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查看: 291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传承] 古代人的出行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0 岁
328 两
0 条
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陆豪杰 于 2015-10-2 18:43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阳光明媚,繁花灿烂!经过一冬天的沉寂,天气转暖,也还不太热,又到了外出游玩的好时节。说起出游,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旅游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旅游活动初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50年以前。那么,古人是怎么外出游玩的?古人出游都因为什么?皇帝出游和老百姓旅游有什么不一样的阵仗?春夏秋冬,古人分别有什么不一样的玩法?古时候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古代出门旅行都需要带哪些装备?古人出远门怎么住旅店?所谓的出行“良辰吉日”是什么意思?本文为你一一揭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章摘自——中国文物网,如有侵权,可联系本人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0 岁
328 两
0 条
50
沙发
 楼主| 陆豪杰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10-2 18:4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陆豪杰 于 2015-10-2 18:52 编辑

一、        古人出游都为啥……………………………………………………………………………

           (一)、帝王巡游……………………………………………………………………………

           (二)、士人游说……………………………………………………………………………

           (三)、文人漫游……………………………………………………………………………

           (四)、地理考察……………………………………………………………………………

           (五)、宗教远足……………………………………………………………………………

           (六)、外交旅游……………………………………………………………………………



二、     春夏秋冬各有各的游法…………………………………………………………………

           (一)、草长莺飞二月天,正事恋爱好时节……………………………………...

           (二)、皇家避暑行宫…………………………………………………………………….

           (三)、玩秋,今人不如古人雅……………………………………………………….

          (四)、唐代春运……………………………………………………………………………

三、古代交通工具…………………………………………………………………………………….

           (一)、古人如何出行?


四、人在旅途……………………………………………………………………………………………

           (一)、古人远游装备……………………………………………………………………..

           (二)、古人如何入住旅店………………………………………………………………

           (三)、免费的古代景点………………………………………………………………….

           (四)、出发前的占卜吉凶………………………………………………………………

           (五)、古人的旅游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0 岁
328 两
0 条
50
板凳
 楼主| 陆豪杰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10-2 18:55:06 | 只看该作者
一、古人出游都为啥

(一)、形式多样的帝王巡游


      帝王巡游是指历代最高统治者对自己所管辖的国家或领土所作的巡视游览活动。通过巡游,帝王一则可以炫耀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威加四海,观察政情民风,以稳固统治;二则可以饱览风光,享受美景,祭祀封禅,以娱乐身心。


  先秦时期,以天子、诸侯为代表的少数奴隶主旅游活动,主要有巡游、封禅、会盟、游猎、娱游等。如《楚辞·离骚》记录夏太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说苑·正谏》记载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成为中国海上旅游史的最早记录。


  我国有史记载最早的天子巡游,是周穆王西行漫游。据说,有一天穆王做了个梦,梦中名叫"化人"的人邀请他去化人国旅行。于是,穆王选了一个吉祥的日子,从成周(今洛阳市东南)启程,任用善于养马、驾马的造父为车夫,由七队勇士护卫,沿太行山西侧北进,经过今青海省东南的积历山脉,到达昆仑山,拜见西王母,并把带去的礼品珍珠宝石奉献给西王母,宾主欢聚一堂。之后,穆王又北上到达巴基斯坦的瓦罕,最后回到喀什东归。


  穆王西行,在时间上耗费两年有余,行程三万多里,经过了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等地,一直到达今天的中亚地区。其所走的路线,与后来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基本相同,所以他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旅行家。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帝王巡游的第一个重要代表。其在位11年,远途巡游就达5次。巡游期间,秦始皇一路下令立碑刻石,颂扬秦皇大功大德,国家统一,如著名的泰山勒石、会稽勒石、碣石勒石等等,均记载了当时巡游雄风。在巡游过程中,秦始皇不忘游览各地山水风光,封禅祭祀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在泰山,他封救命松为"五大夫松"。他在洞庭湖行船时,因波涛汹涌,险些翻船,所以他一气之下,命令侍从到君山上,把娥皇、女英两个神庙烧个精光,并刻下"永封"二字,意为永世不得翻身。


  由于劳累过度,秦始皇在作最后一次巡游时,在北上咸阳途中,客死他乡,终年50岁。


  汉武帝刘彻,其游踪与秦始皇相仿,但巡游次数超过秦始皇,一生中远近巡游不下十余次。据《所志》上记载,汉武帝登泰山后的感觉是"高矣,极矣,大矣,符其,壮美,特矣,驻矣,惑矣……"。在泰山,刘彻立并下了著名的无字碑,意思为自己功德无法用文字来记载。在河南嵩山,据传他在登山时,忽然松涛阵阵,四周响起"万岁"之声,刘彻认为这乃神之旨意,即命此峰为"万岁峰"。汉武帝在位时,国家强盛,开边未已。刘彻派大将卫青、霍去病不断出击,打通了漠北交通线,苏武出使匈奴,张骞出使西域,都是中国旅游史上光彩夺目的旅游故事。


  在帝王巡游中,要数隋炀帝的规模最大,也最为奢华。据《大业杂记》记载,隋炀帝南巡江都时,他自己所乘坐的龙船高45尺,宽50尺,长200尺,上下共有四层楼。皇后和妃子也分别单独乘舟。除此之外,还有供宫廷美人乘坐的船36条,供宫女乘坐的船100余条。排在这些船之后,才是王公大臣、僧人以及外国宾客和五品以下官员的楼船。其中王公大臣所乘五层楼船有52条,僧人的三层楼船有120条。整个巡游队伍,连同侍卫人员、船夫等在内,有数十万之多。巡游开动,大运河中首尾相连,迤逦200多里。隋炀帝所到之处,方圆500里地要进贡美食珠宝,吃不掉就扔到河里,谁送的财物多,谁就能被掇升高官。


  隋炀帝一生中巡游江都三次,劳民伤财,哀鸿遍野。当他第三次巡游时,虽全国遍燃农民起义的烽火,他却依然饮酒作乐,荒淫无道,直至被起义军摘了脑袋。


  狩猎历来被封建帝王及其下们视作为一项综合的军事训练和娱乐消遣活动。明初时,皇帝多在北京西郊大兴地区的南苑狩猎。这里地势低洼,沼泽密布,水草丰茂,繁衍着无数飞禽走兽,风景十分优美。每当冬去春来之时,皇帝来此打猎。永乐皇帝还在这里设上林苑监,修建行宫。明中叶以后,皇帝们大多由于生活荒淫,体质虚弱,无力狩猎。


  到了清朝,狩猎活动又兴起。从顺治起,清朝就规定"令禁旅行国",并订立"大狩扈从例"作为狩猎条例。康熙时期,规定一年两次狩猎。康熙本人也个狩猎能手,每年秋冬都要外出打猎,传说他一生中到承德地区狩猎四十八次。乾隆也因打猎勇敢得到康熙的赏识,登上王位。做了皇帝后,乾隆更加迷恋狩猎生活,直至八十岁才停止打猎活动。祭祖谒陵是封建皇帝倡导以孝治天下,祈求先祖保社稷的诸多活动之一。清朝的祭祖谒陵十分频繁,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每年几乎多达三十次以上。每次皇帝祭祖几乎成了春游、秋游活动,边谒陵边行围狩猎。还以祭山为名,登长白山观景,或泛舟于松花江上。据《临榆县志》记载,康熙、乾隆、嘉庆和道光,去关外谒陵途经山海关达九次之多,在那儿,他们北登角山寺,南游澄海轴,赐宴赋诗,欣赏山水相连的大自然美景。


  明清皇帝利用外出巡游,一方面查看民情,整饬边防;另一方面借机寻仙访贤,游览名山大川,体验"小桥流水人家"的乡间生活风趣和野味,一饱眼福和口福。康熙自1684年至1707年二十二年中,先后六次亲临黄河沿岸视察,并设计指点治河方案,最后得以"河工已经告成"自慰。同时,他借南巡"省方察吏",了解民情以及笼络争取南方知识分子。这些举动都对18世纪中国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起着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乾隆在位六十年中,也曾仿效康熙六次巡视江南,并把南巡当作自己用兵之外的另一重要活动。所不同的是,与康熙节俭简朴相比,乾隆这六次南巡,兴师动众,耗尽大量人力物力。每届南巡前一年就进行准备,筑桥铺路,修建行宫,随同南巡人数达两千五百人之多,一千多只船首尾相接,岸上有官员骑马沿河行走,以备随时差遣。沿河三十里以内,地方官员皆穿朝服前来接驾,男女老少夹道欢迎。每天的膳食极尽铺张扬厉,豪华奢靡。


  但不同于荒淫的昏君隋炀帝,乾隆毕竟是有作为的君主。他的文功武略,在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贡献。第六次南巡结束时,乾隆已经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他写了一首诗:"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缅怀其巡游江南往事,字里行间充满眷恋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0 岁
328 两
0 条
50
地板
 楼主| 陆豪杰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10-2 18:56:32 | 只看该作者
二)、功利明显的士人游说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正值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建立之际,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士"或著书立说、争鸣论战,或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宣传政见,弘扬主张,以求受到赏识,风光仕途。在这种别具风格的政治游说活动中,孔子、苏秦、张仪等就是这样一群游历各国、游说诸侯,谋求高官显爵士人的代表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据《韩待外传》解释:"天山者,万物之所据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导民异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和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旅游观如出一辙。这种比德伦的山水观已具有人性的内容,它开始摆脱对山水直接的物质性功利,而代之以超然的精神性功利了。


  孔子在外十四年,游历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广泛宣传儒家思想。在周游列国中,面对老百姓的颠沛流离,孔子斥责暴君"苛政猛于虎";在日常游历中,他看到江水汩汩而去,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此激励后人把握时光,奋发向上。长期的旅游经历,形成了孔子和谐自然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孔子还提出"父母在,不远游"的近游观。这里的"游"既包括"旅游"的含义,也有现代意义上的"外出打工"的意思。这种观点反映了生产力低下时的时代特点。孔子近游观的目的是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的仁政思想。所以,纵览孔子的旅游观,孔子从未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游乐行为,而处处与儒家的仁礼思想、义利观、尚古意识和"与民偕乐"观相融合,给后世相当影响。


  孟子和孔子一样,为弘扬儒家仁本思想,也曾周游列国,他曾对宋勾践说过:"你喜欢游说各国君主吗?我告诉你怎样游说: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问:"怎样才能安详自得呢?"孟子答道:"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失意时不离开仁宅义路,显达得意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仁义,士人就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王道,民众就不会失其所望。古代的士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就独善其身,显达就兼善天下。"另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士人,在关键时刻,也往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或为主子解一时之难,或在强手面前保卫国家尊严。如魏国人范雎,欲周行天下,游说诸侯,一展平生所学,却因家境贫寒,既无钱作旅途之资,也没有托人引见之费。只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奔走效力。一次,他随须贾前往齐国,见须贾被齐襄王数落得嚅嚅无言以对,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让齐襄王自讨没趣。


  齐襄王退朝以后,对在庭上仗义执言的范雎的胆识念念不忘。当晚,他派人劝说范雎留在齐国,以客卿相处。范雎义正词严地拒绝道:"臣与使者同出,而不与同入,不信无义,何以为人?"齐襄王闻知,心中甚为敬重,特赐予范雎黄金十斤以及牛、酒诸物。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毛遂这个名字也成为自我推荐的代名词。这位战国时代在赵国平原君门下原本默默无闻的宾客,随着这一成语的流行而名垂不朽。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大军攻打赵国,长平一役,斩杀赵军45万人,赵国元气大损,闻秦丧胆。赵胜决定精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门客,前往楚国,向楚国求救。


  但他门下虽有数千宾客,真到用时,却凑不齐二十人。这时有个叫做毛遂的人,自我推荐。赵胜以其呆三年而不被发现为由拒绝选拔,毛遂据理力争才得以成行。


  赵胜一行人到了楚国,游说工作颇不顺利,从旭日初升到日正当中,向楚王阐述联合抗秦的重要,楚王仍然犹豫不决。


  毛遂十分不满,按着佩剑走上台阶,对赵胜说:"合纵抗秦一事,利害得失一句话就说得清楚,哪需谈这么久?"楚王见之怒斥道:"我和你主人讲话,你来干什么?"毛遂于是向前说:"大王斥责我,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但现在咱们相距不到十步,人多势众没有用,你的性命操在我手上。"毛遂语带威胁,接着话锋一转,指出楚国兵多将广,地大人多,却臣服于秦。毛遂说:"白起,只是一个小角色,却率数万之众攻打楚国,夺去鄢、郢两座城,并火烧夷陵,毁去楚国宗庙,羞辱楚国祖先,连我赵国都为你羞愧,大王却不以为耻。现在提倡联合抗秦,其实是为楚国啊!"毛遂一席话,说得楚王哑口无言,于是下令联合共同对抗秦国。赵胜回国后叹息说:"我再也不敢自称能辨识人才了。"毛遂从此被奉为上宾。


  在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苏秦、张仪两人。"战国七雄"是中国历史上七个诸侯国争霸的动荡时代,在"七国"的较量中,秦国异军突起,对其他六国构成了威胁。当时的政治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方案,一种是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抗秦方案,另一种是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亲秦方案。双方往来六国,凭"三寸不烂之舌",极力劝说六国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


  苏秦一生坐车骑马,行遍天下,在宫廷游说各国诸侯,使国君左右之人缄口不言,天下无人能敌。


  其实,苏秦的游说并非一帆风顺。他早年出身于穷门陋巷,为一介贫寒困苦之士。他曾向秦王上书十次,但他的主张一直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带的钱花光了,只得离开秦国回到老家。


  他裹着腿,穿草鞋,担着行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不好啊!"于是他连夜翻检书籍,把几十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伏案诵读,反复研习揣摩,深入领会。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跟。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并以卿相之尊位给我的呢?"一年以后,他捉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于是他出发了,来到赵国,在华丽的殿堂见到赵肃侯,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任命他为赵国的相国,并相国给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让他带着这些财物去游说各国诸侯,推行合纵的计谋,以打击强大的秦国。


  当苏秦得意显耀之时,黄金万千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光耀于道路;山东六国,如草从风,倒伏于前;从而使赵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大大提高。苏秦往南游说楚王,途经洛阳时,他父母闻讯,连忙张罗打扫住处,清洁道路;并且设置音乐,筹办酒席,在郊外三十里地迎接。苏秦来到后,他妻子不敢正视,只是偷偷地察言观色,恭敬地听他讲话。他嫂嫂如蛇伏地,匍匐而行,四次跪拜谢罪。苏秦说:"嫂嫂,为什么你以前那么傲慢,现在又如此卑下呢?"嫂嫂答道:"因为您现在地位显贵而且金钱很多啊!"苏秦叹道:"唉!一个人在贫穷时,连父母也不把他当儿子看待;等到他富贵了,就是亲戚也都害怕他。看来人生在世,对于权势富贵,怎么能够忽视呢?"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其实,五国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


  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于是他跑去楚国游说,与屈原结下冤仇,致使屈原被流放乡野,最后悲愤之至投汨罗江而死。


  这些士人便是在这样频繁的周游列国中,企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而得到人生的满足感。他们满怀理想,长年车旅在外,与山水为伴,经受大自然的风吹雨打,但他们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审美境界。到西汉时,诸侯聚养宾客,犹有游说余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0 岁
328 两
0 条
50
5#
 楼主| 陆豪杰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10-2 18:58:31 | 只看该作者
(三)、  色彩斑斓的文人漫游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文人雅士生活优裕,他们有文化,有闲暇,从繁华都市回到山水的怀抱,往往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产生无限感慨。"驾言出游,日夕忘归","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到了东汉时期,一些隐士有感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仕不得志"纵情山水,将旅游看作是遁世避俗、排忧解愁、洁身自好的人生途径,庄子逍遥游的基本态度重新得到重视,放志于自然山水成为文人隐士的一种生活情趣。有诗云:"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魏晋年代,文人雅士因政治失意而走上寄情山水、啸傲风月的道路者更是空前绝后,他们行其所行,得其所得,乐其所乐,或登山临水,畅然游览;或结庐而居,隐疲终倦;或行吟于山水,评棋品画,时俗世伪,皆之于脑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文人旅游的第一座高峰。


  先秦以前的文学作品,也有对山对水对自然的描写,但他们的目的不是认识自然美,而真正以审美之情感去盛赞山水的,当首推文武兼备的曹孟德。其代表作为《观沧海》一诗。诗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这首诗中,诗人对碣石山和沧海的赞美,实际上表达了英雄豪杰借景抒情的自我溢美。


  据《世说新语》中记载,被称为"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刘伶、阮咸、王戎、山涛、向秀等七人,因不满曹魏时期司马氏家族党同伐异的政治暗局,常常联袂出游,聚会山野。据《晋书》记载,阮籍好游山玩水,常常数日不归。驾车行进时,他不走大道,专门在狭窄山道上随意奔驰,有时无路可进时,他便坐在车上痛哭一场。另记载,孙绰"居于会稽,游山放水,十有余年",其兄孙统"家于会稽,性好山水……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谢灵运当属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大漫游家。他出身官宦世家,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在朝廷做官时,他出去旅游,常常十几天不回家,既不事先请假,又不请人代替公干,结果被朝廷免职。从此,"壮志郁不用"的谢灵运愤然遨游于山水,与大自然相亲相伴。


  为登山方便,谢灵运还专门设计了一双带齿的木屐,人称"谢公屐",这或为我国最早的登山旅游鞋。据说,谢灵运登山时,将前齿取下;下山时,又将后齿解除,穿上这双鞋,上山下山,如履平川,其乐融融。


  谢灵运每次出游时,身后总跟着一支庞大的队伍。这其中有其好友,也有为其挑担铺路的仆人。有时这支浩大的队伍在行进途中伐木掘石,声势动众,引起众多百姓的观望。


  见多识广的旅游生涯,使谢灵运的文学创作成绩斐然。他的《游名山志》是中国古代游记文学的诞生标志之一。尤其是他的山水诗,意境幽静,画面清丽,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谢灵运被誉为我国山水诗人的鼻祖。


  与谢灵运同时代的大诗人是陶渊明。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解绶去职",回到老家浔阳(今九江),在悠然南山(今庐山)之下,常与其他文人一起,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唱和诗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文中通过记叙自己"旅游"到桃花源,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所以,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因科举制度的实行,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从政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魏晋以来知识分子远离官场,一味寄情山水的颓废精神状态有了根本改观。


  在唐朝,"游宦"(为谋取仕途的旅游)与"游学"(考察旅游)十分盛行。"他们一方面欣赏山水,验证史书的正误;另一方面广交朋友,切磋诗艺,以求学问的提高。"(《旅游学概论》)在这些文人雅士之中,虽有自负才智而不愿科举者,但他们与魏晋时代的消极遁世行为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常胸怀济世之志而远游,其中"托物言志"就是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形式。李白、杜甫、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是杰出的代表人物。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


  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经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天宝元年(742),四十二岁的李白由友人推荐,应诏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异常兴奋,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的诗句。但不久他就发现,当时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李白怀着理想幻灭的痛苦,开始了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历时十一年,"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天宝三年秋,李白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段游历时期,是诗人诗歌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


  李白在政治上虽然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在诗歌创作中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尤其是他一生酷爱旅游,动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他用大量的诗篇,歌咏山河的壮美,寄托爱国的深情。在诗人的笔下,险峻的山道,奇伟的群峰,奔腾的江河,飞泻的瀑布,都显得壮美动人。如他描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慨叹蜀道坎坷:"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0 岁
328 两
0 条
50
6#
 楼主| 陆豪杰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10-2 18:58:49 | 只看该作者
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大巨擘,他们构成了唐诗的两大风格流派。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他曾经描写唐朝盛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他在二十岁时,南下漫游江南吴越等地,四年后回到东都洛阳,及试不举。但这次失败并没有挫折他的信心,次年他又东游齐赵,过着青春年少的"裘马"生活。他在游历泰山时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少年豪气,跃然纸上;在旅游途中,他与李白相遇,在《赠李白》诗中写道:"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表达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杜甫写过许多有关旅游活动的诗歌,他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往往渗透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例如在著名的春游诗《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而是通过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显露诗人的爱憎态度。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

  由于经济的发达和文化的昌盛,唐代没有哪个诗人不爱山水,没有哪个文士不爱旅游。他们读书时,有"游学";走上仕途时,有"游宦";一旦官场失意,便归宿自然,寄情山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柳宗元是唐代文坛改革家,可他在政治上却一直不如意,早期被贬永州(今湖南醴陵)。在永州十余年间,柳宗元因看不惯官场的丑恶,便把目光投向永州秀丽的山水。他钟情于山水,寓意于诗文,写下了不少山水名篇。游记代表了他散文的最高成就,其中《永州八记》,在中国文学宝库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如今游客到湖南醴陵,还可以参观为纪念柳宗元而建的柳子庙。公元810年,柳宗元定居冉溪,将它更名为愚溪,并写下《八愚诗》纪其事。《愚溪诗序》便是为这八首诗所作的诗序。愚溪何"愚"之有呢?柳宗元认为溪之愚有三点,一是它的水流低下,不能用来灌溉田地;二是它的水流湍急,到处是露出水面的石头,大船开不进;三是河道隐蔽偏僻,河床浅窄,蛟龙不屑一顾,不能兴云作雨。他揶揄自己时逢清明时代,言行却常常违背事理,岂止是愚,除这条小溪外,简直没有哪一个比他更愚蠢了。以溪之愚,衬己之愚,这种大智若愚,这种愤世嫉俗,足以说明柳宗元在永州徜徉山水,并非为山水而山水,而是在寻胜访幽中抒发心中的不平,寄托一种执著的理想。

  宋元时代的大旅行家很多,他们当中不仅有在中国国内旅游的旅行家,而且还有一些去他国旅行的国际旅行家。

  苏东坡名轼,在中国古代文人中,他是一位"全人",在文学艺术领域,诗、词、赋、文、画、音乐都有极高的造诣。在旅游方面,苏东坡也显示出他那特有的潇洒豪迈,游域之广、游绩之丰,为别人所难匹及。

  苏东坡出生于四川一个官僚家庭,长大后,随父苏洵进京考进士。他曾二十六次在十一个省十六下州任职,从而使他借每次赴任或离任的机会,到处游览各地的名胜古迹,写出大量赞颂大自然的豪放诗词。

  苏东坡非常爱西湖,他曾两次到杭州做官。在杭州,他被西湖的湖光山色所陶醉,几乎天天前往西湖观景。《杭州府志》这样描述苏东坡的杭州生活:"东坡镇余杭,遇游西湖……从出钱塘门,坡则自涌金门从一二老兵泛舟绝湖而来,饭于普安院,徜徉灵隐、地竺间,以吏牍自随,至冷泉亭,据案剖决,落笔如风雨,纷争辩讼,谈笑而办。已,乃与僚吏剧饮。薄晚,则乘马以归。"据统计,他写的有关西湖的诗词达三百以上。

  苏东坡第二次去杭州做官时,由于年久失修,西湖已草盛水浅,湖面减少近一半。为治理西湖,苏东坡发动二十万民工疏浚西湖,用挖出来的淤泥修筑长堤,连接湖的南北两岸,并建桥畅通湖水,使西湖恢复了其烟波浩瀚的景色,"苏堤春晓"也成为自古以来西湖有名的旖旎景点。为感谢苏东坡,杭州百姓送来他爱吃的猪肉以表心意。他让家人将肉切成块,连酒一起送给民工。民工烧肉时,因误把"连酒一起送"听为"连酒一起烧",结果加酒后烧出来的肉味更鲜美浓郁。"东坡肉"随之传开,成为苏杭一带的历史名菜。

  在湖北黄冈县黄州镇时,虽然正值他被贬官,"亲戚故人皆惊散"之时,他依然或泛舟于长江,或立醉于江亭,并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千古绝唱。

  晚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官至海南儋州。即使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的困苦劳顿、孤独寂寞的流放生活中,苏东坡仍还是一如既往地到处游览,乐而忘返。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沉浸在山水自然之中,达到"圆融极至"、"无往不适"的人生境界。二年后,苏东坡遇赦,回归途中不幸患病,在常州逝世。

  与苏东坡相似,同样爱好旅游,并在旅游文学、史学、艺术方面有所作为的宋元大旅游家,还有《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游山西村》的陆游、《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因游生文的王安石、有游有记的欧阳修、妙景自游的张可久以及朱熹、范大成、辛弃疾等,可谓游文相生,游人璀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0 岁
328 两
0 条
50
7#
 楼主| 陆豪杰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10-2 18:59:58 | 只看该作者
(四)、艰苦探索的地理考查

  顾名思义,考查旅行是指后人对前人的遗著的正误进行考证或探索世界奥秘而形成的治学和旅游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这是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一。一些文人学者或矢志求学之士,通过长期艰苦的实地考察旅行,在学术上和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成为著名的旅行家。


  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出生于史官世家,渊源久长的家学对司马迁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二十岁时,他随博士褚太等六人"循行天下",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司马迁传》记载,他"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此,后人可以得知,司马迁的足迹到过会稽(今浙江绍兴),到过姑苏,到过淮阴,到过丰沛,到过楚……在薛地,他考察了孟尝君的封邑;在邹鲁,他拜祭了孔孟的家乡,了解儒家思想。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受到"腐刑",精神受到极大刺激,但他以古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韩非等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恢宏先河。《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当之无愧的。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学术考查旅行的最早和最杰出的代表。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诼州市)人。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少年时随父旅居山东,游遍境内山川。成年后,经常随魏孝文帝出巡至今山西、河南等地,对那儿的江河水系和地理风貌进行考查。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尤其喜欢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等广大地区,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游览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并访问当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所在、流经地区等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他还阅读了大量古代地理学著作,如《山海经》、《禹贡》、《禹本纪》、《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水经》等,为他进行地理学研究和著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水经》的基础上,郦道元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学名著。


  郦道元为了写《水经注》,先后两次随北魏孝文帝出游,历时两年,行程万里。他学习司马迁写《史记》前的准备工作,所到之处,拜访许多耆老宿绅,参观许多历史遗迹,使他得到了大量前所未闻的新鲜材料。


  由于书中引用转录了大量书籍和碑刻资料,文笔绚丽,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郦道元因此被后世公认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


  沈括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钱塘一个仕官之家。年轻时便随父游历大江南北,据史书记载,他"凡所到之处,莫不询究,或医师,或里巷,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隐士,无不求访"。


  在考查了风景秀丽、诸峰峭拔险怪的雁荡山后,沈括断定雁荡奇峰的形成"当时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云,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在奉命出使途经太行山麓时,沈括发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由此他推测说:"此乃昔之海滨,泥沙淤积而成陆地。"这些判断已被今日科学所证实,沈括也就成为科学解释我国华北地质形成的第一人。


  在出使契丹期间,沈括实地了解当地山川形势、人情风俗,返回朝廷后。精心制作完成了我国第一幅立体地图《使契丹图钞》。在西北边境任职时,他发现当地有一种谓之"脂水"、"泥油"的物质,并断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物质就是我们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能源--石油。


  晚年的沈括花了八年时间,潜心整理自己的笔记,因其宅前泉水溪名曰梦溪,所以起名为《梦溪笔谈》。笔记中,分别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炼钢、炼铜的方法等,无不详细记录,"使之流传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河北路
40 岁
328 两
0 条
50
8#
 楼主| 陆豪杰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10-2 19:00:18 | 只看该作者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详细地记录了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一生旅行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山川河流、气候植被、风俗人情等,既富有文学色彩,又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世界上较早的一本关于岩溶地貌的论著。

  徐霞客生活在缙绅富贵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特别喜爱看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成年后因不满明末政治黑暗而无意"科举取士",立志游遍九州五岳,"问奇于名山大川"。

  二十二岁那年,是徐霞客迈向旅游生涯的开端,他头戴母亲亲手为他编织的"远游冠",告别了家人,开始了其一生先后达三十四年的探险游历生活。他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16个省。

  徐霞客出外旅游考察,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母亲激励他说:"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徐霞客的母亲甚至不顾70岁高龄,还满怀豪情陪同徐霞客游览了勾曲(今江苏宜兴一带)等地。

  旅行中,徐霞客勤写笔记,每到一处必审视山脉来去,山脉分合,考查奇山异水成因。有时为了"索其源,探其脉",有些地方还一游再游,"三误三返"。

  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旅游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系统观察与综合描述地理环境、表现地理特征的区域比较法等解释地理现象和成因的方法,这种近代地理学研究方法,比西方地理学家早了200年。他对中国西南石灰岩地貌的记载,比欧洲人也早了200年。因此,徐霞客被认为是近代地理学的先驱。

  公元1636年,徐霞客母亲去世,他已51岁。徐霞客少了一种人间骨肉的牵挂,他从家乡出发,途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到了此次旅游和考察最远的地方--云南,历时5个春秋,成为徐霞客一生中最后一次和为期最长的一次。

  为考察地理,徐霞客长年累月奔波在荒山野林,不仅接受着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还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挑战。他脚穿布鞋,肩背行装,粗茶素食,夜宿寺院,在最后一次考察旅行途中,他三次遇盗,四次绝粮,到了"身无寸丝"、饥肠辘辘的境地。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一些好心人劝他不要再冒风险进行考察了,徐霞客则说:"我如果遇到困难就结束考察返回故乡,以后若想重新出来进行考察,妻子和儿女必定不会同意。我继续考察的意志不能改变。"他说道:"我已背着挖土的工具,什么地方不能埋我的骨头?"为了探寻自然界的奥秘,徐霞客猎奇而从,见险而行,登山必登最高之巅,下洞必到最深之地。一次他在湖南茶陵时,欲考察当地传说中的"妖洞"--麻叶洞,消息传出,轰动了周围的乡亲,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十分惊奇地把徐霞客包围起来。有人说"洞中有神龙",有人说"洞中有精怪"……然而徐霞客却毫不畏惧,从容地脱下衣服,拿着火把下洞进行探察。在洞中,他不仅没有遇到人们传说的各种神龙精怪,却感受了"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的大千世界。

  徐霞客一生,足迹南抵滇粤,北至燕冀,历经19个省市,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不肩负政府使命,没有朝廷资助,既不同于宗教旅游的求神拜佛,也不同于士大夫漫游的风花雪月,而是纯粹出自个人爱好的,以崇尚山水、崇尚实学为目的而进行考查旅行的伟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记》也成为我国第一部野外考察记录和优秀地理著作,因其文笔生动,内容精详,所以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和"古今记游第一"。

  中国明清时期,本土资本主义处于萌芽时期,逐渐衰落的封建社会面临一场新的变革。许多怀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纷纷走出书斋,在大自然中游历和思考,寻找济世利民的良方。《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便是这样一位大有作为的历史人物。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的一个世医家庭。李时珍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时珍行医的十几年中,不但熟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莫衷一是。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都有他的足迹。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当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功效。

  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于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还涉及天文、地理、科技等方面,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4-29 07:23 , Processed in 0.380743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