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查看: 185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后世弹评] 中国神话简史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25 岁
489 两
0 条
1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林慕辕 于 2016-6-14 16:06 编辑

内容来自贴吧,侵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25 岁
489 两
0 条
119
沙发
 楼主| 林慕辕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2 11:26:20 | 只看该作者
六、明朝皇帝被丑化的原因分析
关于明代的皇帝,在明人当时的记载里有各种不同的议论和记载,有说好的,有说坏的;有平实的记载,有夸张的记载;有亲自接触和认真考证后写下的记载;也有道听途说的流言传闻。

但奇怪的是,到了现代,越是那些夸张的、离奇的、荒诞的、古怪的记载,越是被主流历史舆论当成是事实。似乎许多历史学家都是用一种小报记者窥伺明星隐私桃色新闻,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的方式来对待明代历史,唯恐记录不够夸张不够离奇,不能吸引人眼球。而那些显得平淡客观的记载被弃若敝屣,仿佛完全不存在一样。以这种方式从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开始,一直到万历皇帝、天启皇帝、崇祯皇帝、弘光皇帝全都被丑化了个遍。

如果有人指责他们的话,他们还会振振有词的反驳说,我们引用的就是明代人自己的记载和议论,你有什么资格来指责?

当然也许这也不能全怪现代的历史学家,这种做法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在梁颂成编辑校订的《杨嗣昌集》的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

“《四库全书答问》谈到乾隆帝编纂全书的私意的时说:‘对于明朝者,乾隆帝欲暴露朱明之短,故搜集明代种种失德之记载,使之随古人名著,共传于后世,以永播其恶于人间。’显然如果刊刻杨嗣昌的著作,那就等于宣扬了朱明大臣之长。于是《杨文弱集》被奏缴并列入禁毁书目是在情理之中,新编定的《杨文弱先生集》也便没有了付梓的机会”[20]

岂止是《杨文弱先生集》,凡是能澄清明代历史真相,洗清那些泼在明代皇帝大臣身上污蔑之词的书籍比如李清的《南渡录》,钱谦益的著作诗集都在清代属于禁毁之列。看看乾隆皇帝再提到李清时的咬牙切齿:

“设其人尚在,必当立正刑诛,用章宪典。今其身幸逃显戮,其所著书籍,悖妄之处,自应搜查销毁,以杜邪说而正人心”[21]

而那些荒诞不经的毁谤污蔑明代君臣的记载倒是通行无阻广为流传。

我们先不说丑化明代历史的记载中有相当大部分都是虚假经不住考证的,就说光以这种手法来对待一个历史时期,本身就是极度卑劣的行径。倘若用这种手法来对待当今中国的历史又会如何呢。

如果有一个人把这二十年来,每年报纸上杂志上记载的那些社会上丑陋肮脏凶残的事件报道都收集起来,编成一部书,再把那些反政府势力编造的荒诞不经的谣言也都当成真实编进去,这样一本书,我可以担保其长度足以可以和整个《明实录》相提并论,达到几万页的厚度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三百年以后的人或者历史学家看了这样一本书,然后得出结论说当今这个时代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丑陋最肮脏的时代。有人质问他,他可以振振有词的回答,我凭借的当时人的记载啊,都是第一手史料啊,如何如何。

但显然这样的看法是严重违背历史真实,严重歪曲历史真相的。而遗憾的是,现在有许多历史学家就是用这样一种手法来对待明代历史的。而且许多明清史从业人员甚至还不如我上面假设的这种情况,许多人依据的材料连第一手史料都算不上,大量都是当时人或隔了一些年代的人道听途说再加自己胡乱揣测想象而来的无根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25 岁
489 两
0 条
119
板凳
 楼主| 林慕辕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2 11:26:47 | 只看该作者
一、有关资料(提一些至少在书店里认真找可能找得到的吧,不过也不全是远古神话啦,因为也不是那么分得出来)  
1、诸子文集:有耐心找的话,差不多每个人的都能找出七七八八来,比如〈尚书〉啦,《庄子》啦,《列子》啦,《吕氏春秋》啦,《楚辞》、《淮南子》啦,这是几部提到神话神仙精怪最多的书。  
2、地理书类:《山海经》是一大头,另外有名的《水经注》里其实也有一些“虚妄不实的神话”,《华阳国志》听说过吧,讲所谓古蜀史的,其实一开头自然就成了讲神话了。  
3、历史书类:老实说这一类里好找的正史就不好找神话,象《左传》、《国语》、《史纪》、《汉书》的一些角落里可以翻翻,当然啦,《史纪·五帝本纪》也勉强算吧。另外《穆天子传》好象还比较好找,还有《周书》,就不知道找不找得着了。  
4、笔记杂书类:《搜神记》就不用说了,里面涉及远古神话的就在前面一点,也不算很多。另外有狠劲的还可以去看《太平广记》,宋朝的皇家神仙书,N百页的大部头。耐心、耐心地翻,一定能翻到一些神名、地名:-P。另外汉代有名的《白虎通义》,讲五行的,其实蛮可以看看。  
其实啊,真想找中国远古神话的东东,在比较常见的书里找是很难的。除了《山海经》还不错以外(因为内容集中)偶真觉得上面推举的书都是害人发昏^^。而《山海经》呢,又主要以山川地理特产为主,里面可以找到的,是N多的地名、精怪名。其实这些在世界设定里会很有用哦,仔细读的话,里面有好多很漂亮的名字呢,而且很神奇。  
比如说地名--少昊之丘,太嗥之墟,欧丝之野,畴华之野,清冷之渊,栗广之野,赤泽水,大乐之野,少和之渊。  
比如说山--招摇之山,小华之山,青丘之山,天帝之山,三危之山,支离之山,鞠陵于天,成都载天,三天子之都,委羽之山。  
比如说木--迷榖(光华四照,佩之神清气爽),三珠树(据说叶子如珠花如彗),三桑树(高百仞,却一根分叉的枝条都没有),琅玕木(听名字就很喜欢呢),柜格之松(这个名字有够怪吧),若木建木(都是太阳神栖息的神树呢)。  
比如说神灵--天吴,大行伯,据比尸,奢比尸,祖状之尸,相顾之尸,诸稽,摄提,赤奋若,游光,罔象。嘿嘿,都是些怪名字。  
其他还有灵草、虫、兽、地名、国名什么的。其实国名到一大半没意思,不过有些国名可以用来做姓氏或部落名也不错哦,比如肃慎啦,羽民啦,司幽啦,姑射啦。  
除此以外,真要看点老神话,还要往冷僻的书堆里翻,偶这里提一些,大家自己看好不好找吧。  
《世本》、《神异经》、《述异记》、《独异记》、《录异记》、《海内十州记》、《博物志》、《广博物志》、《汉唐地理书钞》、《路史》、《十三州志》、《天中记》、《拾遗志》--算啦算啦,再多偶也昏头了(老实说,这里的书偶大半都没有:-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25 岁
489 两
0 条
119
地板
 楼主| 林慕辕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2 11:28:06 | 只看该作者
二、神谱略谈--大神  
说到“中国远古神话”,有一点必须明白,这里没涉及到少数民族的神话,可以算是“汉族的远古神话”吧。  
中国这么大,远古的神话体系至少有三个源头(而且应该更多),那就是中原的华夏族神话,江淮的楚人神话和西南的古蜀神话。  
在这三个神话里,我们看得出来,他们崇拜的最高神应该都是太阳神。  
首先来看华夏族的先祖(其实就是创世大神),这个咱们都熟,一个叫黄帝,一个叫炎帝。抛开后来给他们加的名字不提,这两个称号很值得一看。  
“黄”、“皇”两字同源,在甲骨文里是象太阳在云中之形,也就是说,是指太阳神。  
炎”,双火,火盛貌。  
“帝”,古代称“帝”必然是指“天帝”,本字做架木烧火的形状,因为中国古代祭祀天帝的仪式就是架起柴来烧。  
所以呢,很显然,中国古代有一个“最高神”的话,它肯定是太阳神,或者太阳神衍生出来的火神(哦哦,怎么成了波斯拜火教啦^^)。  
再看楚人的大神,这就要到屈原的楚辞里找了,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楚人的最高神就是“东皇太一”,也是太阳神。而且看得出,至少在屈原的时代,中原和楚地的最高神其实是指同一个。  
最后来看古蜀国的神,古蜀国的先祖是“蚕丛”,关于这个神,本来资料很少,不清楚它究竟什么样。然而,在四川挖出了古蜀国遗迹三星堆以后,人们终于发现它的真面目,所谓“直目正神”,真的是眼睛里直直地突出一块来,在配以同时发现的其他文物,可以肯定,它也是一位太阳神。  
太阳神的崇拜图腾里有鸟、眼睛、花、轮形器等,我们在中国古神兽或图腾中(比如凤啊,蚕丛的眼睛啊,玫瑰花啊)也非常常见。  
另外,中国古神话中有好些巨人这样的神灵,象大家熟悉的盘古和夸父。盘古固然是到宋的时候“补完”的,但其中未必没有远古神话的影子。另外还有被称为“朴父”、“巨灵”的巨人神。他们和其他神话(如北欧神话,希腊神话)中的巨人神很相似,都是些懵懵懂懂,做事直鲁的超级大个子,而且都有死了以后身体化作山川河流世界,养育后人。从夸父追日的神话来看,这些巨人也是一样和主神处得不算好,而且看来是没什么胜算。  
有一点值得注意,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最初的至高神太阳神的地位有所下降。因为渐渐人们发明出“天”这个概念,那么“天帝”就凸现出来,把“皇”给压下去了。可“天帝”的名号究竟是什么呢?有迹可寻的是周的时候人们还把“天”当作一个人格神(即所谓“真正的作为独立个体的神”)来祭祀,但那时似乎已不再称其名号。后来,随着春秋战国时中国人的思辩的发展,“天”完全被抽象成一个概念了,成为某种可以说“无性无情自在自行”的“物质总称”,虽然也常有“天命”、“天罚”等等说法,然而实际上,天帝作为一个“神”的功能大大减弱,甚至差不多就是“自然”的代名词。  
太阳神地位下降以后,它倒有了比较确定的名称,那就是“羲和”或“郁华”,比较确定的说法,太阳有十个,不过这不是指有十个太阳神,太阳神只有一个,不过中国的太阳神不象其他神话里那样,要每天亲自干活,那样多累嘛^^!所以,每天辛辛苦苦在天山跑的是“日精”赤乌(又名三足乌),是人家羲和哥哥养的鸟啦。每天清晨,一只赤乌就从东方的旸谷的扶桑树上飞起,飞飞飞,一直到黄昏时,飞到西方蒙谷的若木上落下。有趣的是,在四川三星堆发现的文物里,真的有一株青铜神树,上面站了九只异形的鸟,而顶上显然还有一只,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被破坏了。而古蜀之地,恰是古代认为的“日落处”。  
说了太阳神当然漏不了月神。月神的名字,有的说叫“常仪”,有的说叫“结麟”,月也有“月精”,就是蟾蜍,或者干脆一点,说白了就是癞哈蟆。癞蛤蟆有十二只,应该也是天天轮值吧。赤乌会飞,那癞哈蟆怎么在天上跑哩?偶也不知啦,不过它走的路线应该和赤乌一样。  
太阳月亮以后好象该说星星,中国星官的名字自己去看二十八宿名册吧。不过,如果要真正一点,最好去看三家注的〈史纪·天官书〉,包你看的得眼睛发花。星星算有个总管吧,名字叫臾区。   
现在来说地上的神。  
先看一个字,“后”。  
“后”,甲骨文里象大土堆形,也就是说,这个字本身就是“大地之神”的意思。所以“大地之神”名为“后土”,但“后土”的意思本来就是今天的“大地之神”,也就是说--“大地之神”的名字就叫“大地之神”,唉唉。同时,大地之神又和中国的五行关系扯在一起,就更复杂了。这待会儿再提。  
除了太阳崇拜,另外一个少不了的是江河崇拜,其代表性的神灵就是楚人神话中人面蛇身的女娲伏羲和华夏神话中的龙。其实,龙和蛇本是一个东西啦。但说到江河神,却没有多少有很高的地位的,甚至最伟大的“河(古代说河就是指黄河,其他都叫水)”之神河伯冯夷(或叫冰夷)也不过尔尔。而“江(自然是指整条长江)”之神的名号似乎是“震蒙奇相”,是个女孩子,她偷了黄帝的一个宝珠玄珠,为了躲避追捕而不小心掉到长江淹死了,成了江神。还有一点很有趣,几乎没有海神的名号(大陆国家,不重视海吧),如果不考虑所谓“四海龙王”,我记得的只有〈庄子〉里提到过一个北海神“忽”或“若”,南海神“儵”。  
对了,“龙”里面有一个很厉害的神,叫做“烛龙”,那可不是“四海龙王”那一类小虾虾比得上的,很有些所谓“洪荒大龙”的味道,是一直盘踞着整个世界,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吁为夏、息为风的蛮荒巨神。这可是在造物神之类了。  
另外有一个大地方还没提,就是大名鼎鼎的“昆仑”。在中国神话里,昆仑是支撑世界的大山,天柱,其上就是天庭,其下就是黄泉地府。所以这里被称之为“帝(天帝)之下都”,里面的神树、神兽、神鸟和神灵一堆一堆的啦,具体可以看〈山海经〉、〈海内十州记〉、〈博物志〉、〈拾遗记〉、〈水经注〉等书,这里略提一些,据说昆仑的大门是开明兽把守的,有九门(废话,中国什么厉害的地方不是有九道门啊),有的说昆仑有三个山峰,一个比一个高,或者说有上下三级。最下的是樊桐(板桐),其次是玄圃(悬圃,阆风),再上是昆仑宫,在这以上,就是名为“天墉”或“增城”的天庭。还有九层的分法,具体怎么分却不太清楚。根据古中国人看到的地势,昆仑在西北或西南。  
昆仑的主神是所谓“西王母、东王公”,两个都长得很可怕哦,一个是怪兽(西王母),另一个是怪鸟(东王公),而且据说同时是主管着昆仑下的幽明地府,不怕死的就上吧。顺便说一句,后羿射日是大家很熟的故事,为什么他要去找西王母求不死药呢,自然就是因为西王母是掌管生死的神灵(不过也有说大地神后土是掌管幽明的)。   
现在再来看看那些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中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神、人不分。传说中的古君,即是人,也是神,这一个是神话没有成体系的表现,另一个则是中国自古君权就特别强大的表现。  
黄帝、炎帝就不说了,他们是华夏族的始祖,中国人的始祖,又是顶着最高神的名号。在古埃及倒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后来君权才渐渐落于神权之下。而且,夏代的君王还自称“夏后”,其实就是把自己比为大地之君。  
同时,五行学说在中国的流行,大概汉代时,古之帝王又和五行配了起来,和古代一些传说中的神灵配了起来,这里提一些比较“整齐”的说法:  
东方之帝太嗥,神灵句芒,星辰岁星(木星的古名,中国古代有木星纪年,而不是太阳纪年),灵兽苍龙,声音角,吉日甲乙,神器规,季节春;西方之帝少昊(少嗥),神灵蓐收、星辰太白(就是启明星),灵兽白虎,声音商,吉日庚辛,神器矩(PS:规矩规矩,就这么来的),季节秋;南方之帝炎帝,神灵朱明(祝融),星辰荧惑(火星的古名),灵兽朱鸟,声音徵,吉日丙丁,神器衡,季节夏;北方之帝颛顼,神灵玄冥,星辰辰星(水星的古名),灵兽玄武,声音羽,吉日壬癸,神器权,季节冬;中央之帝黄帝,神灵后土,星辰镇星(土星的古名),灵兽黄龙,声音宫,吉日戊己,神器绳,四季。  
另外还有诸如燧人、苍颉、有巢、伏羲、女娲、帝喾、帝俊,还有去看〈史纪·五帝本纪〉,也有一些其他的名字。象这些“古帝王”,很多又有其他的“功能”,比如女娲据说是造人的神啦,伏羲造八卦啦,苍颉造字,燧人发现火,等等。  
特别提一提那个叫帝俊的,因为在后来的书籍里几乎没有提到过他,提起过他的主要是〈山海经〉,据说就是他生出日和月的,是那种古神吗?不过“俊”这个字是形声字,照理出现得应该比较晚,不过也可能是“音译”的缘故。可能从某个古字取的音。  
又,以上的古帝,经常这个是那个的儿子,那个又是这个的祖父,谁又是谁的臣子,这样那样,混乱得不得了,这里偶把很多枝蔓都扔掉了,否则不是怕大家看得头昏,实在是怕偶自己写得头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25 岁
489 两
0 条
119
5#
 楼主| 林慕辕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2 11:28:29 | 只看该作者
三、神谱略谈--其他神灵  
象前面提到的大神,特别是那些所谓“古帝”们,个个都担了一大堆的其他名号,是N多的物件的发明者,这里不想再提他们(提一提都会昏头),说说别人吧。  
雨师:赤松子。听说他为了下雨,要吃一种叫“冰玉散”的东西,他和西王母关系不错,常去昆仑游玩,随风雨上下。他还拐跑了炎帝的小女儿,拉着人家MM从一棵桑树上飞走了。害炎帝爷爷伤心地不得了,把自己女儿离去的那颗桑树命名为“帝女桑”,这是一棵有红色木纹,开黄色花朵,结青色果实的树。  
风神:风后。  
雷神:夔  
路神(保护旅行者的):嫘祖,黄帝的正妻。  
灶神(就是那个每年要上天打小报告的):隗。别看人家是灶神,容貌可象美女诶。  
巫山女神(除却巫山不是云啊--嘿嘿):瑶姬,炎帝的另一个女儿。很可怕哦,因为特别会诱惑男人--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的故事知道吧。不过人家姐姐还帮过大禹治水来着,就是花心一点儿也没关系啦。  
洛神:有名吧,谁叫曹子建要写〈洛神赋〉呢。她是伏羲的女儿宓妃,也是河伯的夫人,可是后来却和射日的后羿有婚外恋情,因为之前后羿还射瞎了河伯的左眼,而宓妃很高兴她的花心大萝卜丈夫吃了亏(可怕可怕)。  
乐神:伶伦。  
工匠神:巧倕。  
井神:盘灵,又作“吹萧女子”,因为她曾在西方白帝少昊之父亲和母亲饮宴时吹萧,同时还有江神奇相起舞。又,据说少昊的父亲是一个绝世的美男子--厚厚,钓GG哦。  
旱神:女魃。当黄帝和蚩尤作战时,蚩尤下了大雨,就靠这位姐姐来烘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25 岁
489 两
0 条
119
6#
 楼主| 林慕辕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2 11:28:56 | 只看该作者
四、神谱略谈--恶神  
最有名的应该数蚩尤,他是江淮楚人神话中的神,大约是中原往南征服时将其加以丑化的。至于样子么,偶倒觉得和西方奇幻里的半兽人可能差不多,而且很能打,黄帝不就是据说和他打了一场大仗然后懂得兵法的么。  
刑天也算一个,他被炎帝砍掉了脑袋后仍旧拿着兵器又蹦又跳,够狠够狠。  
共工,也是和炎帝(一说颛顼)作对的,输了以后一气之下把天柱撞了个歪歪斜斜的那位(象是什么巨人神的变种)。  
这三个算是有名的“大坏蛋”。小坏蛋就是些鬼魅一类,而且全是所谓北方之帝颛顼之子,计有魍魉、疫鬼、小鬼(专门吓唬人)、穷子(穷神)等等。   
*烛龙  
最早记载烛龙的确实是《山海经》,所谓钟山山神,又名为“烛阴”,又有说在章尾山。身长千里或 N 千里,目为日月,不食、不寝、不息,呼吸就是四季的寒暑——总之是个伟大的龙爷爷。  
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烛龙盘亘在西北的天门和东南的地户间,因为这里日月都没办法照到,所以要靠它嘴里衔着的火精来照明。  
又:烛龙的形状,在《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说是“人面蛇身(大家知道,蛇身和龙身是一个意思)而赤,直目正乘”。这就叫人想到和古蜀国传说中的祖先蚕丛的样子不是很象吗,而且三星堆挖出来的东西已经证明了古蜀国的神确实是“直目正乘”。  
*星辰历  
星辰历,顾名思义,就是按星星来编制的历法,和我们现在常用的太阳历(公历),太阴历(农历)颇有些不同。  
中国古代,在夏以前,称一年为一“岁”。而这个所谓“岁”,就是指的天上的一个星辰——木星。其实,木星的古名就该叫“岁星”,而“木星”是战国末年五行学说发展起来以后配给岁星的名字,如果去看历代正史里的《天官书》、《天文志》,是绝对不会用“木星”叫那颗星星的。  
简单来说,木星是行星,它每运行一个“周天”,正好是十二年。所以,古代的每一年,就是木星运行的一“次”,也就是走过黄道上一宫,顺便说一下,中国的黄道十二宫的划法,不和西洋的完全一致。  
大家知道,中国纪年都是“阳干”和“阴支”相配,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天干“甲乙丙丁”和地支“子丑寅卯”,这十天干十二地支两两相配,最后是六十年。  
木星纪年也是如此,木星每运行一“次”,就把它“左行”和“右行”的星宫名加在一起做那一年的名字,“左行”和“右行”的星宫数不同,一个十个,另一个十二个——所以这里可以看出后来天干地支的源头。  
那和天干类似的十个就是: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X(一时难得去查了,是左边一个“黑”,右边一个“戈”),昭阳。  
和地支类似的十二个是: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臃,协洽,X(左“三点水”右“君”)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  
注意一点的是,天干是从甲开始和“阏逢”相对,地支则是从“寅”开始和“摄提格”相对的,因为夏历是“建寅为岁首”。  
这种历法,在宋朝还可以看到残痕,《资治通鉴》每一卷前面,都是用岁星历来纪年的。比如这一卷是从甲寅年到丙申年,那么司马光就写做“起于阏逢摄提格,止柔兆执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5-25 01:17 , Processed in 0.39609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