒家是否应该收留明羽二人?或,儒家是否应该把二人交给帝国?

Sub-issue 1: 收留二人是否有违儒家的“仁义”之道?

(1)个人修养层面的仁义讨论;
在这个层面大家的争论较少,意见基本一致。特别是在荀卿说出“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之后,就连大师公也很难反驳说,将两个无辜的孩子交给帝国送死是仁义之举。

(2)家国天下层面的仁义讨论。
明羽二人“帝国叛逆后代”的身份引发了是否应该遵守国法将二人交出的激烈争辩。忠君是儒家称许的道德,忠君就意味着需遵守国法,执行君主的命令。但忠君是无条件的吗?子房通过“民为贵君为轻”及“惟仁者已在高位”引发对始皇帝统治“无道不仁”的讨论。他的主张是,如果始皇不仁,他的统治就失去正当性,忠君也就没有意义了。对于始皇不仁,子房给出的论据是“秦吞并六国,天下因战事而失去生命的百姓不下百万。长平之战,坑杀战俘就超过四十万。而受战火屠戮,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平民更是在百万之上。”这样的论据是否有力?

Sub-issue 2: 收留二人是“君子”的作为还是“小人”的作为?
关于君子小人的辩论,归根到底还是在说小圣贤庄的功能定位问题。“传播教化和平之道”就是君子?否则就是不忠不孝的小人?

Sub-issue 3: 即使君王无道,小圣贤庄是应该独善其身,专心学问,还是应该挺身而出?
此处还是小圣贤庄的功能定位问题。

综上,子房和大师公在两个问题上有根本分歧:其一,始皇帝的统治是否“无道不仁”,以至于失去了合理性,所以“忠君”变得没有意义?其二,无论始皇是否“有道”,小圣贤庄的定位是否只是“不涉军国政治,安心传播儒家绝学”?下面我想就这两个问题结合动画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27#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35:13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秦王统治是否“无道不仁”?囿于子房给出的论据,我们重点讨论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战争是否是不义之战。良殿明示给我们两个认定这场战争实属不义的理由:其一,在这场战争中,平民百姓伤亡惨重、生活受到极大破坏;其二,长平之战坑杀战俘的行为惨无人道,“不仁不义”之极。此外,他的发言中还暗含了另外一个理由:这场战争的性质是“吞并六国”之战。

要评价一场战争是否正义,有一个坐标系选择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以什么理论为基础来进行评价。现代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我们自己的文化中也有包括墨家非攻之类的各种理论,更何况还有专门钻研战争艺术的兵家。但如果考虑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理论作为此处的讨论基础都不合适,因为子房在做上述发言的时候是在讨论儒家的君子之道,是在以儒家思想做基础树立自己的观点。所以楼主以为,只有以儒家的战争观为理论基础讨论子房的论点是否立得住才有意义。这是楼主首先要澄清的一点。

另外,讨论一场战争是否正义还有角度的问题。这一点即使没有理论支持,我们也能从子房的发言中衍伸一二。战争的争议性取决于两点:一是战争的目的或动机,即为了什么而战?此处战争的目的是“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二是战争的过程与功效,即怎样去战或战况如何?“怎样去战”指的是“坑杀战俘”,“战况如何”对应在此处是“虽然完成了统一,但平民百姓伤亡惨重、流离失所”。

明确了以上两点,我们就可以以儒家的战争理论为基础讨论秦统一六国之战的正义性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28#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35:4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儒家思想,大家了解最多的是他们的仁义道德观,他们的忠恕行为理念,甚至他们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众人可能以为,儒家理论中很少谈及战争。但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

事实上,按《论语》的记载,孔子是把战事、祭祀和疾病三者并列在一起的,认为它关系邦、国、家、身的生死存亡,从而战战兢兢、谨慎之至地把它作为大事来看待,所谓“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孟子》中亦有多篇提及战争理论,其中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荀卿老爷爷更是专门著有《荀子·议兵》一篇。一句话,儒家的战争理论其实很丰富。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良殿在论证“始皇帝统治无道”时挑选“战争”而不是“节用”或“劳民伤财”这个角度:任何人在辩论时都会选有利于己方且理论支持丰富的那个角度吧。理解到这一点,我突然觉得玄机在设计这场辩论的时候是真下了功夫的。他们不光敢于挑战主流观点,挑选独到角度,而且这种选择符合当时的人物身份和情境。显然,他们应该对有关理论进行了相应研究。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动机和目的”及“过程和功效”这两个角度论述一下儒家的战争观,并以此检验子房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29#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3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之衡 于 2015-7-12 11:41 编辑

关于第一个角度,儒家认为“国之大事”的战争正义与否,首先就在于战争的目的是否是为了“仁义”。事实上,他们认为春秋以来各诸侯之间为攻城夺地相互征伐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

《荀子·议兵》篇曰:“彼兵也,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而无论是兴兵于内还是出兵向外,无论是决战邦国境内还是邦国境外,旨在武力抵抗侵害民生的行动和武力征讨侵害民生的行为,才是正义的战争。《孟子·离娄上》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在这里孟子激烈的批判了为了“争地争城”发动的战争,认为这样做的人死有余辜!这就是孟子著名的“春秋无义战”的论断。儒家这样的战争观是与他们的“仁义”伦理观及“民为贵”的政治理论相呼应的。

对应此处,秦吞并六国的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争城争地”的战争,所以这场战争就有了不义的一面。然后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吞并六国”六国后面还有“统一天下”这个结果。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场统一之战结束了数百年来无休止的掠夺、兼并战争,创造了一个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环境。这在当时甚至是众望所归的。

《孟子》中记载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梁襄王问孟子:“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孟子的回答是:“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你看,连孟子都表达过对天下一统的期望。但儒家在这方面的理论还是理想化了一点。因为梁襄王接着问孟子;“孰能一之?”孟子回答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参见《孟子·梁惠王上》。

由此可见,从儒家的战争观出发,不嗜杀者统一天下的战争肯定是正义的。但现实是一个嗜杀者统一了天下。这样仅从战争的目的而论,秦统一天下之战不能单纯的等同于春秋各诸侯之间的攻城夺地之战,它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战争的“过程”问题,这也是子房重点攻击秦吞并之战的地方。

儒家认为,一场正义的战争不仅目的要是正义的,过程也要是正义的。

《孟子·梁惠王下》下曾讲到了齐国伐燕的一场战争:“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是可以的;但伐燕的齐国之师却不仅未救民水火还“杀其兄父,缧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那么就不仁不义了。可见在孟子看来,某战争中甲方对乙方即使在目的或动机上具有正义性,但该战争的实际过程中甲方也不能对乙方的无辜百姓实施暴力,而应仅仅局限于“救无辜,伐有罪”;否则,甲方出兵乙方的战争就立即变成了非正义之战。

《荀子·议兵》也说:“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擒,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

以这个标准来看,秦在吞并六国的战争中坑杀战俘,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乃至伤亡惨重的行为明显背离了“正义之战”的要求,是彻彻底底的不仁不义之战。所以,楼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子房证明秦吞并六国是不义战争的论据是充足的,论点是站得住脚的。以儒家的观点来看,这场战争即使目的有一定正义性,但过程绝对不正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30#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41:31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楼主想说说本次论辩的第二个主要争点:小圣贤庄乃至儒家的社会功能定位问题。此处伏念大师公认为小圣贤庄应该专心研究学问,传承儒家绝学;子房认为儒家应该顺应天下大势,与诸子百家一起奋起抗秦。到底孰是孰非?

首先,要总结历代儒家子弟对自身价值的至高追求和恢弘气度,还有什么比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更合适的呢?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应此处,大师公显然倾向于“为往圣继绝学”,而子房便有些偏向“为生民立命”的意思(当然只是倾向,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契合)。所以,如果单论这两种价值来说,并没有明显的孰优孰劣之分。从这一点上来说以,子房对小圣贤庄的功能定位并不一定比掌门的更有道理或者优越性。

但问题在于,在秦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两者不是二选一的关系。换句话说,就小四中儒家所处的境况来说,已经不是掌门师公想关起门来做学问就能保小圣贤庄安然无事了。帝国早就把儒家定位为继墨家之后的第二大重点打击对象,屠刀已然悬到众儒家弟子头上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妄想安静的“为往圣继绝学”已基本没有可能。这才是大师公的主要疏失之处,也是子房眼光深远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必须荡开去讨论一下秦时中诸子百家抗秦的理由。为什么抗秦成了大势所趋?如果按照正统理论,应该是秦王统治残暴不仁、横征暴敛、严刑峻法、大兴土木,搞得百姓都没有活路了。但这一点在秦时的动画片里表现的确实不多,我能记起来的也就是第一部开头的修建秦陵和第四部开头的修建万里长城。似乎还没到民怨沸腾、千钧一发的关头呀。那各家为什么反秦?难道真的是因为墨家统领中多是燕国人,所以他们想复兴燕国;流沙组织想复兴韩国;项氏一族想复兴楚国?那儒家呢?道家呢?在这里,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31 两
0 条
24
31#
 楼主| 杜之衡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2 11:42:0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拿“复国”这种理由解释百家抗秦,那未免有点太狭隘了,起码这一点肯定不是良殿抗秦的理由,否则三师公的胸襟眼光岂不很窄很浅?我对此的解释是,诸子百家抗秦是因为这是一场杀人见血的理念之争。秦国在商鞅变法起便采纳了法家思想,始皇帝陛下想要建立的是一个以严刑峻法为基础,政治上处于高压状态的极权主义国家。用秦时的话说,“为了这个充满野心的梦想,他要消除任何对帝国不利的阻碍。”

什么是对帝国不利的阻碍?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诸子百家也有各种声音。所以我觉得对于嬴政来说,打击甚至消灭儒墨这当世的两个显学是计划之中的事,百家争鸣更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统一。所以,在秦时的历史背景中,法家与其他各家的理论争鸣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法家以帝国为依托,试图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消弭其他各家的声音。事实上,始皇陛下想要建立的国度会真正瓦解诸子百家存在的社会基础,所以有远见的各家(包括看似与世无争的道家)都加入到了反秦的洪流中。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

法家建立的高压统治一方面威胁了民众的生机,一方面威胁了诸子百家的存在基础,所以抗秦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在现实中是紧迫的。综上而言,将小圣贤庄的社会功能定位为“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都是没问题的。但现实的境况是,儒家想在乱世将临之际置身事外的“为往圣继绝学”已没有可能,他们必须在新的时代中为自身的生存而奋斗。所以子房希望儒家挺身而出、投身抗秦、救民于水火是极富远见的建议。既有圣贤理论为基础,又有现实的紧迫性。

———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5-19 02:03 , Processed in 0.344392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